APP下载

论紫砂壶“九龙至尊”的艺术魅力

2020-05-21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九龙宜兴紫砂壶

葛 青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翻开紫砂千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处不在。据考证,最早的紫砂制器出现在宋朝,但是在当时,陶瓷艺术中的宋瓷可谓风头正劲,无出其右者,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光鲜亮丽的瓷器之上,而当时的紫砂器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无论从规模上、形制上还是技艺方面、烧制方面都和现在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也不能掩盖其对中国文人的影响,北宋梅尧臣的著名诗句“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还有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等诗句,都是对北宋时期宜兴紫砂的吟诵,也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紫砂茶具已经受到了文人雅士的欢迎和喜爱。明清时期,随着多元文化的融合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宜兴紫砂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涌现了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等紫砂巨匠,他们把紫砂妙趣天成的质朴与巧夺天工的技艺都融入紫砂之中,诞生了无数的经典巨制,传及后人,惠泽万世。

宜兴紫砂壶以泥料质朴自然、造型变化万千、工艺严谨精湛、气韵不同凡响而闻名于世。在以紫砂泰斗、布衣壶宗顾景舟大师为代表的“紫砂七老”的精心培养和言传身教之下,如今可谓是桃李芬芳,一代一代的紫砂艺人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之上大力推陈出新,尤其是特别注重把上下五千年的浩瀚中华文化融入到自己的紫砂作品之中,用现代的紫砂语言和技艺来表达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从顾景舟大师的“提璧壶”中阐述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中的玉文化更是影响深刻,“提璧壶”中流露出的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玉之风度、君子情操,更是深深地影响了紫砂艺术的造型设计和文化内涵。同样,龙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影响最为深远、巨大的一脉。龙之传人,以龙为尊。以龙为题材的紫砂壶造型更是不胜枚举,“鱼化龙壶”、“龙头一捆竹壶”、“三兽壶”等等都是传承至今的名作,把龙的造型通过紫砂的塑造更加形象逼真地传达出来,还有龙把手、龙流嘴、龙壶钮等造型都频繁地装饰在壶上,可见龙文化和紫砂艺术的结合可谓源远流长、相得益彰。

图1

紫砂作品“九龙至尊壶”(见图1)就是一件以龙为题材的创新之作,在充分临摹和学习前辈们的作品之后,深深地被其震撼了,不仅仅是折服于精湛的壶艺,更被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吸引,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于是特意创作了这把壶。此壶整体造型以九龙盘旋环绕于壶身为主基调,九龙各不相同,若隐若现地贯穿于天地之间,壶嘴如从龙口喷流而出的泉水,生动形象;壶把与嘴相呼应,从龙口中倾泻而出,浑圆有力、端握自然;巧妙的截盖设计,盖与壶身的接线被盘旋的龙纹完美覆盖,浑然一体;壶钮为一龙珠造型,圆润小巧,暗合九龙戏珠之吉祥寓意。从九龙的位置安排,纵横交错之间的疏密结构还有龙身的鳞片刻画、龙须的飘逸灵动、龙爪的威武霸气等一系列的细节处理,可以说此壶的制作技艺之中不仅仅需要深厚的传统功力,还需要很好的空间结构感觉和审美意识,才能在看似繁复杂乱的壶型之中把握住其中的重点,才能在制作的过程中游刃有余、丝毫不乱。通观此壶,九条龙的捏塑可谓是精妙绝伦,在制作的过程中也是从整体上把握此壶的雄浑气势,从细节上来刻画出此壶的精致如发,带给大家最纯粹的艺术享受。

龙在我们国家可以说是人人皆知的一种意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龙的精神可谓是包罗万象,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龙马精神、望子成龙、龙行天下……这些我们常用的词语之中饱含着广大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之中对于龙的美好期盼,龙作为多种动物的集合体,有着飞天入水、善变示威的灵性和力量,龙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之中可以用包罗万象、尊贵威严、祥瑞之兆、天地和谐等来概括。九龙归一,龙行天下,这件“九龙至尊”作品就是把九条龙的造型都归纳于一把紫砂壶之上,把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关于龙的图腾和意象充分地表现出来,散发出大气磅礴的艺术魅力。

以龙入壶、以龙饰壶在紫砂艺术中都可谓是集创意和工艺于一体的大胆创新,宜兴的紫砂匠人在充分利用紫砂自然肌理的基础之上,没有多余的色彩添加,全凭紫砂古朴自然的本来面貌和一双灵巧的双手来塑造和刻画龙的形体特征,在丰富了紫砂造型艺术的同时,把蕴含其中的龙之精神传达出来。通过“九龙至尊壶”更加坚定了我的创作理念和方向,我会创作更多以龙为题材的紫砂壶,以更加优美的形态、更加细腻的工艺、更加丰富的内涵来回馈广大的壶友。

猜你喜欢

九龙宜兴紫砂壶
九龙口:超然江淮间,敢为天下“XIAN”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九龙璧之魂
遇见九龙口 遇见最美的自己
宜兴釉陶
寻找“九龙子”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购买紫砂壶4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