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泸州市构建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SWOT分析

2020-05-20

技术与市场 2020年5期
关键词:泸州市商贸物流业

(1.四川警察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2.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2)

1 概述

作为物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物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商贸物流将商贸业和物流业相融合,通过降低商贸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推动城市建设和市场发展。2014年9月,商务部出台了《关于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要围绕提高社会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组织化、国际化水平进行。《四川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2017)明确将现代物流和商贸流通作为四川省优先重点发展产业之一[1]。作为四川省唯一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泸州市政府也非常关注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重视打造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必要性,近年来商贸物流也一直是泸州市加快经济建设的主题之一。由于现代商务物流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与地方经济匹配度不高,物流项目推进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鉴于此,把握当前泸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趋势以及分析构建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研究分析结果将为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国内学者在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罗宁(2019)分析了西安构建商贸物流中心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贸易基础、产业协同等[2]。袁绍阳,何广(2018)研究了都匀市打造外贸出口示范基地和推广跨境电商模式等措施构建地区商贸物流中心[3]。吾斯曼·吾木尔等(2019)介绍了新疆中欧班列物流发展现状,探讨了以中欧班列为推手,通过优化布局、优化服务等措施助新疆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建设[4]。王海燕(2018)根据太仓商贸物流中心发展状况,提出了加强区域合作、完善区域网络等六项对策[5]。赵彤、张晨义(2018)分析了喀什地区发展商贸物流业的四大优势,认为该地区具有打造商贸物流中心的有利条件[6]。陈宏伟(2018)分析认为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中存在的基础设施、人才等问题,提出了完善物流协助等6项措施[7]。大多研究都以区域为代表,通过地方与地方对比以及自身认识发现差距。关于泸州市物流方面,陈幸吉(2019)认为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探究了基于KAQ模型的人才定位、课程设置等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在自贸区背景下为泸州市物流企业提供高质量人才[8]。毕欢等(2018)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出口和第一产业对泸州市物流需求的影响程度不大,认为财政收入是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因素之一[9]。总体上,针对泸州市构建商贸物流中心的研究较少,商贸物流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课题,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 泸州市商贸物流业发展现状

2.1 泸州市物流业政策概述

2009年泸州市政府根据《泸州市商业网点规划》《泸州市物流发展规划》等文件出台了《泸州市加快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实施意见》,要求加速推进商贸物流集群发展(动力)和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重点)。2016年《泸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审议通过,强调发挥泸州市区位优势和区域产业特色,打造辐射川南黔北滇东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2018年泸州市政府出台《关于创建全国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信息交互共享等多项具体任务任务,旨在更好地优化现代物流环节。2019年泸州市政府在《关于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将泸州市建设成为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成渝区域流通节点城市,并在未来3年,泸州市物流业增加值实现年增长6%以上,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全市GDP比率年下降0.4个百分点的总体任务[10]。 总体上,物流产业的发展逐步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重视,物流产业发展目的更加明确,任务更加清晰,泸州市物流业的政策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2.2 泸州市物流产业经济效益现状

商务物流主要涵盖了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相关的物流活动。近年来,泸州市经济发展良好(见图1),2018年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 694.97亿元,较2017年增长7.6%。近3年泸州市物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物流业增加值逐年上升(见表1),2018年物流业增加值233.75亿元,较2017年增长8.45%。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13.79%,占第三产业增加值37.6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9.47亿元,增长8.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5.18亿元,增长5.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9.10亿元,增长7.8%。可以看出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增速大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为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资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数据来源:2014-2018泸州统计年鉴

图12013-2018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单位:亿元)

表1 2013-2018泸州市物流业增加值情况

数据来源:2017-2018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3 泸州市商贸物流服务能力发展现状

目前,泸州市已初步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水路、航空、铁路运输为辅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2018年全市高速公路项目完成投资30.34亿元,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4 614.47 km;公路完成货物运输10 229.109万t,货物运输周转量152.82亿t·km;内河航道通航里程927 km,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 421.11万t,运输周转量201.71亿t·km,较2017增长6.1%;新开通21条国内航线,航空货邮吞吐量608.8 t;铁路货物运输量262.8万t,比上年增长9.1%;货物运输周转量20 171.47万t·km,较2017增长12.0%,整体上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在物流企业方面,泸州市已经发展形成了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的物流企业,培育了迎瑞物流等具备一定成长性的现代物流企业,2018年全市物流企业共有700余家。2019年上半年泸州迎瑞物流有限公司、泸州华储物流有限公司、泸州诚通物流有限公司、泸州联众物流有限公司已被确定为国家3A级物流企业,物流成长型企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商贸流通体系方面,泸州市有大型商业网点100余个,总营业面积约170万m2,主要类型包括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大型超市以及各类专业市场等,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物流配送业务量的增长,为拓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西南商贸城、海吉星农产品商贸物流园等大型区域中心市场是泸州市打造川滇黔渝结合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载体。城北、高坝集装箱、神仙桥等多个物流中心已具规模。2017年,城北万达商业广场等48个商贸物流类项目列入市级2017年重点项目,总投资1 029.7亿元,助推泸州市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泸州市商贸物流服务水平[11]。

3 构建区域商贸物流中心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法,当前广泛适用于管理、营销等各个行业,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使研究对象充分了解所处环境状态,有针对性地制定行动计划和战略。把握泸州市构建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对于未来科学的决策制定具有重大意义。

3.1 优势(S)

1)区位优势明显。泸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处于云贵川渝四省市结合部“金三角”地带。泸州市是西南唯一直接牵手川渝滇黔四个省市的城市。泸州拥有水、公、铁、空的立体交通格局,是国家规划的全国道路运输主枢纽城市,四川省唯一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泸州港是省内第一大港、全国28个内河港口之一,拥有四川省第二家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具有临时开放口岸功能。当前泸州港拥有经营性货运码头16座,生产性泊位47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30个,近洋航线3条,铁水联运班列8条,拥有四川通航条件最好的三级航道,常年可通航3 000 t级船舶,集装箱吞吐量发展到50多万标箱,船舶运力发展到近70万载重吨,不断为全国各地货物提供优质服务[12]。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发展迅猛,川黔高速、泸渝高速、成自泸高速等为交通带来了便利,区位优势突出,这为更好发展商贸物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资源优势突出。泸州市以酿酒、化工、能源、机械为支柱产业,是全国著名的化工基地和酒城。泸州市矿产资源丰富,矿种繁多。已探明矿种有煤、石油、天然气、硫铁矿等20余种。其中,尤以煤、硫铁矿、天然气储量丰富,已探明无烟煤储量达69亿t,650多亿m3,煤层气储量达到1 000多亿m3,煤炭储量达到69亿t,硫铁矿储量达到32亿t。2018年,泸州市总人口达509.61万人[12]。人口资源丰富,为未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3)市场潜力巨大。首先,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方面,近6年来,泸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较快,市场需求升级加快,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增长。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793.96亿元,较2013年增长76.8%。根据消费形态,商品零售额和餐饮收入保持增长趋势(见图2)。2018年泸州市商品零售额656.31亿元,较上年增长12.6%;餐饮收入107.65亿元,较上年增长9.8%。

数据来源:2014-2018泸州统计年鉴

图22013-2018泸州市社会消费零售情况

市场的发展需要企业引领,2018年泸州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达721户,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600户,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121户。2018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56.29亿元,比2013年翻两番(见表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438.59亿元,增长18.3%。可以看出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刺激了市场的消费需求。其次,在邮政服务方面,2018年邮政业务收入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6.9%,邮政服务业务总量5.66亿元,增长15.7%;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0.46亿元,增长42.2%,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6 332.11万件,增长7.4%。最后,2018年泸州市迁入人口2.39万,外来人口、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加上泸州市核心商圈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等城市名片效应的拉动,市场潜力值较大从而为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奠定了市场基础。

表2 2013-2018泸州市物流业增加值情况

数据来源:2014-2018泸州统计年鉴

3.2 劣势(W)

1)物流企业实力不强。大型(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的功能,在产业一体化中起着桥梁的作用。从物流业整体发展看,泸州市物流企业大多为中小微型企业,大型企业数量不多,没有充分发挥带动作用。既没有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也未能有效地提升物流效率。而且多数企业受到土地、风险防控能力的制约,规模较小,保守性较强,竞争力不高,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亟待向现代物流转型,大多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物流服务范围内,如简单的运输与仓储等服务,缺乏具有供应链整合能力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彼此之间缺乏整合与协作。对于物流产业链来说,专业分工不明确,协作效能低下直接影响物流产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2)物流配套能力较弱。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构建必然需要完善的物流配套体系为保障,因而商贸物流的高效运行离不开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等一系列物流配套服务行业和部门的支持。从结构上看(见表1),现代服务业还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零售、餐饮),而金融保险、信息与科技、会展、中介服务等物流体系建设中所需要的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发展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聚集发展态势,从而无法对物流中心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港口、铁路、公路、空运等部门的服务质量,港口收费和养路费等问题,都直接影响了物流聚集和扩散效应的发挥,进而对物流中心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3)商贸物流人才缺乏。人才是物流市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泸州市虽然人口资源比较充足,但伴随着物流业的不断扩大,具有经验丰富、现代贸易和物流经营技能、过硬的外语能力和熟练的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专业型商贸物流人才缺乏的现象日益明显,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涉及的各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少,技术人才队伍单薄。技术力量的薄弱,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

3.3 机遇(O)

1)商贸流通集聚效应。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长江经济带经济合作的深化,泸州市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摩尔商场等大牌商场的入驻,多个商贸流通集聚区的形成促使泸州市零售业层次得到极大提升(见表3)。随着西南商贸城、皇冠箱包交易市场、浙江工业园区建材市场、君安物流工程机械市场等专业市场的建设,推动了贸工互动,进一步增强了区域市场竞争力。以西南商品博览会为牵引,以自贸试验区为示范,带动了服务业发展,优化了营商环境。2018年4月,泸州市与中外知名企业签约24个项目,物流配套成为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额约30亿元,致力于打造泸州市智能城市物流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物流集散基地[13]。同时泸州集装箱港区、合江川煤集团密溪沟港区、泸县神仙桥港区、泸州隆盛物流园区、广东南方物流园区的运营,以及2019年泸州市政府将规划新建的石龙岩现代商贸物流园,将进一步提升泸州市物流运输能力[14]。

表3 泸州市商贸流通集聚区

2)区域协作合力。2015年泸州市与攀枝花市签订了《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泸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与攀枝花市新启铁路物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泸州港攀枝花陆港合作协议》,拉开了泸州和攀枝花物流合作的序幕。2016年昆明市、泸州市、昭通市三市签订港口物流发展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了港口物流合作发展,加强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打通昆明—昭通—泸州物流通道,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凝聚发展共识、协调区域发展。2018年成都市与泸州市签署了《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等11个协议,涉及综合交通走廊建设、物流重点领域合作、打造开放发展平台、产业转型合作人才交流等多个方面。2019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主通道之一自成都经泸州至北部湾出海口)的出台,为泸州市充分发挥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重要性带来了契机。

3.4 挑战(T)

1)区域竞争激烈。虽然泸州市物流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速度与质量全面提升,但对照其他城市仍存在一定差距。泸州与重庆、成都、宜宾、内江等城市相邻,尤其经济发达的重庆和成都当前已建立多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物流园区,其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普遍高于泸州。宜宾政府通过设立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和企业给予扶持,同时给予税收优惠。而内江政府除了财政和税收扶持,还在土地、收费、人才以及产业鼓励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如此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汇集。泸州市不仅受到了重庆和成都大都市的挑战,与宜宾和内江相比,两市优越的政策导向,以及物流产业趋同现象和同质化竞争对泸州市形成巨大的压力。同时,四川省内其他城市的物流中心建设也紧追其后,其物流产业实力也正在不断壮大,现实存在的竞争和潜在的竞争力量成为了泸州市打造区域物流中心的挑战。

2)环境问题凸显。社会的发展必将对环境有所影响,当前泸州市物流企业的不断发展,物流规模也逐渐扩大,生态环境面临巨大考验。2018年泸州市降水酸雨频率45%,较2017年增加了19%,泸县、合江县和叙永县酸雨发生频率较2017年有所上升。城市区域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为70.7 dB,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并不理想。2018年,泸州市共受理噪声污染投诉5 822件,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噪声和工业噪声。河流污染也较为明显,受污染河流有濑溪河、九曲河、马溪河、大陆溪河和龙溪河,污染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15]。因而泸州市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如果忽视了环境问题,在解决环保难题将会提高社会物流成本,从而将减缓物流中心的建设进程。

3)个性化需求突出。社会的进步必然会加速物流产业转型,尤其要在市场上扎根立足,就要不断适应不同的客户对物流中心及物流服务的个性化需求,站在更高的层次,提升专业化程度。仅仅停留在传统物流服务的层面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个性化需求将成为社会主流,从而会增加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成本,也对泸州市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对构建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了SWOT矩阵组合表(见表4)。

表4 SWOT矩阵组合表

4 泸州市构建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对策

结合SWOT矩阵,形成SO、ST、WO、WT策略,打造泸州市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应将竞争优势与发展机遇相结合(SO)。根据以上分析,为了更好地发挥区域物流中心的重要作用,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4.1 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加强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沟通并联合办学,及时掌握人才和技术需求,对服务业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进行培养,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物流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积极吸引高端物流人才,借智借力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同时为实现企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在职的技术人才开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提高整个物流队伍的综合实力。

4.2 提升改造传统物流

强化资源整合,实现传统的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优化物流产业结构,努力促进市场功能的拓展。加快辐射能力较强的商品批发市场的整合升级步伐,强化园区集成功能,积极引进商贸、货运、仓储等不同行业、不同特点的物流企业向物流中心集中,通过集中资源发展优势产业物流,实现物流企业集聚发展,提升规模效应。依托泸州市酒业、能源、化工、机械4大产业布局特点,加快物流业与4大产业的联动发展,深化分工和互利合作,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完善专业市场的物流、信息、金融、会展等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市场集聚辐射能力,这对于打造泸州市区域性物流中心意义重大。

4.3 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强平台建设,通过引导港航、铁路、公路运输企业和物流企业相关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逐步实现物流全链条的打通和跟踪。建立和完善区域物流服务和大宗物资产销、外贸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机制,助推相关产业和市场的发展。与其他城市开展信息联网,通过多元化合作,促进物流服务的战略共享,从而提升区域商贸物流协同效应。在夯实信用管理、物流产品标准化、支付及保险等保障性功能基础上,促进货源、载源和物流服务等资源的高效匹配,积极鼓励物流企业建设使用物流交易平台,各种电子商务配套应用软件,从而降低企业信息化和物流成本。

4.4 培育和壮大物流企业

物流企业需要充分对自身资源进行优化,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转型,加强对外合作,扩大企业规模。鼓励物流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采用先进科学物流技术,提高产业拉动和市场开拓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物流企业争创A级企业,重点对2A、3A物流企业进行升级培育和鼓励,培育壮大区域性品牌物流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积极引进亟需完善的物流功能企业,推动形成“A级企业为龙头、规模以上企业为支撑、一般企业为基础”的物流业梯度培育格局。

猜你喜欢

泸州市商贸物流业
泸州市人民医院
上海晶杨商贸有限公司
泸州市人民医院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泸州市人民医院
泸州市江阳区418名退捕渔民“转业”
实耐宝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画像即墨商贸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