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话“春困”
2020-05-20夏公旭
夏公旭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但有些人反而觉得容易犯困,这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春困”。为什么会出现“春困”,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春困”?
● 为什么会“春困”
冬季人体为了适应相对低温的环境,毛细血管会收缩,血液流量相对减少,以维持人体的热量。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血管开始舒张,各个系统的新陈代谢逐渐旺盛,导致各系统血液量相对供应不足,因而人们就会感到困倦、乏力。亚健康人群“春困”的感觉会更加明显,这是因为他们长期处于慢性疲劳的状态,适应能力更差。
中医认为肝与春季相应,肝主疏泄与藏血。春季万物生发,肝气旺盛,常会导致肝火横逆犯脾克胃(木旺克土),导致胃失受纳、脾失健运。后天之本脾胃受傷,则气血生化不足;肝火偏旺,影响肝藏血养血的功能,会致五脏六腑失去气血的滋养。有以上情况,人们常会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胁胀满、食欲低下、精神抑郁、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腹胀、便溏等症状。
中医认为湿热体质、肝郁脾虚、肝胃不和的人因为湿困脾胃,或者脾胃相对虚弱,会出现气血亏虚,因而出现疲劳、乏力、头晕的“春困”现象。
● 有些“春困”是疾病信号
老人的“春困”要引起重视,有些可能是疾病的症状。尤其是以下四种情况必须引起注意。
中风:打哈欠是人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一些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液黏稠度高的老年人,若出现频频打呵欠,可能是一种不祥之兆,提示中风可能即将来临。对于老年人来说,大约有70%~80%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左右,可能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等犯困的现象。
嗜睡症:主要有发作性睡病与睡眠呼吸暂停等,以发作性睡病最常见。发作性睡病患者往往是白天有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发作时虽自己力求保持清醒,但还是会在1~2分钟内就进入梦乡。一旦出现嗜睡症状,应立即就医,且要注意检查和治疗可能引起嗜睡的原发疾病。
慢性病复发:春天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易旧病复发,出现血压或者血糖的升高,以及头晕眼花等并发症状,建议这类患者定期复查,以免延误病情。
甲状腺功能减退:有的人春季总感觉身体疲乏无力、发困,以为是春困造成的,也没在意,体检才发现患有“甲减”。“甲减”的临床症状不是非常明显,很容易被误诊。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疲乏无力、畏寒、记忆力减退、对事情兴趣低落、行动及语言迟缓、声音低沉嘶哑、皮肤粗糙、缺乏弹性、出汗少、指甲薄而脆、毛发稀疏而无光泽、眉毛外三分之一脱落、便秘等。
上述症状都是“甲减”的典型症状,实际上“甲减”患者的症状五花八门,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有时患者还会自认为是“春困”、工作压力大造成的,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警惕“甲减”的可能,最好到医院做一个甲状腺功能的检测。
● 做个药枕抗失眠
“春困”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晚上睡眠质量差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对于晚上失眠、白天困倦的情况,中医师建议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可试试中医的药枕芳香疗法。
清代养生家李渔说:“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黄帝内经》中说:“人卧血归于肝,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睡眠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保证良好的睡眠,就要做到“睡后勿思想”。
中医学认为,“忧思”与老人失眠的关系十分密切。忧则易致肝郁气滞,化火扰动心神而失眠,或伤及脾胃,“胃不和则卧不安”。思虑过度则伤脾,心脾血虚,神魄无主,而致失眠。失眠常因“阳不入阴”,失眠患者也可通过医生的指导以自我按摩穴位的方式助眠,达到理想的疗效,比如用拇指揉三阴交(即小腿内踝尖以上三寸处),用热水洗完脚以后擦涌泉穴(即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二、第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人在睡眠过程中姿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刚入睡时你觉得自己保持着一种相对固定的姿势,但实际在一夜的睡眠过程中,人的体位一般会变动20~60次。古代养生家认为“匀息侧身而卧”,即手足弯曲半侧卧比较好。这种睡姿保证了周身部位的放松、气血的顺畅、脏腑的通达。如果更具体些,右侧卧是比较科学的。右侧卧时,双肺空气吸入量最多。另外,心脏位于胸腔偏左位置,左侧卧时心脏易受挤压,易增加心脏负担,因此,正常人侧卧时以右侧为宜。
睡眠是平衡人体阴阳的重要手段,但是春季很多单位工作任务繁重,不少白领往往熬夜到凌晨,打乱了人体阴阳平衡机制,以致出现“白天易‘春困,晚上睡不好”的情况。中医的药枕疗法是一个较好的选择,它属于中医“闻香治病”的外治法范畴,这种方法免除了患者长期服药之苦,颇受欢迎。可以请中医师辨证后开具药方,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个药枕。
药枕的保健原理是什么呢?人睡眠时的头颈部温度可以使药枕内药物有效成分缓慢散发出香气,这些香气凝聚于枕部,通过鼻腔、口腔、咽腔黏膜和皮肤对药物的吸收,经过肺部的气血交换进入体内,达到疏通气血、调节脑部血液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闻香治病的效果。
药枕疗法适用于对慢性疾病的调理,如神经衰弱、失眠等。但中草药的选用一定要对证,使用前一定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师。
(杨 璞 整理)(编辑 林 妙)
(投稿邮箱:32317945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