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2020-05-20李惠端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8期
关键词:脑出血血流血栓

李惠端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361003)

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突发急症,指非外伤性质的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发出血的症状,发病率在脑卒中当中占据25%左右[1]。脑出血由于发病急、病情进展变化快、高致残率与致死率,临床通常需要为患者进行手术才能确保疗效。患者术后长期卧床休息,缺乏运动,容易引发下肢静脉血栓,不但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影响康复,还会对预后产生影响[2]。因此有效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本研究选择100 例脑出血患者,通过对比分析其临床资料,现将其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患者为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时段内收治,共计100 例,均为脑出血患者,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本研究开展。本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进行分组,分为50 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8 例,女22 例,患者年龄在38-77 岁之间,平均年龄(56.8±5.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9 例,女21 例,年龄范围为40-75 岁,平均为(56.5±5.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我院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包括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密切监测体征、心理护理干预等等,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1)风险预测干预。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均进行合理预测和专业分析,结合存在的高危因素提前准备各种针对性方案。(2)药物治疗干预。护理人员要谨遵医嘱,辅助患者进行维持水电解平衡、营养神经治疗等等,全程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3)生活护理干预。饮食上指导患者都进食含有较多纤维素与低脂肪食物,确保大便保持通常,穿着方面也有一定要求,尽可能穿较为宽松的衣物。(4)早期运动护理干预。患者术后2h 要进行简单而适度的肢体训练,悬空小腿,确保其与创面保持30-40°角,有助于下肢静脉的回流,待患者麻醉苏醒后协助患者进行翻身训练,间隔2h,患者术后4h 病情相对稳定后可进行屈伸膝关节的护理工作,每次持续时间控制为15min,科学按摩患者肱二头肌、肱四头肌和臀大肌。此外患者还要进行足踝运动,通过关节背伸、内外翻转等进行训练,每次时间为15min,重复20 次左右,针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可进行主动运动的训练,如深呼吸运动、踝关节内外翻。提供给患者气压治疗仪,取患者平卧位,将下肢适当抬高,佩戴充气腿护套,采用压力腿包裹好患者下肢,确保腿套末端压力55mmHg,充满后将气囊气体放出,每次加压控制时间在1min 左右,中途休息11s。

1.3 观察指标

采用彩超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股静脉血流速度进行检测,对比患者护理前后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和峰值速度。采用NIH stroke scale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值最高为24 分,表示神经功能恢复越差[3]。护理人员负责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采用χ2与t进行检验,P<0.05 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股静脉血流速度

两组患者护理前平均速度与峰值速度接近(P>0.05),护理后均明显提升,而观察组患者上升更显著(P<0.05)。

2.2 NIHSS 评分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NIHSS 评分比护理前下降更显著,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24%(P<0.05)。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股静脉血流速度对比(x±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 评分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x±s)

3 讨 论

长时间卧床的重症患者容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该并发症是指各种原因引发患者静脉血液回流速度大幅度降低,血小板增加、血液黏度增加,对应的血液凝固性增高,诱发血栓形成[4]。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则为发生在下肢的静脉血栓,主要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凝集,患者临床表现包括下肢疼痛、发紫、溃疡、肿胀、浅表静脉扩张等等,如果出现血栓脱落,则还有可能引发肺栓塞,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因此,针对危急重症的脑出血患者需要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保障,提高疗效,最大程度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脑出血疾病而引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的研究,有学者在其论著中提出除了积极应用有效的手术治疗外,必须提供护理干预保障,尤其是注重在早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5]。结合本研究结果发现,强调早期护理干预主要以下几点出发:(1)保持室内环境的稳定,尤其是温湿度的控制,有助于促进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血栓的形成;(2)护理人员要主动对患者的早期运动进行辅助,促进主动运动,特别是加强下肢肌肉和关节活动锻炼,增强患者肌肉收缩力,适当予以周边血管一定的压力,降低血栓的形成概率;(3)患者保持一定量的深呼吸运动,有助于减少胸腔存在的负压,促进患者下肢静脉回流到心脏;(4)指导患者必须穿宽松的衣裤,保持大便的通常,也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6]。

本研究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NIHSS 评分、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股静脉峰值速度均比护理前有明显改善,其改善程度好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0.05)。而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为2 例,发生率为4%,少于对照组的12 例和24%的发生率(P<0.05)。

综上所述,为脑血栓手术患者提供术后的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血流速度,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猜你喜欢

脑出血血流血栓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