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
2020-05-20刘璐
摘 要:在各个领域都飞速发展当今社会,文化建设和保护正处于重要历史阶段,随着对本民族文化的不断深入及挖掘开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等观念开始被更多的被提出和重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独特脚印,承载着不同时期独特的印记,慢慢的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学者及民俗学者的关注。正因为它的独特性及文化研究价值,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是刻不容缓的。人类学的四个特性对“非遗”的研究与保护无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实践”无疑是民俗学对其研究与保护的关键词。当然人类学与民俗学作为交叉学科,并不是只单单具有理论或者实践实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是人类学与民俗学对待“非遗”研究及保护的重要武器。
关键词:非遗;人类学;民俗学;研究及保护
1 人类学理论对“非遗”的研究和保护
1.1 普同性與相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众多文化种类中往往是较为稀少的,它沉淀着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和人类文化不同时期的显著特性。既然要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我们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去研究与保护。而在人类学研究中,普同性就是一把利剑。文化研究保护过程中任何表现形式都是在同一阶级层面上的,不存在先进或落后的差异。我们在研究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无论是“活”文化表现形式,亦或者“死”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是绝对不可以带着“有色眼镜”进行主观意义上的评判的。只有保持这种态度去研究与保护,才不会在“非遗”保护和研究的路上迷失方向。
横看中外,纵观古今,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和必然性。任何文化都不能以另一种文化作为衡量的标准和尺度,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和丰富的内在价值等待我们去研究和保护。人们总习惯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其他的事物,这样难免狭隘或武断。在文化保护研究过程中要做到不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文化,不以一种文化去衡量另一种文化。这就是人类学者强调的,文化相对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种行为在其特有的文化中是合适的,而对其他文化来说可能就是不合适的,所以相对性也并非放弃批评或者一直赞扬他们拥有的文化,而是将他放入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评估,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传的研究和保护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2 整体性与整合型
整体性与整合型又称“全貌论”,是人类学看问题的一种视野观。研究问题中试图描绘问题所涉及范围的框架和蓝图,带着这种整体性的视野去研究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就不会有研究片面和狭隘的问题的现象出现。在刘魁立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保护的整体性原则》一文中,提出“非遗”研究与保护整体性原则提出以下观点:
1)既要保护非物质文化事象本身,也要保护它的生命之源。
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原则,不仅是就空间向度而言,也表现在时间向度上。
3)既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观,由不能忽视其背景和环境。
4)在操作过程中要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诉求。
5)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拥有者和保护者之间的利害关系。
6)尊重文化共享者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
哲学中说事物之间是存在普遍联系的,世界中万事万物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这亦是人类学整合论的观点之一。整体论与整合论对于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有着类似的看法,都强调“广”而“阔”。但是也有区别,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来说。整体论更加强调全貌的概念,其强调时间,空间,社会环境等整个全貌,对于整合论来说,它更注重相互之间的联系,比如: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地社会环境的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之间的联系。在研究和保护过程中既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又要拿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社会、自然环境、人文等方面的联系,以便于更好的进行研究与保护。
2 实践是民俗学对“非遗”研究和保护的关键词
2.1 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属性包括自身文化属性和活态属性,自身文化属性突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特征特点,是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因素。而活态属性就是“非物质”能够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被称之为“非物质”就因为其本质是活态属性,是一种活态文化。而这种活态文化之所以被称为“非遗”,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根本就在于自身文化属性。针对非物质文化研究和保护,实践将是我们不可缺少的过程和手段。《西部民俗》中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中国民俗学者而言,不仅是研究的对象或仅作为文化客体存在,他本质上是彰显文化自觉的重要社会实践,是通过保护文化的持有者(传承人)从而践行权利的主张、价值评估与社会命名。从这个角度及观点出发,实践的作用就可以看出是至关重要的,其地位和价值也被突显了出来。民俗学者通过参与“非遗”,了解“非遗”,并通过在当地对非物质遗产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和保护的过程中,为当地人民将非物质文化更加具象化,并建立了当地特有的文化意识,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方式方法。实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以及更高层次的民族自信。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研究保护与传承发展。
2.2 实践在研究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
在2003年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之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不是付诸于纸面或者理论上的行动,更多的田野工作者甚至于当地人民用自己的实践和行动去研究保护着这种珍贵且特殊的传统文化。
以我近期对水族“抢花灯”民俗文化进行实际调查为例。“抢花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当地对这项民俗文化变得更加重视。经常通过去各地展演,来宣传和展示该项文化活动。在我提出就“抢花灯”这一题材编创舞蹈时,此民俗活动的挖掘人表示很支持,并提供了大量动作和音乐上的帮助。在我调查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这个村人民的价值感的重要来源。政府也会下拨资金举行非遗活动的展示,规定传承人。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实践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不仅仅成为承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这也成为新的价值认同纽带,通过文化传承来实现社会共治与制度更新。
3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任何一种学科都不是只单单具有理论或者实践实撑。本文对于人类学的理论论述和民俗学的实践论述只是研究的部分之一,当然更不能说人类学或民俗学科无实践甚至无理论,而对于非物质文化来说,纸上谈兵与埋头苦干都不是最好的研究与保护的方式。人类学与民俗学作为交叉学科,抛去相互之间学科资源的争夺,无论从理论甚至实践方向都有类似或者相同的观念和理解。两个学科对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是人类学与民俗学对待“非遗”研究及保护的重要武器。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重新激活了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核心符号,每个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研究与保护,站在全球化的舞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对增强本民族文化信和民族荣誉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
刘璐(1994-),女,汉,山东滕州人,在读硕士,广西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