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语式的否定功用*

2020-05-20

语言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否定句范畴语篇

叶 琼

上海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 200233

提要 文章采用范畴化观点分析了汉语三类不同形式的同语式,指出同语式具有否认或驳斥的否定意义,明确了各类同语式的否定内容。“X是X,Y是Y”否定了相关范畴的连续性,“X+adv+是+X”否定了范畴核心属性的外部相通性或内部变化性,让步同语式否定了受话人所关注的范畴核心属性的妥当性。通过与否定句在语用限制、交际功能、否定内容的语义不确定三个方面的对应,论述了不带否定词的同语式具有与否定句一致的语用特点。明确同语式具有预设性,说话人在作出同语式判断的同时,也激活并修正了上下文微观及宏观语境下预期的信息,同语式的语义解读很大程度上依赖语境。文末阐述了“X+adv+是+X”同语式与否定句在篇章组织上的平行性。

1 引言

同语式指主宾同形的判断句,可记作“X是X”。目前对汉语同语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同语式的形式本身(吴硕官1985;邵敬敏1986)、语用意义(齐沪扬和胡建锋2006;殷何辉2007;乐耀2016)及含义解读等(周韧2009;范振强2015)。

本研究着眼于同语式的否定功用,论述不带否定词的同语式可以表达否认或驳斥(a denial or contradiction)的否定意义,并具有与句法否定同样的语用及语篇特点。

学界对同语式否认、驳斥功能的解读主要见于对同语式申辩意义的表述。如吕叔湘(1982:60)指出一般判断句的作用不外乎“解释事物的涵义”和“申辩事物的是非”,“凡否定的判断句都是申辩是非的,肯定的判断句却可以有解释和申辩两种作用。”邵敬敏(1986)指出同语式判断句由于主语和宾语同形,解释作用变成隐性,而申辩作用却成为显性的了。乐耀(2016)阐述了让步类同语式的交际互动属性,指出让步类同语式通常用来引出与听话人相反的话语立场。

本文拟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不同形式的同语式表达的否定意义;2)与句法否定一致的同语式的语用特点;3)与句法否定平行的同语式的语篇模式。

2 同语式的形式及否定的内容

汉语同语式从形式上可以区分三大类:对举同语式、“X+adv+是+X”同语式及让步同语式。本节统一采用范畴化视角对上述三类同语式的否定内容作逐一解读。

2.1 对举同语式

对举同语式可记作“X是X,Y是Y”,“X归X,Y归Y”。例如:

(1)a.功是功,过是过。应该一是一,二是二。

b.感情归感情,生意是生意。

c.喜的是儿子不但来了,而且长得筋是筋,骨是骨,身量比爸爸高出一头。

对举式有时可以只出现“X是X”。例如:

(2)a.以前是以前,你不要总拿老眼光看人。

b.你是你,我们情况不一样。

例(2)a-b可以理解为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你是你,我是我”的省略。

对举同语式所对举的X和Y是聚合在某一上位范畴之下的两个下位范畴,上位范畴的存在是“X是X,Y是Y”能够合格的前提,没有上位范畴,对举式的语义就无从推导。例如:

(3)*钢笔是钢笔,孩子是孩子。

我们的认知不容易在“钢笔”和“孩子”之间建立关联,而例(4)是有意义的。

(4)a.钢笔是钢笔,毛笔是毛笔。b.孩子是孩子,大人是大人。

每个合格的对举式都存在上位范畴,只是并不是所有的上位范畴都如“笔类”一样已经被命名或者容易被提取。如例(1)b“感情”与“生意”的上位范畴很难用一个单独的概念来阐述,需要借助“脚本”(script)激活关联信息。脚本即某一活动框架内按时间和因果关系连接起来的,由事件和状态构成的知识网络(廖秋忠1991)。正是这一知识网络将“感情”和“生意”聚合到同一事件框架中,这一框架或结构化了的场景(structured scenario)成为两者的上位范畴。

上位范畴的存在表明了对举同语式X和Y之间的概念相关性,这种概念相关性使认知容易将两者识解为连续或交叉的范畴。如例(1)c“筋是筋,骨是骨”,“筋骨相连”的百科知识使人们可能构建起“筋”与“骨”的交叉范畴,“X是X,Y是Y”取消了X与Y范畴边界的模糊性,主张X与Y相互独立或相互对立,没有含混,界限分明。

2.2 “X+adv+是+X”同语式

“X+adv+是+X”同语式中,adv可以是“就、毕竟、到底、终究、还、只、不过”等副词。该类同语式的共同特点为凸显范畴X的核心属性,凸显方式呈现两种路径:1)范畴外比较,如例(5);2)范畴内比较,如例(6)。

(5)a.我们有些人认为吃亏就是占便宜,以色列人认为吃亏就是吃亏。

b.佣兵终究是佣兵,可能会因为钱而倒戈也不一定,因此到最后都还能信赖的,还是只有自己的骑士团以及平民军而已。

c.名牌到底是名牌,穿上它阳光一照,光亮闪闪,惹得许多“羡慕眼光”。

d.荣誉只是荣誉,替代不了生活。

上述同语式明示或隐含了与外部范畴的比较,凸显了某范畴区别于其他范畴的显著属性,可理解为“X是X,不是Y”。如例(5)“吃亏就是吃亏,不是占便宜”、“佣兵终究是佣兵,不是自己的骑士团、平民军”、“名牌到底是名牌,不是杂牌”、“荣誉只是荣誉,不是生活”。

突出与外部范畴的对立,这一点与对举同语式语义接近,形式上也时时可以互换。如前文例(2),再如例(5)“吃亏就是吃亏,占便宜就是占便宜”,“佣兵终究是佣兵,骑士团到底是骑士团”。只是对举同语式焦点在“X不能混淆于Y”,“X+adv+是+X”则旨在通过与Y的对比,突出X的核心属性。另一方面,范畴的核心属性也可以通过忽略范畴内部的非实质性变化或差异得到凸显。例如:

(6)a.我可不想制造那种皇族飞机。飞机就是飞机,要的是速度。什么酒吧台、卧式沙发、冷热水浴盆之类的东西毫无意义。

b.他们已多次向国家有关方面游说,要求对秦陵进行保护性发掘。发掘就是发掘,何来“保护性”?

c.桂秀还是桂秀,和以前一样,热情爽快,没有一点官架子!

d.因为女人都是女人,都差不多,他在招弟身上并没找到什么特殊的地方来。

上述同语式明示或隐含了范畴内部的再切分。如例(6)a试图在“飞机”内部区分“皇族飞机”与“一般飞机”;例(6)b试图在“发掘”内部区分“保护性发掘”和“破坏性发掘”;例(6)c试图区分出“为官前后不一样的桂秀”;例(6)d试图区别出特殊的女人。“X+adv+是+X”忽略了范畴内部的非实质性变化或差异,取消了范畴内部的再切分,凸显了范畴核心属性的不变性。在形式上,范畴内部比较下的核心属性的凸显可以理解为“MX也还是X”(M为附加的某条属性)、“即便M,X也还是X”、“所有X都是X”、“无论……,X还是X”等形式。如例(6)a“带酒吧台、卧式沙发的皇族飞机也还是飞机”,例(6)b“所有发掘都是发掘”等。

需要指出的是,两类“X+adv+是+X”同语式并非可以截然分开,有时候两个意义兼而有之,例如:

(7)可是,李嘉诚就是李嘉诚。他在明明知道特鲁多总裁是带着一张大得吓人的订单而来,然而他仍然满口实话,甚至连一句夸耀自己的语言也没有出口。

此处,“李嘉诚就是李嘉诚”既可以理解为“X是X,不是Y”以突出对外“区别性”——“李嘉诚就是李嘉诚,不是一般商人”;也可以理解为“即便M,X也还是X”以突出对内“不变性”——“即便知道特鲁多带来一张大订单,此时的李嘉诚也还是平常情况下低调少语的李嘉诚”。

以上,对举同语式申辩“X是X,Y是Y,两者并不交叉连续”,“X+adv+是+X”同语式申辩“X是X,不是Y”或“MX也还是X”、“所有X都是X”。不管是对举式,还是两类“X+adv+是+X”同语式,它们都对外主张差异,对内忽略差异,凸显了范畴内部所有成员共有的、对立于其他范畴的核心属性。

2.3 让步同语式

让步同语式可记作“X是X,转折句”,转折句包括有标转折(例(8)a-c)和无标转折(例(8)d),转折标记词有“可(是)、但(是)、就(是)、不过、还是、只是、却、可惜、问题是”等。例如:

(8)a.北京的送餐市场大是大,但是大都市里写字楼、会议场所星罗棋布,供餐数量特别分散。

b.大伙说:“去是去,可得留人在这看衣物。”

c.穗珠道:“难道通过正常渠道就抓不住一本赚钱的书吗?”姚宗民为难道:“有是有,但是麻烦特别多。”

d.这老头瘦是瘦,精神头儿还好。

从范畴化的观点来看,Barsalou(1983)通过实验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动态构建临时范畴,临时范畴指的是为了在当前情境中实现一个相关目标而自发构建的“新奇范畴”。动态临时范畴理论可以解释下面矛盾句语义的实现。

(9)我们在山上扛木料,两个人一根,不管路不是路,沟不是沟,也得咬牙,死活不能放手。

矛盾句“X不是X”中,第一个X是根据样本相似性或抽象表征建立起来的静态概括,它不依赖于语境存储于人们的大脑中,后一个X则是动态构建的临时范畴,矛盾句后一个X的产生过程为:具体语境激活了X相关属性集束中的某一条属性,并以此为基准,对范畴成员的样本差异性进行评价。其中,符合这一属性的成员成为“更像X的X”,新建临时范畴X0,与“不像X的X”构成的X1相对立。准确而言,“X不是X”应记作“X不是X0”,矛盾句的语义因此得以实现。新建的临时范畴较之静态范畴,在属性集束、范畴成员及范畴边界上都发生了改变。

“不同的认知个体对事物有着不同的体验或者出于不同的目标,会构建不同的临时范畴”(范振强2015)。在具体语境及交际目的下,客观事物的哪些属性会得到反映,反映的程度如何,取决于认知主体即时语境下的主观认识,让步同语式正是反映了言谈事件参与者在临时范畴构建中的认识差异。如例(8)a在“好的送餐市场”这一临时范畴的构建中,受话人关注的核心属性为“市场大”,而说话人关注的核心属性包括“市场大,且供餐点集中”;例(8)b关于临时范畴“当前的当为事态”,受话人关注的核心属性为“大伙去”,说话人关注的核心属性则包括“大伙去,且有人留下看衣物”;例(8)c就临时范畴“对正常渠道下抓一本赚钱的书的认识”,受话人关注的是“可能性”,说话人则同时关注了“可能性和难易度”。这样,相比较说话人对事物或关系的认识立场,受话人所关注的范畴属性总是只反映其一,不反映其二,因此,让步同语式采用“X是X”肯定其一,随即采用转折句主张其二,且语义重心落在“X是X”后的转折句上,让步同语式旨在阐述说话人与受话人认识立场的差异。综上,不同形式同语式的否定内容可总结如表1。

表1 各类同语式的否定内容及凸显意义

形式否定内容凸显语义例句对举同语式否定相关范畴X与Y之间的范畴连续性凸显范畴X与Y界限分明,两者相互独立或相互对立,没有含混,不能混淆。▲筋是筋,骨是骨。▲感情是感情,生意是生意。“X+adv+是+X”同语式否定范畴X在核心属性上与范畴Y的相通性与外部范畴比较,凸显范畴X核心属性的“区别性”,主张“X是X,不是Y”。▲荣誉只是荣誉,替代不了生活。否定范畴X内部的非实质性变化或差异与内部成员比较,凸显范畴核心属性的“不变性”,主张“MX也是X”、“所有X都是X”。▲发掘就是发掘,何来“保护性”?让步同语式否定受话人所关注的范畴核心属性的妥当性凸显言谈事件参与者在临时范畴构建中的属性认识差异。▲去是去,可得留人在这看衣物。

3 与否定一致的同语式的语用特点

综上所述,没有显性否定词的同语式可以表达否认、驳斥的否定意味,格式的否定意味也使得同语式具有与句法否定相通的语用特点,这里的“否定句”指的是通过显性的否定词构成的句法否定,汉语主要由“不”和“没”构成。以下将从语用限制、交际功能、否定内容的语义不确定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3.1 语用限制

3.1.1 否定句的语用限制

相对肯定句,否定句是有标记的,其标记性不仅体现在语法形式及使用频度,(1)否定句的使用频度远低于肯定句,根据语料库的统计结果,肯定和否定在语篇中出现的比率大约为9:1(Halliday & James 1993)。这通常归因于信息性原则及会话合作原则。一方面,同等条件下,否定句的信息性低于对应的肯定句。另一方面,基于数量原则,在没有特殊语用要求的情况下,我们会避免使用否定结构。也体现在否定的语用限制上。我们不会没来由地传递一个否定的信息,“除非有人有理由或可能有理由认为某个命题是真实的,否则他不会有意识地否定这个命题”(利奇1987:420)。这一语用特点决定了否定句通常不会在语篇中突然出现。如Givón(1978:79)的例句:

(10)a.What’s happening?

b.Oh,my wife is pregnant.

c.? Oh,my wife is not pregnant.

例(10)c语法合格,而语用不合格。

3.1.2同语式的语用限制

与否定一样,语境中明示或隐含了需要否认或驳斥的立场,说话人才需要去辩驳。如大语境中出现或隐含了“X不(真的/完全)是X”,“X is not (exactly) X”的对立立场,说话人才要去强调“X是X”、“X is X”。这一特点使同语式在交际会话中通常出现在接话话轮,在叙述语篇中也不会没来由地突然出现。例如:

(11)傅老:什么我的意见?好吧就算我的意见,你们叫他去吧。

志国:唉爸爸爸,您怎么变这么快呀?……好吧好吧,捉鬼不捉鬼的,对和平心理上也是个安慰,算是心理暗示疗法吧。

傅老:什么暗示疗法?捉鬼就是捉鬼!我倒要看看这个小子他到底有多大本事。

(12)俗话说,“狗是忠臣”。然而狗毕竟是狗,狗的积极作用,有赖于人对它的严格训练与管理,才可能正确发挥。

例(11)是谈话语体,志国前面提出“捉鬼是种心理暗示疗法”,傅老后面申辩“捉鬼就是捉鬼”;例(12)是叙述语体,上文提出“狗是忠臣”,下文反驳狗的积极作用靠人才能够发挥。

3.2 交际功能

3.2.1 否定句的交际功能

否定是说话人对某预想命题的否认或驳斥,这体现了语言交际的互动性,即说话人在否定一个命题时不仅相信该命题为假,而且认为该命题可能被信以为真,否定句兼有了说话人对命题的真假以及对第二方认识情况的主观判断,并以否认或反驳与自己对立的认识为其交际意义所在。Verhagen(2007:67)对比了not happy与unhappy的功能差异。

(13)a.Mary is not happy. b.Mary is unhappy.

例(13)a是由not引导的否定句,例(13)b则是由词缀-un构成的否定意义的词汇,两者在Mary是否“happy”这一状态的描写上具有相同的概念语义。但是例(13)a隐含了说话人对另一方认知主体(如听话人)的认识的关注,激活了Mary is happy这一对立的命题;而例(13)b并不能激活与另一个认识主体的交际互动。Verhagen(2007:67)使用“On the contrary”验证了这一差异:

(14)a.Mary is not happy. On the contrary, she is feeling really depressed.

b.?Mary is unhappy. On the contrary, she is feeling really depressed.

“unhappy”构成的是命题内否定,不能激活一个肯定的命题,也无法实现否认或反驳这一言语行为(speech-act)。

3.2.2 同语式的交际功能

与否定一样,同语式也总是预设了两个对立的认识立场的存在,表达了交际双方在范畴认识上的主观差异,而其否认的对立立场可能在上下文中被声称、被期待(如例15),也可能在更大的背景知识中被隐含(如例16)。

(15)a.当联想实行裁员,一小时走人时,有些员工当场就晕倒了。其实要记住,公司就是公司,老板就是老板。不要把老板当成亲人,不要把公司当成家,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愿望。

b.你看,原来天下的母亲对女儿就是对女儿,对媳妇就是对媳妇。自己本身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就不会有意外的纠纷。

(16)数字只是数字,或许能说明什么,或许什么都不能说明。

例(15)a明示了部分员工的认识——“把老板当成亲人,把公司当成家”,从而提出反对立场——“公司就是公司,老板就是老板”;例(15)b上文明示了媳妇的期待——“希望婆婆对自己就像对女儿”,说话人提出相反立场——“天下的母亲对女儿就是对女儿,对媳妇就是对媳妇”。话语标记“你看”以及“不要”、“要”等表达道义情态的词语都表明了上述言谈的交际互动属性。例(16)“数字”可能激活“用数字来说明问题”的百科知识,“X只是X”否认了上述预期。

同语式预设的这一“大语境”特点也与句法否定一致,否定句“预期的源处有可能直接来自篇章,也有可能来自共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还有可能同时来自这两方面。总之,否定和预设需要从更大的语境中考虑”(冯丽颖2006)。例如:

(17)他天天到父亲的诊所来不是为了看病,而是来找父亲聊聊天、发发牢骚。

例(17)使用了否定句,其否定的预期不在上下文中,而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诊所通常是为了看病”。

以上,尽管预设的对立立场在语境中的显性化程度不同,但是同语式总是提示了两个不同的认识立场的存在。在表达对立立场的方式上,对举式及“X+adv+是+X”式的新信息及语义重心落在“X是X”上,“X是X”直接否认了语境中已经引发的命题或百科知识中符合期待的信息。而让步同语式的语义重心则落在“X是X”后的转折句上,此时,“X是X”的功能类似于一个话题拷贝结构,有“‘要论什么,确然是什么,可是……’的口气”(吕叔湘1982:433),可以认为这种先趋同,后立异的反对方式是为了弱化或缓和立场分歧而采用的一种语用策略。

3.3 否定内容的语义不确定

3.3.1 否定句的语义不确定

否定句的语义不确定通常指否定焦点的不确定,对一个命题而言,一个命题为真,则命题中任一部分都须为真,而一个命题中任一部分为假,则可以否定整个命题为假,否定焦点落在哪里需要借助强调重音、对比句或具体语境。例如:

(18)a.李明不是大学老师,是公务员。

b.李明不是大学老师,是中学老师。

c.李明不是大学老师,是大学后勤人员。

戴耀晶(2004)还从词的语义特征角度指出了否定句的多义性,如将“父亲”的语义进行分解,得到4项语义特征[人、男性、成年、有孩子],任意一个语义特征不符合就构成否定。理论上,词语的语义特征越多,否定句的歧义数量越大。此外,语义并非语义特征所能包含和覆盖,范畴化的依据是事物性质在心理上的体现,如“父亲”一词还包含了“育儿”、“负责任”等规约属性。例如:

(19)孩子长到十岁,他没有照顾过一天,他不是一个父亲。

这里的“他不是一个父亲”显然不是在否定“他是[人、男性、成年、有孩子]”中的某一项语义特征,而是在否定他具有作为“父亲”的规约属性。我们可以采用“语义否定”与“语用否定”对此做出区分,语义否定是对句子真值条件的否定,语用否定则是对语句表达的适宜条件的否定(沈家煊1993)。“他不是一个父亲”并没有否定句子的真值条件,事实上,他完全符合“父亲”之名,说话人此处质疑的是将没有父亲之实的人称之为“父亲”的恰当性。例如:

(20)a.你不是我儿子,你是我祖宗。b.这不是毛巾,这简直就是抹布。

语用否定的存在使对否定内容的解读更加依赖语境,在更深层次上体现出否定句的语用价值。“制约否定的最大因素是语用因素。”(左思民2014)

3.3.2 同语式的语义不确定

和否定句的语境依赖一致,同语式在核心属性的提取、对比范畴的确立等语义解读上,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语境。对比下面的句子:

(21)a.不管是为了结束还是为了开始,战争就是战争 。

b.战争就是战争,它要求把人异化成为机器,发布命令或执行命令的机器。

(22)a.女儿毕竟是女儿,再好也是别人的,怎能跟儿子比?

b.她总觉得女儿婚后对她关心不够,与婚前的约法三章大相径庭。但女儿毕竟是女儿,她只有把这一切归罪到女婿身上。

例(21)a可以理解为忽略范畴内部差异,“所有X都是X”,例(21)b凸显“战争”的核心属性为“战争将人机器化”。例(22)a“女儿”的对比范畴是“儿子”,其核心属性为“女儿终究是别人的”,例(22)b“女儿”的对比范畴是“女婿或外人”,核心属性为“女儿与母亲是至亲”。上述对同语式的解读都离不开具体语境。

4 与否定平行的同语式的语篇模式(2)让步同语式语义重心在后,本身构成了一个转折复句,“X是X”不自足,本节对同语式的语篇模式考察仅限于可以自足的“X+(adv)+是+X”同语式。此外,汉语同语式可以在句中或小句中充当句法成分。例如: (i)如果人们反映的问题呼吁还是呼吁,问题仍是问题,此种调查就令人厌倦了。本节对同语式的语篇模式考察只考虑独立成句的“X+(adv)+是+X”同语式。

4.1 否定句的语篇模式

否定结构的标记性和预设性赋予了否定句特定的语篇模式。冯丽颖(2006)将否定句的语篇模式区分为三类:“单部结构”“否定—修正的双部结构”“陈述—否定—修正的三部结构”。

否定的“单部结构”即单独一个否定句,被否定的预设命题隐含在大语境中。

“否认—修正”的双部结构是否定句的常见篇章形式之一。否定结构的出现通常会使受话者产生对肯定命题进行修正的期待,从而形成了“否认—修正”的语篇模式。同时,否定是一个有标记结构,否定结构的出现也常常使受话者产生对否定的根据的期待(Jordan 1998),由此双部结构还常常表现为“否认—根据”的语篇模式。

“陈述—否定—修正的三部结构” 指发话者首先提出一种普遍的或个别的陈述或假设,然后进行澄清,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苗兴伟(2011)称其为“假设—真实”的语篇模式。

4.2 同语式的语篇模式

同语式所紧密联系的语篇模式大致可以归为与否定篇章模式相平行的三类。

1)单部模式

单部模式指同语式单独出现,要否定的预设立场隐含在语境或背景知识中。例如:

(23)来到瓜尔佳对面,莽古尔泰翻身下马,他心里说:美人毕竟是美人!他正要说话,突然间,从瓜尔佳身后窜出一条浑身乌黑的猎犬,扑到他面前。

例(23)前文交代了莽古尔泰要娶瓜尔佳,努尔哈赤告诫儿子瓜尔佳再漂亮,也毕竟已是生育过儿女的女人,这里的“美人毕竟是美人”辩驳了父亲的评价立场。

2)双部模式

同语式形式精炼,语义含蓄,解读依赖语境,为明确同语式语义,通常会附加进一步说明。同语式的双部模式包括了“同语式—明示”“同语式—补充说明”两种组织结构。

在申辩“X是X”的同时,上下文常常会以明示的语言否定“X是Y”、“MX不是X”等对立的预设,表现为语篇中常常出现与X意义对立的词语,或直接出现形式上的否定句。例如:

(24)a.况且,童话只是童话,母亲讲的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b.鸡就是鸡,它从来不想当凤凰,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

c.农场就是农场,不像城市充满机遇,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选择。

d.领袖传记文学也是文学,而不是历史。

以上“童话与事实”、“鸡与凤凰”、“农场与城市”、“文学与历史”等对立范畴词语的出现将同语式所表达的“X就是X,不是Y”“MX也是X,不是Y”的语义明示化;例(24)c-d还直接用句法上的否定将同语式蕴含的否定意味明示出来。

同语式的双部模式还包括了“同语式—补充说明”结构,指同语式前接或者后接“属性说明”或“事实说明”。补充的可以是“属性说明”,例如:

(25)a.煜嫂到底是煜嫂!女人之家,那心眼儿就是细!

b.朋友就是朋友,用心灵来沟通的人,不是见面打招呼,也不是例开嘴笑一笑的。

c.万分之一的问题也是问题,也不能回避,都必须认真对待。

d.女人终究是女人,需要保留自己的女人味,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职场中。

例(25)a-b同语式后附加了说话人对事物核心属性的评价立场,属性说明也包括了说话人对行为实施义务(obligation)等的价值评价(valuative attitudes),如例(25)c-d。

补充的也可以是“事实说明”,例如:

(26)a.国球毕竟是国球,经过短时间调整,中国队终于夺得单项比赛分量最重的男女单打金牌。

b.亲人还是亲人,阿云的母亲握住他手,握得紧紧的,垂泪无言。

例(26)a“中国队单打夺冠”、例(26)b“阿云母亲的行为”为同语式的评价立场提供了事实依据。

语篇组织模式是可以复合运用的,如例(25)b先后复合了双部模式下的“同语式—属性说明”及“同语式—明示”两种组织结构。

同语式的双部模式与否定句的“否定—修正”、“否定—根据”的双部模式大致平行。

3)三部模式

同语式的三部模式形式上是一个转折句群,指前文先提示一个预设,继而转折引出同语式,表明说话人的对立立场,再进一步遵循双部模式给出明示或补充说明。例如:

(27)a.虽说是经理,但作家到底是作家,一出书店,一坐到写字台前,我想的还是读书、写作。

b.穿越几千公里荒无人烟的沙漠戈壁,她和另外两个女孩几乎是一路笑声一路歌。但高原就是高原,并没有那么多诗情画意。

c.我总希望现实生活中男女主角也能在一起,但演戏毕竟是演戏,脱离戏剧还是要面对现实的。

例(27)先提示预设,继而转折,使用同语式取消前文预设,再进一步补充属性或事实说明,大致对应于否定句的三部结构,该模式最完整地体现了同语式表达否定、申辩的交际互动属性,也是“X+(adv)+是+X”较为常见的篇章组织模式。根据我们对“X毕竟是X”例句的统计,在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收集到有效的“X毕竟是X”句242句,其中带有显性转折标记(但是、然而、可是、不过等)的就有139句,近60%。

以上主要阐述了叙述语篇中与同语式紧密联系的三种篇章组织模式,就会话语篇而言,如3.1所述,在交际会话中,同语式通常不以首发句出现,往往出现在接话话轮,如前文例(11),再如:

(28)a.志国:胡说!咱爸刚才还说要躲出去呢!

志新:刚才是刚才,万一现在又改主意了呢?

b.志国:噢,合着你玩儿就是学习,学习是为了劳动,吃饭休息也是为了劳动,所以你整天没别的,你净劳动了你,噢,你整天什么都不干,你还是咱家最勤劳的人,这不没影儿的事儿么?

圆圆:科学记录往往就是这样,往往违反人们的常规,但科学就是科学,我有什么办法?

以上各例都蕴含了相互对立的不同立场,同语式承接对方话轮,阻断了可能的误解或期待,明确了自己的主张。同时,如例(28)所示,为突出否定立场。说话人在使用同语式时,还可能附加反诘问以加强辩驳的语气。

4.3 同语式的语篇功能

以上,与同语式紧密联系的篇章组织模式与否定句大致平行,同语式的语篇功能则可以概括为“修正功能”,即将语篇信息流中出现或隐含的某一个对立的背景预期前景化,对之进行修正,使听话人(可能是假想的读者)与自己观点一致,从而推进语篇的顺利进行。说话人在发出一个同语式时,既表达了断言信息(asserted information),同时也激活并修正了预期信息,不同的篇章组织模式也体现出修正手段的差异。单部同语式以“发断言、下断语”的肯定语气激活并阻断上下文微观语境或宏观语境下隐含的一个可能被信以为真的命题。双部模式采用“概括断言+具体说明”的组织结构,通过明示、补充属性说明、事实说明,对语篇信息流中引发的预期进行修正及疏导。三部模式采用“承上启下结构”,一方面承上阻断了信息流中明示的错误立场,另一方面启下为信息流的继续推进提供铺垫和方向。

5 结语

除了句法否定,语言中普遍存在一些其他语言形式也可以表达否定的意义,典型的如反诘问,本文阐述了同语式的否定功用。与否定句的区别在于:句法否定在形式上作出否定,可以附加补充说明,加以修正,而同语式在形式上作出修正,蕴含或可以补充句法否定,两者都同样预设了两个对立立场的存在及对相反立场的辩驳。

本文所作的工作及结论可概括如下:

1)区分了三类汉语同语式,分别指出其否定的内容及凸显的意义,指出同语式反映了说话人及听话人在范畴认识上的主观差异。详见表1。

2)阐述了同语式在语用限制、交际功能、语义不确定三个方面表现出与句法否定相通的语用特点。同语式具有预设性,在语篇中不会没来由地突然出现,说话人在作出同语式判断的同时,也激活并修正了上下文微观及宏观语境下预期的信息,同语式的解读很大程度上依赖语境。

3)阐述了与同语式紧密联系的3类篇章组织模式:单部模式、双部模式(包括“同语式—明示”、“同语式—补充说明”)及三部模式(转折句群),指出其与否定结构的语篇模式大致平行。阐述了同语式在语篇信息流中的“修正功能”及不同语篇模式下修正手段的差异。

猜你喜欢

否定句范畴语篇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can have done用法小结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学写双重否定句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语篇填空训练题
Units 1—2句型转换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