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及途径分析
2020-05-20乔玉花
乔玉花
[摘 要] 在小学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德育,有利于推动德育的发展。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渗透德育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德育渗透的必要性研究渗透德育的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育方法
育人先育德,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主动融入德育,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对于德育缺乏全面的认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脱离了小学生的实际,小学语文教学难以有效渗透德育,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因此需要教师意识到渗透德育的意义,明确渗透途径,以实现立智立德。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记忆力、求知欲在快速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一阶段学生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会产生持久作用。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当前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最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提升核心素养,提高品德修养,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具有教学生“学做人,学知识”的条件。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多样化,许多内容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结合,可以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实。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
1.在教材中挖掘德育素材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具有德育价值,教师要注重挖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如何实现语文知识的传授,还要在知识传授中注重发掘教材中内含的德育素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将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渗透德育的途径,通过对诗人及诗歌创作的了解以及指导古诗词的朗读到学生朗朗上口的背诵,对学生鉴赏古代文化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古诗词中的名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这些经典美文,争做优雅少年君子。比如对于《别董大》的教学,教师不仅要让小学生深入体会诗歌内容,还要向小学生讲解诗中包含的友好待人的精神,培养小学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诗中包含的亲情,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由于异地不能与亲人团聚共同插茱萸的失落心情,由此对诗中内容加以拓展,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可贵,让小学生形成关爱长辈、尊重父母的意识。
2.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
教师要结合课文主题,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立德树人。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强化语文教学与德育的融合,在具体的实施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衔接,提高学生对德育的认知。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师生合作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品德的感知,实现语文教学与德育的共同作用。比如对于《司马光》的教学,教师要注意渗透路径的设计,可以先让学生通读课本,了解故事内容,然后可以与学生交流:“你认为当时是怎样的场景?”让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对将要发生的事件加以推测,然后向学生提问:“如果你遇到此类事件,看到小朋友遇到困难,该如何办呢?”借此让学生进入教师设定好的情境中,学生在思考中可以理解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3.借助示范性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保证德育的渗透效果,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将教学与德育实现深度融合,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德育要基于“品德”这一基本内涵,注重发挥示范性的作用,在教学中强化“品德”的塑造,并将“品德”贯穿于教学中。比如:针对课文《诚实和信任》的教学,教师进行德育渗透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现课文中的情景,让学生借助亲身体会理解诚实与信任,让学生意识到诚实与信任的重要性。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以身示范,通过个人的示范对学生形成带动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与道德标准,以实现德育的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积极采取措施,主动创新教学方式,实现德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在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高述佳.小学語文德育渗透实践途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5).
[2]高艳平.浅谈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与实践途径[J].读与写(教师),2018(2).
[3]梁玉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中外交流,2017(49):268.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