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训现状分析
2020-05-20余仁能
内容摘要: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核心。近几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却面临着数量短缺,质量低下的困境。面对同样的问题,美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生源向农村倾斜、将农村社会学纳入培训课程等措施突破了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因此带给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启示具体如下: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职前教师培训的培养质量; 建立县级培训中心,强化在职培训;加大高校和农村教师的联系,提高待遇,缓解农村教师的流动等措施来满足农村师资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农村 义务教育 教师培训 美国
一.美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实施背景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美国综合国力的绝对优势受到了后起之国的挑战和威胁。在这种国际背景下,美国政府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国民综合素质、国家教育质量等问题上。
美国全国优质教育委员会通过实證调查研究,于1983年发表了题为《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该报告指出:美国的未来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主要是因为美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因此,美国拉开了以“公平和高质量”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在此次教育改革的影响下,美国的农村教育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由于受到资金不足,缺乏技术和财力支持,教师师资质量低等因素的影响,与城市基础教育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而教师素质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扮演着决定性作用,要想为农村地区学生创造“公平和高质量”的教育,必须从合格的农村教师培训开始。但是,特殊的农村教育环境对农村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应具备基本教学知识和技能,还要有适应农村工作环境的特殊能力。传统的教师培训并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而要为农村学校培养合格的师资,必须要实施专门的农村教师培养计划。根据以上培养计划需求,美国各州开始在高等院校学科设置中逐步设立农村教师教育专业。[1]
1973年,犹他州率先在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中开始实施农村教师培养计划,该校在犹他州和农村社区的大力支持下,根据该州教师数量短缺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农村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以有效补充和供给该地区的教师师资队伍数量。
2002年,由布什总统签署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简称 NCLBA)被公认为美国1965年以来最重要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法,是当今美国中小学教育工作必须遵守的教育法令。该法令明确规定通过改进教师培养项目和认证体系来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师资队伍。如今,农村教师培养计划已经成为美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2]
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等方法,总结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县村级小学教师年龄普遍老龄化,青年、中年及老年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断层现象严重;基层学校教师文凭“含金量低”,师资队伍不配套现象较普遍。通过对农村教师培训问题的深入调查发现:从农村中学教师学历来看,从正规全日制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只占20%左右,其余大部分教师主要是中师中专或高中毕业到中学任教后通过自修、函授等形式获得的专科或本科文凭的。村级学校教师的学历都在中师及其以上,但其中有近70%的民转公教师是由初中或高中学历通过一个假期的短期集训而获得的中师文凭,这足以说明农村教师培训的艰巨性和必要性。
2.基层中学教师培训形式主义严重:从当前接受培训情况来看,教师培训工作目前仍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工作务虚行为,应付形势、走过场的现象严重,对培训工作只是消极参与;在部分学校中未真正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把教师培训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停留在口头的多,落实在行动上的少。
3.教师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市县级)的业务培训次数不多,农村学校的培训费用多是由教师个人支出:农村教师培训难,不能为年轻教师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培训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展下乡培训面临着人员和经费难题,另一方面,组织农村教师进城参加培训,不仅经费不足,而且农村教师人手少、工作量大,难以腾出时间参加培训。
4.面对基层教师培训难、难培训的现象,远程教师培训亟待进一步投入:33%的人认为培训应是网络培训与面授培训相结合,且以面授培训为主;25%的人认为培训应是网络培训与面授培训相结合,且以网络培训为主。[3]
三.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训解决措施
1.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职前培训的质量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主要源自各省、市的师范学校和高校教育学专业背景的毕业生,但是目前我国的师范教育中还没有专门针对农村的师资培养计划,在课程设置上也缺少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训的内容。师范毕业生盲目地流向大城市,从招生、培养、就业各个环节都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虽然农村义务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农村经济的发展却对农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师资需要向多样化、高适应性方向转变。
为了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必须优化我国目前以城市为本位的课程设置现象:第一,高等师范院校课程内容中增加与农村义务教育相关的内容,加大课程内容的服务导向,培养学生为农村教育服务的意识,在职前课程设置中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的相关内容;第二,增加学生到农村学校观摩和实习的机会,提高学生到农村工作的适应能力。长期以来,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以城市为本位,教学实践活动也都主要是在城市学校进行,忽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需求,对农村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关注不多,农村学校在教学环境和教学基础设备上与城市学校都相差甚远;第三,了解农村学生的生存环境及其身心发展特点,毕业生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科学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4]
2.建立县级培训中心,强化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
近年来,对农村教师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热点。在重视职前教育的同时,在职培训也是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培训也应该成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质量提高的重要着力点。
第一,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县级教育培训机构。根据教育部2002年3月下发的《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对县一级的相关教育培训部门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逐步成为独立的、多功能的、区域性的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让其成为农村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农村基础教育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和主力作用,为本县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培训服务;
第二,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县级资源平台。县级教师培训中心可以利用其硬件优势方便、快速地收集到农村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利用其信息集中的优势便于对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信息传播,是农村教师培训的重要资源库。县级教师培训中心可以利用地缘优势,实现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成为联系同级培训机构的中转站,也可以实现与师范院校及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
第三,发挥乡镇中心优秀学校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结合目前各地都在大力推进乡镇中心优秀学校建設的契机,充分发挥乡镇中心优秀学校的辐射作用。参加县级培训的骨干教师,以乡镇中心优秀学校为实践基地,带动周边村一级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成长,实现以点带面,全面提高;
第四,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采取流动培训模式。由于有些农村学校情况特殊,教师参加集中培训受限,可以组织由县一级的教师培训中心,派教师深入农村学校实地进行培训。第五,在拓宽师资培训范畴,建立培训平台的同时,要完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校长与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将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培训纳入当地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
3.密切高校与农村学校的联系,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高校在农村教师培训项目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利用其自身优势,不仅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职前培养质量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而且在职后培训中也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责任,并建立起长期的合作机制。
第一,高校的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组建高校的优秀教师,针对农村学校的需要,为农村学校提供定期的培训,转变教师教育的方式,针对农村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的困惑,为他们量身定做培训方案和培训策略;
第二,高校可以将农村学校作为科研基地,把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行为与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既保证了科学研究的终极价值,促进高校教师科研的实用性,由此而产生一批研究型的教师,从而在实际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
第三,高校师范院校可以在农村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通过选派师范生到农村学校的实习、见习,加强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师范生可以了解当代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农村地区教育改革的进展情况,既为他们更好地面对将来的工作提供了机会又可以有效地缓解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缺乏的困境。因此,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培训过程中,高校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和农村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关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需求和基本特征,构建有效的面向农村学前教师的培训模式。[5]
参考文献
[1]傅松涛,杨彬.美国农村社区基础教育现状与改革方略[J]比较教育研究,2004(9).
[2]Barker,B.O,&Beckner,W,E.Preserve training for rural teachers:A survey.Rural Educator,1987(2).
[3]赵明仁,周钧.教师培训的理念更新与制度保障[J].教师教育研究,2007,(3).
[4]陈珍群.广西农村中小学教师问题调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5]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介绍:余仁能,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2017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外语课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