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本市场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融合问题研究
2020-05-20王团
摘 要:本文从私募股权投资视角研究高校资本市场理论与实务课程与思政融合问题,说明了研究的意义,探索了课程思政的四个建设路径,最后得出了二者在融合时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课程思政;融合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中心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确保我国高校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迈进的重要保证。自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教育理念以来,有关高校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也随之进入大众视野,并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彰显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发展的基本趋向。对于经管学院的学生来说,在大三的时候都会开设一门叫做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的课程,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于资本市场的基本理论以及股票市场、债权市场、基金市场、信托市场、并购市场等都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本门课程对于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属于必修课,如何在学习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的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使我们的课程与时俱进,与国家的大环境相适应,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体系不断的发展完善,资本市场也不断完善,发展日益成熟,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最活跃的要素。据清科观察报道,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投资1034起,披露投资金额的765起,投资事件共涉及525.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5.5%;平均投资规模高达6868.22万元,是2017年全年平均投资金额的1.5倍,再次刷新历史记录。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私募股权投资作为创业板企业获得融资的一个重要对象,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股权投资市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伴随着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的磅礴发展,从私募股权投资的视角去研究高校资本市场理论与实务课程思政融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 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做好高校课程思政的推进工作,实现育人目标,要始终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与时俱进地促进课程思政的建设。我认为主要从教师、教材、方法、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
1)教师是关键。教师是学生价值观教育上的引路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对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认同,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为此,应着力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与结合专业的价值教育执教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实现传道与授业的有机统一。
2)教材是基础。教材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依托。高校课程都是按照专业进行设计,特别是专业课程传授的教学内容会直接体现知识的价值导向,因此要集中骨干教师力量,统筹优势资源,深度拓展教学内容,避免脱离实际,与时代、国家、学校理念保持一致,推出高水平的教材,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形成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广泛讨论、积极思考的良好氛围,实现知识与价值观的认同,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价值观。
3)方法是手段。方法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以只有选择正确且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加强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才能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兴趣,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避免采用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从而获取学生最佳专注力、加强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理解和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4)制度是保障。构建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保障。高校领导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为引领,亲自授课、听课,指导“课程思政”建设。高校教务部门,统筹教育资源,重点把握课程培养方案、教材选定、政治标准等关键教学环节,拟定课程建设规范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标准。同时,要充分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协同引领作用,并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提供教学共享平台构架合作机制。人事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在人才引进、师资培养等方面有所体现。总之,只有把每一位老师都动员起来,才能使课程思政建设稳步发展。
3 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视角看二者融合问题
私募股权投资的英文名是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简称PE,与公募PublicEquity相对应,后者指普通投资者公开募集资金的募集方式。维基百科(Wikipedia)对私募股权投资的定义是:指通过私募的形式,对需要资金的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并对被投资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帮助其提升价值和竞争力,最后通过上市、并购或者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所持股票,获得投资收益。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同于借贷等形式的资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为企业带来资本的同时,还提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其他的增值服务,能为企业规划长的发展计划,是一项战略投资。因此,私募股权投资与课程思政的元素相结合,我認为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方面。教师是一门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在讲解私募股权投资的内容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师本身应该加强思政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做好备课,在授课时,可以将私募股权投资的知识点采用案例等方式,融入思政元素,例如在讲解私募股权投资的组织形式时,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可以列举一些传统思想,例如不患寡而患不均,和而不同,预则立,不预则废等。这样在学习知识点时,可以跟传统思想有一个良好的互动。
2)教材方面。教材是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结合我国应试教育的特点,在编写教材时就应该融入思政元素,例如课本的第2章 股票市场—企业家精神与社会责任。资本市场中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是最重要的两种主要形式。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不断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实践,通过股票的发行上市融资已成为现代企业资本运营的主要方式之一。该章案例丰富、思政元素较多,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导入中国文化的思政元素。讲授股票历史是可以通过中外对比分析揭示中国历史阶段和背景知识,讲授股票的上市是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企业家精神,讲授股票的退市是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揭示市场风险,揭示企业的社会责任。
3)学校制度方面。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大胆的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并且给与相应的奖励。广州商学院在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时,院长副院长以及各个教研室主任作为领头人,积极组建相关团队,各个教师积极参与,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尊英,孟祥红,辛华龙,董士远.全方位育人与“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3):238-239.
[2]聂无逸.新三板改革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发展[J].银行家,2019(12):64-66.
作者简介
王团(1993-),女,汉,山西运城,校聘讲师,研究生,广州商学院,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