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皮亚深度翻译理论在典籍英译中的应用

2020-05-20李雪琴

文学教育 2020年4期

内容摘要:古典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寓意,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但其如何译出去却是一大难题。本文旨在以阿皮亚深度翻译理论为基础探讨节选翻译中文化负载信息的翻译,并指出其中的疑难点及其解决方法,以期总结出典籍英译可行的翻译法。

关键词:闲情偶寄 文化负载信息 深度翻译

《闲情偶寄》是明末清初文人李渔所著,涵盖宇宙、戏曲、社会风俗、健康与饮食、化妆与魅力、家具和人生等各方面,堪称中国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谭彬,2016)。李渔善于旁征博引,多用文化负载词、隐藏文化信息以及各种俗语、习语等表达生活的哲理。此类典籍的翻译能让外国读者更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一.“深度翻译”理论

夸梅·安东尼·阿皮亚(Kwame Athony Appiah)1993年发表了一篇题为Thick Translation的论文,首次提出了深度翻译理论。阿皮亚(1993)指出深度翻译是一种深度描写的翻译,深度翻译法就是要把译文置于丰富的源语言和源文化环境之中,体现出“实情实景”。孙宁宁(2010)指出阿皮亚提出的深度翻译或深度语境化概念,即是在翻译文本的过程中采用添加脚注、注释、评注等方法,以便将文本置于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和语言语境中,进而使被文字遮蔽的意义和译者的意图相互融合。而我国著名翻译家曹明伦2013年在一篇题为《谈深度翻译和译者的历史文化素养》文章中指出为译文添加评注和附注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显性深度翻译,而正是这种显性深度翻译会造成阅读停顿,所以深度翻译也该有个限度。其实要“把文本置于深厚的语言文化背景之中”,同时又尽可能不打断读者的阅读,有时还可以用一种隐性深度翻译。 所谓“隐性深度翻译”,就是像严复当年所做的那样,在不变原意的前提下增加原文所无之词语,从而使译文更接近原文。

深度翻译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对于涵盖丰富文化负载信息的文学作品来说,深度翻译可以最大程度的的体现原文的特色和文化;但是,过多的注释或破坏译文结构,降低文章流畅度,同时影响读者阅读;因此,译者在运用深度翻译理论指导翻译时,一定要结合整篇文章,合理判断运用该理论的时机和场合。本文运用深度翻译理论指导《闲情偶寄》节选文“语求肖似”的实际翻译。

二.文化负载信息及疑难点的翻译

1.显性文化负载信息

文化负载词指在原始意义或概念意义之上蕴含丰富社会文化意义的词语,它是文化在语言上的体现(陈君铭,2013);文化负载词是显性文化负载信息最直接的体现,包括词、词组和习语等。根据阿皮亚深度翻译理论,针对显性文化负载词,主要运用直译法,通过添加脚注、评注等方式翻译。例如:

原文:我欲作人间才子,即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绝代佳人,即作王嫱、西施之元配;

译文:if I want to be a talent, I can write lyrics in the same way that famous poets Li Bai and Du Fu write poems; if I want to marry a peerless beauty, I can be the husband of Wang Zhaojun or Xi Shi at once;

原文中“杜甫、李白、王嫱、西施”都是中国古代名人,通常的处理方式是添加冗长脚注进行解释说明,但是基于深度翻译理论,笔者主要采用音译法+文本内阐释法翻译,分别译为“famous poets Li Bai and Du Fu”,“peerless beauty... Wang Zhaojun or Xi Shi”,“sages like Yao and Shun,and live long like Peng Zhu”这样翻译既保留了文化韵味,又贴切原文,文章不会冗长以致阻碍读者阅读,能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原文。

2.隐性文化负载信息

隐性文化负载信息体现深层次文化差异,这种信息蕴含于原文的逻辑、思想中,是外国读者读懂中国文化最大阻碍;基于深度翻译理论,针对隐性文化负载信息,可以采用隐性深度翻译法,在不改变原文本意的情况下通过增译来凸显文化信息。例如:

原文:非若他种文字,欲作寓言,必须远引曲譬,蕴藉包含

译文:However, other literary writings are not as unconstrained as lyrics writing. If one wants to express something which may be regarded as an offense to the monarch, he has to express it indirectly, using many other irrelevant words to draw an analogy.

原文本的语内翻译为“不像别的文字,想写一种有寄托的话,必须利用远得几手不相千的话曲折地打比方,委婉含蓄”,此处用填词和其他文字写作作对比,写的人不能直抒胸臆,需要立足当代,服从君王政统,此处隐射清朝文字狱。舊时统治者为迫害知识分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此处是李渔对清朝君王统治黑暗的暗讽。隐性文化负载信息是文人知识分子害怕触犯权威,因此写作时字字斟酌,不敢抒发情怀。采用了隐性深度翻译法,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增添了“which may be regarded as an offense to the monarch”,解释原因,方便读者理解。

3.疑难点及解决方法

难点1:人称选择的问题

中国古代推崇女子无德便是才,因此古代文人、才子、豪杰多指男子,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注人称的选择,以及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例如:

例1

原文:若无此种,几于闷杀才人,困死豪杰。

译文:If there is no lyrics writing, talented and extraordinary men can not display their abilities, so they may feel life is quite meaningless.

例2

原文:非若他种文字,欲作寓言,必须远引曲譬,蕴藉包含,十分牢骚,还须留住六七分,八斗才学,止可使出二三升,稍欠和平,略施纵送,即谓失风人之旨,犯佻达之嫌,求为家弦户诵者难矣。

译文:If one wants to express something which may be regarded as an offense to the monarch, he has to express it indirectly, using many other irrelevant words to draw an analogy. If his writing is slightly bold or does not cater to the orthodox, he is likely to be labeled frivolous, lacking demeanor. Therefore, he has to hold back his true feelings, and on the other hand, he can not display all his talents.

例1中,“才人”“豪杰”此处没有笼统的译为“people”,而是译为“men”;原因是中国古代推崇女子无德便是才,因此此处翻译为“men”。但是这种属于文化背景知识的文化负载信息难以呈现在译文中,所以笔者采用加脚注的方式,解释为“In old China, ignorance is a womans virtue; so talents refer to men.”。有利于外国读者更全面的了解中国文化。例2中“he、his”人称选择也是同样的原因,有了上下文的结合,读者能够理解便不做过多的解释,以避免文章冗杂。

难点2:修辞翻译的问题

文化差异会导致中英两种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因此翻译时需要注意表达习惯转换的问题。例如:

原文:若无此种,几于闷杀才人,困死豪杰。

译文:If there is no lyrics writing, talented and extraordinary men can not display their abilities, so they may feel life is quite meaningless.

原文中“悶杀才人,困死豪杰”是一种中文的双关修辞手法,“才人和豪杰会闷死困死”。如果按照中文表达来翻译会导致译文冗长不简洁,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因此译为“talented and extraordinary men... feel life is quite meaningless. ”其次,此处“闷死困死”是中文的一种夸张的表达,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因此灵活译为“they may feel life is quite meaningless.”如果没有了填词,豪杰与人才必定会感到没有活下去的意义了,“quite”起到强调作用,也侧面表达出了填词的重要性,也符合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此外,笔者还补充了为什么没有填词,才人豪杰会闷死困死的原因,增译为“can not display their abilities”,表达直接,有助于读者理解。

三.总结

综上所述,结合阿皮亚的“深度翻译”理论,典籍英译可采取:针对显性文化负载信息,主要运用显性深度翻译,通过添加注释、脚注的方式翻译;针对隐性文化负载信息,主要运用隐性深度翻译,在不改变原文意义的情况下,增译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达出的深层文化涵义。翻译中出现的疑难点人称问题以及中英文表达习惯差异问题,本质上也是属于文化范畴,在翻译时需立足于原文本文化,放眼于译入语文化,做到两种文化最大限度的协调。

参考文献

1.Kwame AnthonyAppiah.Thick Translatio[J],Th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808-819.

2.陈君铭.基于词汇对应关系的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2):71-73.

3.曹明伦.谈深度翻译和译者的历史文化素养——以培根《论谣言》的三种汉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3,34(03):117-119.

4.李渔.闲情偶寄[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5.孙宁宁.翻译研究的人类文化学纬度:深度翻译[J].上海翻译,2010(1):14-17.

6.谭彬,李国庆.《闲情偶寄》“节色欲”微型语域语篇中比喻修辞翻译策略探讨[J].外语学刊,2016(03):112-115.

(作者介绍:李雪琴,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