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冬奥会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进展与展望研究

2020-05-2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议程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 100191)

1、研究目的

2014年12月8日,《奥林匹克2020议程》(Olympic Agenda 2020)(以下简称《议程》)在国际奥委会第127次全会中发布。《议程》的改革建议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发展路线进行了全景设计,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思路。贯彻《议程》对于成功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盛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平昌冬奥会已经受益于《议程》中的许多建议,而北京冬奥会将是第一届从申办开始就充分享受改革红利的冬奥会。

在冬奥会进入北京周期以后,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工作中寻找《议程》对北京冬奥会所提出的要求,梳理北京在践行《议程》所取得的成绩,以更好的实现北京冬奥会对《议程》的耦合与发展。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第一,在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上查找了《议程》的原文及相关信息;第二,利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获取样本,以“奥林匹克2020议程”、“北京冬奥会”为检索词,分别以“题名”、“关键词”、“主题”为检索项搜索相关文献;第三,在北京冬奥组委、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体育局等相关网站上收集北京冬奥会筹办进程的相关信息。

3、研究结果

3.1、《议程》对北京冬奥会的指导

本文在详细阅读《议程》后,选取了可持续、文化教育、运动员体验三个方面分析《议程》对北京冬奥会提出的要求。

(1)可持续。

《议程》中第4条建议将可持续融入奥运会的各个方面。《议程》中第5条建议将可持续融入奥运会的日常运行。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际奥委会就将可持续发展提到战略高度。可持续性作为议程三大统摄性主题之一,在规划奥林匹克发展图景中被置于首要地位。对此可做如下理解:

第一,重视在奥运会筹办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可持续起源于环境问题,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等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此国际社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面临气候变化和资源枯竭的新范式。国际奥委会也致力于人与自然更长远的利益,以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等。国际奥委会先后在《奥林匹克运动21世纪议程》(1999)、《体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5)、《体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奥林匹克运动21项日程的实施》(2012)、《奥林匹克宪章》(2013)、《奥林匹克遗产指南》(2015)、《奥运会可持续发展指南》(2015)等文件诠释了对环境与奥运会问题的理解,力求使办奥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降到最低;

第二,可持续也包括经济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秉持节俭办赛的理念,减少成本,合理控制经费开销,降低财政负担。《议程》中第12条也建议,要降低奥运成本。而这正是在办奥资金实际花费远超预算背景下提出的改革建议。如盐湖城冬奥会赛前预估花费13亿美元,实际花费19亿美元。索契冬奥会最初预算为123亿美元,虽然俄罗斯官方从未公布过索契冬奥会的总投入,但被媒体广泛引用数字是510亿美元,被誉为史上最贵奥运会。2000年时任国际奥委会官员的雅克·罗格就提出了奥运会“瘦身”问题,要控制奥运规模与成本。因此《议程》鼓励城市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和临时性场馆,减少对主办国的经济负担,加强奥运会管理的灵活性,并维持奥运会的高质量;

第三,重视对奥运遗产的开发与利用。奥运遗产既包括场馆、设施等有形遗产,也包括精神、政治、文化等无形遗产。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奥运遗产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国际奥委会要求确保奥运会为主办城市和居民留下重要的、积极的场馆遗产、基础设施遗产、技能遗产和经验遗产。同时奥运遗产是贯穿奥运会举办前后的重要内容,有意义的奥林匹克遗产需要的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而是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和本地区广泛传播的策略对其进行支持。场馆是赛事运行的根本,将可持续理念贯穿到场馆设施中,就是要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场馆。此外强调奥运遗产不是回顾性的展览,而是要作为前瞻性概念,通过国家作用和市场与社会之间协同作用,共同塑造未来。这意味着:要做好奥运遗产规划,一方面是在赛前对已有建筑设施的开发与利用,减少新建场馆;另一方面是在赛后加强对奥运遗产的再利用,并做好场馆的运营。

(2)文化教育。

《议程》中有关文化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第22条建议拓展基于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教育活动。第23条建议鼓励社区参与。第26条建议深化体育与文化的融合,教育是以顾拜旦为代表的奥林匹克创始者们发起现代奥林匹克的初衷,离开了教育,奥林匹克运动不可能实现其崇高的目标。

对此可作如下理解:第一,为保证奥运会的独特性及全球顶级赛事的影响力,要加强奥林匹克主义的传播,要实现奥林匹克教育全人群的覆盖;

第二,将青少年作为主要目标群体,加大普及力度。青少年是奥林匹克的未来,国际奥委会认识到只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同奥林匹克的价值观,奥林匹克才会有光明的未来,也体现了国际奥委会对弱势群体的支持与关怀。这意味着要扩大青少年参与度,不能仅是局限在某一区域、几所学校,而是要广泛覆盖,并且使得一个孩子牵动一家人;

第三,文化教育要具有长期的规划。不仅要在举办奥运会时必须实施教育项目,而且在奥运会主办权决定的那一刻直到奥运会开幕式召开之前的7年间,也必须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和推广工作。这意味北京冬奥会需要长期的文化教育规划,既要进中小学校园,也要普及基层社区老百姓;

第四,开展具有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打造可传承的奥林匹克教育模式。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承,需要与主办国的文化交流、融合,要求奥运会主办国做出有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也就意味着要求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

(3)运动员体验。

《议程》中第15条建议,保护干净的运动员。第16条建议使用2000万美元的国际奥委会基金来保护干净的运动员。第17条建议,褒奖公平竞赛的运动员。指出将运动员体验作为奥运会的核心。第18条建议,加强对运动员的保障。对此可做如下理解:

第一,强调了运动员的中心地位。为保证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主办国要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场馆,营造浓郁的奥运氛围,流畅的赛事,也包括饮食、住宿等,将方便运动员作为首要标准;第二,奥运会聚焦人本,需关注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实现。这意味着对北京冬奥会在运动员的物质保障和精神关怀上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三,提高赛事公平透明度,拒绝兴奋剂。强调了奥林匹克精神中蕴含的公正、平等、正义的内容。

3.2、北京冬奥会践行《议程》的路径策略

基于《议程》在可持续、文化教育、运动员体验等方面对北京冬奥会提出的要求提出,北京冬奥会践行路径如图1所示:

(1)盘活奥运遗产,节俭办奥。

图1 基于《议程》的北京冬奥会践行路径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其中既蕴含了对可持续的关注与践行。到2022年冬奥会,作为“双奥”之城,北京从多方面盘活奥运遗产,践行节俭办奥。主要包括:一是北京冬奥会在前期规划中,已经注意到了对场馆的可持续利用。2022年冬奥会将使用25竞赛和非竞赛场馆,北京赛区共有12场馆,而其中11个为2008年夏奥会的奥运遗产(9个为场馆遗产,2个是土地遗产)。并且规划了场馆的赛后用途,北京赛区的两个新建场馆中,国家速滑馆将成为北京第一座全年无间断,向大众开放服务的冰上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将进行国际、国内单板大跳台和自由式滑雪技巧项目的比赛和训练。此外冬奥组委总部选在首钢老厂区也是冬奥会带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首钢的钢铁生产在2008年奥运会前开始停产迁移。如今这片园区改造后,迎来了北京冬奥组委的入驻,是一个“让人惊艳”的城市规划和更新的范例;二是设计方和施工方在实现奥运功能的前提下,提前考量后续相关功能,避免未来返工,减少浪费;三是重视场馆建设生态化。新建场馆全部采用节电、节水的设备。并且充分利用北京地区科研资源优势,鼓励在建设中使用环保的新材料。

(2)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2008年奥运会期间,中国开展了体育史上绝无仅有的大规模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同样,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也将开展广泛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2018年2月2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冬奥组委联合印发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2018年9月27日,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财政局印发《关于印发北京市支持校园冰雪运动发展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019年3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相关部门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强调了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性。

按照总体发展规划要求,北京市将在2022年前建设200所北京市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特色学校是以冰雪运动为特色发展的中小学校,以全面推广普及冰雪运动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学校传播冰雪运动知识及文化、普及冰雪运动技能,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目前北京已在首批52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中开设滑雪、冰壶、队列滑雪等冰雪运动课程。

(3)治理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运动员体验。

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时,就将“以运动员为中心”作为了三大理念之一,注重优化运动员体验。为此一是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如在交通路网方面,建成京张高速、京蔚高速、延崇高速,缩短冬奥场馆之间的交通用时;二是加强污染防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量采购使用绿色环保产品。通过完善公园绿地、街头绿地、滨水绿地、防护绿地等绿地服务设施建设生态良好的宜居环境。深入实施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低碳管理,广泛开展绿色环保宣传。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快带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促进民众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快推进公共场所、设施的无障碍改造,以方便残障人士。

4、研究结论

基于对《议程》的分析,通过对北京已实行的一系列措施的回顾,认为今后可从以下几方面深入诠释《议程》的精神:

4.1、拓展奥运文化传播途径

从空间手段上,丰富奥运文化教育形式,发挥博物馆、艺术中心、图书馆等文化服务设施传播冬奥文化的作用,如开设讲座,举办展览,引入常驻艺术家等,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冬奥会举办期正好处于我国传统节日春节之时,充分利用春节这一重要节日,营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浓厚节日氛围,将春节与冬奥元素相结合,向全世界传播独特的北京冬奥文化。在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时,运用多种新媒体手段,采用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模式。

4.2、优化环境,降低碳排放

一方面持续致力于将办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加强环境整治,发展新能源及环境友好型产业,有效减少北京地区雾霾天气。同时,通过对环境问题处理的示范性和迁移性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群众垃圾分类,减少浪费,将绿色生活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去。

4.3、建设营造优质奥运体验氛围

为进一步给运动员提供优质的参奥体验,要注意对奥运村的氛围营造及舒适体验工作:第一,注重营造奥运村的良好人文氛围;第二,为国际运动员打造多样化的信仰服务和宗教空间;第三,引进地道的国际美食满足不同运动员的饮食习惯。

猜你喜欢

议程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下体育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两届奥运主办权同时揭晓
范扬国际奥委会体育作品展之瑞士行
范扬国际奥委会体育作品展之瑞士行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