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2020-05-20靳海峰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职业导向思政课教学高职院校

内容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从高等职业院校思政课的现状出发,分析课堂教学和学生上课效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创新路径的措施,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关键词:职业导向 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学 教学创新路径

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使学生适应就业的高压环境,高职院校将“就业导向”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育人先育德,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前,也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将思政课作为重点科目推进。但目前的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的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思政课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学习现状

(一)学校和教师不够重视。思政课本来就因为理论晦涩难懂而让学生望而却步,加上高职院校有些教师政治素养不是很高,缺乏和教学实践的密切联系,上课对着课件走一遍,对课堂敷衍了事,以求完成教学目标即可,对难以理解的理论不进行深度讲解剖析,上课枯燥乏味无趣,导致学生对这门科目失去兴趣。

(二)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不够。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大部分还停留在高中阶段,认为思政课就是一堆大道理,考试合格就可以,加上学校和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不重视,使学生的这种想法根深蒂固。学校和教师不加以引导和纠正,学生的政治思想就不会得到改善。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率普遍不高,对思政课难以理解的理论部分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最后导致思政课的考试效果一般。

(三)教材不贴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因为没有贴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职业需求等,新编思政课教材无法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实际经验的讲解,从而让学生产生共鸣。看似头头是道,实则毫无实际用处,学生对其“不感冒”,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当于一个鸡肋。

二.就业导向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需要坚持的原则

(一)实现专业课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所谓“知行合一”,即教师要将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引导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体会理论教学的意义。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思政课理论就可以,道理都明白,但要参加实际教学就是浪费时间,与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并没有什么帮助,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学校要加强思政课的课外实践机会,教师要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改变对思政课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偏见。

(二)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实际合作。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技术性人才,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但枯燥的理论教学只能让学生学到一些皮毛,真正吸引和教会学生更多的,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实践教学,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对理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职业文化。校企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学校充分利用行业资源来培养更加优秀的学生,企业利用实习机会宣传企业文化,为自己拉拢人才。

三.就业导向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教学现状角度。相比普通高校学生,高职院校学生更加注重课程的专业度,及其对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较为功利化。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认为思政课的开设是毫无用处的,是纯粹的理论说教,对自己以后具体的职业规划没有任何用处,加上学校和教师的不够重视,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因此学生不愿去听这门课程,也成为学生逃课的首选。课堂教学质量差,考试成绩及格就好,导致学生认为这些观念“理所当然”。

学校和学生的普遍错误在于,过于注重“职业”教学,将“成人”排在“成才”之后。所以,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及职业发展,纠正学生错误的教学思想,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二)院校培养教学方案角度。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当接受的思想教育是一样的,但高职院校由于生源在学习上不如普通高校的学生,决定了他们思想上的差距。普通高校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的培养,培养出的是研究型人才,高职院校注重技能的培养,培养出的是应用型人才,主要为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几率。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案的制定上偏重于培养学生技能,不重视思想上的教育,因此,思政课的课时少,教师水平不够,无法保障课堂上的教学质量。

每一名毕业生在进入社会时职业能力与自身素质都应是有保障的,高职院校不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无疑是给社会投放“定时炸弹”,因此,高职院校执行就业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是现实要求。

四.实现就业导向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法

(一)改变教学理念,将专业特点与职业素养结合起来。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突出,在近几年来国家推出鼓励高职院校增加思政课课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的大背景下,学校可以将职业特点与职业道德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学好职业技能的同时学会做人,便于学生以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服务社会。比如,教师在讲会计课程时,可以给学生重点强调财务法规,做账时不能知法犯法,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等等。这些专业课程涉及的相关职业道德的培养不仅为学生的就业增加了几率,也为社会的健康发展贡献了力量。

(二)改善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起来。改变教学理念之后,学校需要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加以调整,把每个专业对应的专业素质穿插进思政课的理论大纲里,对整个理论体系进行选择调整。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授予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职业实践教学活动。比如,空乘专业可以开展礼仪比赛,会计专业可以进行点钞大赛,设计专业可以对文化衫进行设计,等等。这些比赛丰富有趣味,学生乐于参加,比赛过程就是學生提升专业技能的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落实就业导向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点。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的探究,是要结合教学目标和课堂效果的,而不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唯一目标。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手机签到,课前上交手机等提高学生出勤率和听课率,当然,硬性的手段不足以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学习这么课程,也有可能适得其反引发学生抱怨,课堂的教学氛围才是关键。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将设备充分利用起来,不要仅仅只放个课件完成教学流程就可以了,可以针对学生的专业,穿插不同的案例探讨分析和视频教学等多种形式的理论教学,讲课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课堂氛围活跃才能使学生学习起来没有负担。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养。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在授业前,先要做到以德服人,所以教师的理论知识和职业道德是同样重要的。目前,国家和高职院校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和职业道德是非常看重的,提供了一系列教师人才培养引进计划,但还有些不足之处,教师的培养重点在专业课老师身上,思政课教师并不在培养名单之上,国家和院校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重视起对思政课教师的双重培养。聘请校外资源,组织专题讲座培养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鼓励引导教师积极参加课外时间活动,丰富相关专业经历,这些经历可以作为上课素材,只有教师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水到渠成地给学生授业。因此,建设强有力的师资力量,是落实就业导向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另外,思政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断摸索教学方法,迎合学生喜好,探究合理的教学风格,学生才能关注并喜爱教师的课堂,进而引发对思政课的兴趣。

(五)以考促学,形成多元化的考核机制。思政课与其它专业课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思政课的考核不会仅限于期末考试,学校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考核制度。出勤率、课堂表现情况和课后作业情况等可以表现学生的课堂情况。课外实践情况,可以结合社会实践单位、专业实习教师和社会实践报告综合给出评价。日常生活表现可以从班主任和辅导员处听取意见。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从考试试卷中得到。综上,考核机制包括学生的方方面面,这样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

(六)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政府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就业导向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是以“就业”为核心的,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技能与素养兼有的人才。在进入社会前,学校安排学生在相关企业或政府进行实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能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生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早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不至于毕业后手忙脚乱。目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国家的推动下得到了实现,但相应的开放式教学体系还未成立,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无法展现。所以,要加快完善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政府的合作,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相关实践岗位上得到专业上的锻炼和提升。

五.结语

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学校可以通过改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方式、建立多元化考核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力量建设和加强与企业、政府的合作来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等这些措施实现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为社会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兼而有之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职业导向下的高職思政课教学内容改革创新[J].尹文芬.教育现代化.2018(34)

[2]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思考[J].马雅玲,刘莉萍.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01)

(作者介绍:靳海峰,新疆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导向思政课教学高职院校
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基于职业导向的思政教育模式改革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