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素质教育清单”管理与实施的思考

2020-05-20刘久娥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0年5期
关键词:制定督查素质教育

刘久娥

[摘 要] 学校借助清单式管理来推进素质教育是有效的办法,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清单”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束缚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本文从清单制定、清单督查、清单评价三个方面入手,让“素质教育清单”真正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素质教育;清单式管理;制定;督查;评价

“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路径的整合,经历了从素质教育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两次尝试”,“充分体现了人的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理念,是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进行的创造性转化,是以价值体认为核心的有机整合”。素质教育的宗旨也升级为全人发展,虽然在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全面性、未来性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更注重的是全体性和基础性。为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有学校借助清单式管理来推进素质教育,实为有效的办法。

清单式管理,是指针对某项职能范围内的管理活动,分析流程,建立台账,并对流程内容进行细化量化,形成清单,明确控制要点,检查考核按清单执行。它方便快捷地反映出动态化的痕迹,能追溯到整个管理过程的来龙去脉。清单式管理简单实用,具有全面提醒、细节提醒等特点以及易检查性、条理性和可追溯性,用来指导学生进行启发性、探究性、实践性活动,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自我管理水平有指导和督促作用。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陷入“学习即书本,教育即讲课”的怪圈,只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学校喊着“五育并举”的口号,最终突出主要还是德育与智育。尽管强调“立德树人”,实际上普遍认为德育要为智育服务,甚至有学校只为考试成绩服务,更不要谈发挥体美劳的育人价值。学校认识的偏差,自然让“素质教育清单”“名存实亡”。没有对素质教育的正确认识,任何清单式管理都是虚无的,学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革育人方式至关重要。

在使用“素质教育清单”时,学校只关注开展了没有,而不关注效果;只关注结果,而不关注过程和形式;只关注有哪些活动,而缺少相应的评价,这样清单的管理作用和价值没有呈现出来。清单制定时,有的过于简单或内容单一,缺少明确的目标、活动要求和评价标准,从中无法掌握学生隐性的心理活动过程,让清单流于形式;有的又过于细致,面面俱到,学生忙于填表,削减了全身心投入的积极性。还有家校合力督查的责任和边界不清,容易出现“两不管”的边缘地带,效果不明显,也加重了学校或家长的负担,出现家长反感现象。这些都束缚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让素质教育缺少高度、厚度、深度、温度、力度。

清单式管理的关键词是“清单”,核心是“管理”;“清单”制定的好坏关系到素质教育的过程推进扎不扎实,“管理”到不到位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效果。“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清单式管理是在借助‘清单这个载体”,撬动和提升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执行力。“这种清单不只是白纸黑字,而是一种思想和行动的过程”。要想让“素质教育清单”真正起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清单制定。学校要依据校情和学情制定整学期的“素质教育清单”,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周清单和月清单,周清单虽基础但最重要,只有清单完成了,清单和学期清单才能顺利完成。各阶段清单的制定要明确项目、目标、方法、完成时间、预期效果、完成情况及原因、收获感悟等,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该做什么、什么时间做、如何做、做了有何收获。在项目的安排上,要融入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社区活动等,同时也要创造性挖掘教育资源,如参加校内的勤工俭学、社团活动、家庭的家务劳动、社会的公益活动、工厂的见习体验等,以及校内外的文体活动等。项目的安排要给学生留足空间,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参与或开发相关活动。留足空间也为了照顾突发情况,如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可以与家长一起进行高质量、高品位的亲子活动,如共读一本经典,共写防疫日记,整理家谱,讲讲家庭故事,共看几部经典影片,厨艺大比拼,体育锻炼等。

其次是清单督查。“清单式管理的优势在于有利于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执行力,然而这种优势是潜在的存在,要让它变为现实,最终还要靠‘人去执行”,清单督查中执行的人应该是有组织职能的教师和参与的主体学生,不应该是家长。学校要组织教师和学生对清单进行阶段性台账式督查,督查中既要强调“管”的刚性,又要彰显“理”的人性化,对不合格的坚决打回重做;对完成过程中存在的疏漏或对未能完成的进行督促,负责教师要给予针对性指导,并与学生一起研讨提出整改方案或弥补措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清单的完成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不了了之。把清单完成度与学分制结合起来,与综合素质评价结合起来,与家校共育结合起来,让学生意识到“素质教育清单”的真正价值所在,避免陷入“惰性”“惯例”和“低效”的迷谷,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保持热度,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的执行力。

最后是清单评价。学校要建立起一套“素质教育清单”精细量化的评价体系,确定奖励机制,做到公正公开。然后以月为周期组织教师在督查的基础上,对学生清单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式、追溯式点评,突出共性和个性。共性上要研究分析其中的经验和不足,个性上要展示特色亮点,以此来引导学生精益求精,进而拓展活动内容,培养好奇心,激发创造力。每月可以组织学生定主题活动,如读书心得分享会、志愿者服务事迹宣讲等;每学期组织一起全年级或全校性的汇报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參与活动的心得感受和成果,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让学生拥有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享受参与活动带来的荣耀和快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制约“素质教育清单”真正落实的因素有很多,学生的自身习惯、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关注重心等都不能忽略,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要担当起教育责任,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和范式,引导家庭和社会参与到素质教育中来,以“素质教育清单”为载体,以点带面,最终形成合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立体画面。

参考文献:

[1]柳夕浪.走向整体的人:核心素养的整合意义[J].中小学管理,2019(4).

[2]百度百科.“清单式管理”词条[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清单式管理.

[3]朱彦体.借助清单式管理提升中小学中层执行力[J].教学与管理,2012(10).

[4]吴建.用“清单式”管理开创学校管理“新时代”[J].创新时代,2017(12).

(责任编辑:刘 洁)

猜你喜欢

制定督查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明察暗访 国务院大督查直击民生“小”事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的制定
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
从国际经济贸易角度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聊城大督查体制改革
衢江区:推行乡镇人大重点督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