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0-05-19米雪林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初中英语教学也应该同时进行对应的教学整改,将创新融入教学当中。创新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式和创新的教学思维对于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有极大的推动性。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当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提高对英语知识的思考,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勇于创新,积极实践,小心求证的学习态度,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取、创新,将创新思维贯彻到英语阅读教学当中。
【关键词】创客教育;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米雪林,甘肃省文县教育局。
创客教育的中创客一词的英文为“Mak-er”,这个词的来源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实验的微课题,指勇于创新,并且努力将创新思维实现的人,随着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创客教育也应运而生。创客教育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成为像创客一样的创新者,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促使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将创客教育融入英语阅读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客精神,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学生足够的帮助,在深入学生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给予自由的阅读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当中,应该给予学生相对自由的阅读课堂,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寻找阅读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自由的阅读课堂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当中逐渐去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自由的阅读课堂相比教师直接规定学生如何去阅读,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
例如,在学习《Where are you from?》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地去进行文章的阅读,规定好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然后在学生阅读结束之后,教师开始对这篇文章进行讲解,总结文章中的知识点,让学生对比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是否认识到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分析自己阅读方法的优劣,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良。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各自的阅读方法进行完善,但是在阅读方法框架上还需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能打击学生的创新思维,保持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力。学生在英语阅读当中构建阅读方法的形式,可以极大地保留学生自身的创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开展创新交流,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
在英语阅读的过程当中,学生的阅读方法初步养成,但是在阅读过程当中常常会出现有的学生阅读效率高,有的学生阅读效率低的情况,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交流和借鉴彼此的阅读方法,交流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创新力。学生通过对比自身和他人的阅读方法,可以分析自己阅读方法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其完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例如,在学习《What class are you in?》的时候,教师给予学生30分钟的阅读时间,在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再给予学生10分钟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在交流当中分享在阅读过程中收获的知识,让学生主动发现彼此之间阅读效率的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在交流当中交换彼此的阅读方法,分析自己阅读方法的不足之处,通过学习借鉴同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改良自己的阅读方法。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当中不应该去打扰学生,在课堂最后的五分钟里,教师再向学生询问阅读的结果,让学生将自己在阅读交流中的发现倾诉出来,激发更多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在交流过程当中更好的完善自己的阅读方法,并且可以避免部分学生没有解决阅读方法上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将阅读交流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教学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三、学习借鉴,传递优秀创新思维
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当中,不仅可以阅读课内的文章,同时也可以阅读课外的文章,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通过学习和借鉴课外的知识提高英语知识。课外知识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并且通过课外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课内知识的理解能力。学生在学习和借鉴课外知识的时候可以从中学习别人优秀的创新思维,学习别人的优秀英语手法,理解他人的写作思维,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总结
创客思维要贯彻在学生的英语阅读当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在自发地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自己的阅读习惯,然后教师再帮助学生分析阅读习惯中的不足,帮助学生形成一个优秀的阅读框架。然后让学生之间彼此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框架的内容上进行进一步拓展。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借鉴优秀的课外英语阅读,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英语作文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学习他人优秀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董昌英.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创客教育”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9(3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