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桥梁预制箱梁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2020-05-20徐孝明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7期
关键词:控制方法桥梁工程施工工艺

徐孝明

摘要:将预制箱梁技术用于桥梁工程建设领域中,有益于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在具体施工阶段,相关人员应结合工况,全面掌控各个基本环节及操作要点,这样方能预防各种安全隐患、质量缺陷,保证桥梁工程能如期竣工。笔者回顾既往实践历程,重点探究桥梁建设阶段预制箱梁的主要施工工艺,列举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 预制箱梁 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 控制方法

近些年,国内道路交通建设进程不断被推进,大中型桥梁在各省市中均有建设,不同类型桥梁建设阶段,对施工工艺要点及技术质量标准提出的要求也有差异。预制箱梁是桥梁上部的常用构造,有刚度较大、抗扭性能强等诸多优势,用于桥梁施工阶段能取得较好的成效。但是当下部分施工人员并没有扎实掌握预制箱梁的施工工艺技术,质控意识不强,着实令人堪忧。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了施工工艺方法与质控措施。

一、施工准备

首先,要做到科学选择材料,原材料质量关系着预制箱梁施工质量及项目进度计划落实情况。要选择适宜的水泥材料,若确定钢筋分布较为紧凑,则建议选择干硬性偏小的石子水泥,粗骨料最大粒径≤1㎝,维持混凝土标号和原梁统一,有效调控混凝土的水灰比,对于干硬性混凝土而言,建议将其水灰比控制在0.30~0.35区间内,其含水量偏低。

其次,要严格落实技术准备工作,要求施工人员对预制箱梁施工图纸内容做到了如指掌,配合建设方、设计方落实基础工作。为保证预制台座、模板以及箱梁运输工作能安全、有序推进,应结合桥梁工程现场实况、建设方提出的质量标准,評估技术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有针对性加以改进、完善。

最后,积极引用新工艺、新设备,主要是数控钢筋加工设备、自动化流水线及智能张拉压浆设备的试验检测工作,保证其能预制箱梁施工阶段能安稳、有效运行。

二、加工制作梁底

在加工制造梁底阶段,要确保梁底安稳可靠,只有这样方能确保侧模的稳固性,使模板能持有较强的刚度与强度。通常建议选用强度大于C15的混凝土浇筑底座,借此方式满足底座后续施工的现实要求。针对低于水平地面的部位,要确保其尺寸比梁底座四周高出30㎝左右[1]。且针对高出水平地面的部位,要实施有效支撑,务必保证梁底尺寸的精确度且和工程设计要求相匹配。针对底座间形成的空隙,要选用粒径适宜的砂砾予以填充,始终要维持底座间排水过程的顺畅度,以上措施的有效落实能有效减少或规避底座间粘连的情况,且还有益于提升构造的美观度。

三、钢筋制作与施工

对于预制箱梁施工活动而言,钢筋材料制作及应用的有效性,能明显强化预制箱梁的安稳性。可以把钢筋制作分为底腹板、顶板钢筋工程两大部分,螺纹钢是前种工程钢筋制作阶段的主要原料,其能有效定位调控钢筋结构,规避错位、形变等质量问题,还有助于强化工程整体承载性能;后者制作阶段建议选用带有梳齿状的钢板,钢筋制作处理时,应加强保护层垫块设置方位的调控,进而为后期预制箱梁施工阶段提供较理想的支撑作用,且在水平控制方面预防偏斜问题[2]。

要求施工阶段将选用的各类钢筋运输至工程现场整体加工处理,于胎架上绑扎成型后整体吊装入模。预制箱梁施工期间,严格遵照长钢筋使用在前,短钢筋随后的原则,并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基础上,尽量降低钢筋材料的耗用量。配筋工序中,严格依照施工设计要求完成钢筋下料任务。为确保横向钢筋定位的准确度,则要两侧准确定位外露尺寸,标记后安装内径20mm钢管辅以定位。针对纵向钢筋,要做出正确的标识,依次为参照有效捆绑横向与纵向钢筋绑扎,在钢筋绑扎环节中,加强误差的控制,始终要≤10mm。钢筋骨架的精确安装联合合格的保护层垫块,才能造出合格的箱梁。

四、模板工程

在预制箱梁施工时,模板工程施工是重要一环,保证模板拼接的可靠性、结构完整性,方能确保预制箱梁施工作业持续推进。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模板工程,均推荐采用拼装方式加以处置,获得理想的加工制造效果,将各种质量缺陷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运用模板前,要整体清除模板材料上附带的一些锈迹,以防其降低模板工程施工效果,并均匀涂擦适量脱模剂,为后续施工做铺垫。在安装外部模板过程中,建议联合使用适宜的稳固措施加以控制,结合工程实况持续调整其高程与水平度,使用三角钢板测量控制,从根本上保证所形成基础条件的准确度。针对外部模板内的橡胶管安装,也要给予一定重视,力争将预埋槽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安装内部模板时要严格调控安装次序,针对模板两侧予以有效支护,并检测其规格尺寸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适度调整结构,确保内倒角规划设计的可靠性,严禁形成较明显的偏差[3]。模板工程施工阶段,均要确保各个模板安装的牢固性,预测可能存在松动、形变的位置加以防控,为后期混凝土浇筑施工打下良好铺垫。

五、混凝土施工

浇筑预制箱梁混凝土前期,应组织技术人员严格依照相关规范、设计要求等全面检查模板的衔接缝、拉杆螺栓及模板支立等稳固性。科学设定合理的浇筑顺序,规避局部位置偏斜情况,尽量确保混凝土浇筑能一次成型。在同一个断面中浇筑阶段,底板浇筑在前,腹板次之,最后浇筑顶板。严格依照设计要求落实混凝土的振捣工作,这是提升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形式。在浇筑工序整体养成后,可以采用覆盖土工布、自动喷淋等形式养护,规避混凝土表层形成裂缝等质量问题。科学设定拆模时间,过早拆模很可能因混凝土没有终凝,强度不足,进而在拆模操作阶段有粘模现象,严重时会降低预制箱梁的整体质量;若拆模过迟,则很可能导致混凝土温度偏高,增加结构裂缝形成的风险。

结束语:

在桥梁工程建设阶段,加强预制箱梁施工工艺的完善及质量控制,确保各工序施工效果均能符合设计要求,这样方能从根本上优化桥梁建设质量与使用寿命。故而,具体施工阶段,要求相关人员深度分析对预制箱梁施工质量形成负面影响的因素,规范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梳理质量责任意识,协同配合,保证预制箱梁施工活动能安全、顺利、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陈丽俏.预应力智能张拉技术在预制小箱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41(14):88-90.

[2]刘辉.兴华高速公路预制箱梁工艺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43(08):195-197.

[3]单文.智能张拉与压浆技术在预制箱梁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23(03):110-111.

猜你喜欢

控制方法桥梁工程施工工艺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公路桥梁工程中桥涵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研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基于BIM的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优化分析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试论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及控制方法
地市级供电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