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传播中的应用

2020-05-19赵阳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博物馆新媒体应用

赵阳

摘要:新的传媒技术改变了信息传播生态,博物馆展示传播活动也有了新的需求和变化。本文在分析传统博物馆展示传播瓶颈的基础上,梳理了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传播中的具体应用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博物馆;新媒体;展示传播;应用

一、传统博物馆的展示传播瓶颈

我国传统博物馆主流展览体系主要是采用纲要式或文献式,对展览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比较重视。更多强调宣教功能,注重脉络清晰和层次分明。但是很少考虑审美与娱乐功能对知识信息的关联衍生。大部分展览主题挖掘浮浅,有着过长的陈列周期,比较呆板、陈列手段单一,缺乏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究其原因,是博物馆陈列展示和社会服务方面匮乏人财物,欠缺藏品征集管理,无法进行转化与创新,所以导致传统博物馆展示传播陷入了瓶颈。

二、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传播中的具体应用

(一)巨幕投影技术

博物馆日常展览物品多为文物,因为具有较长的存放时间,长期在空气中暴露,會受到一些客观因素和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而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不能长时间进行展示传播。例如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在光照和自身材质的影响下,会有不同程度的耗损出现在展示过程中。而通过应用巨幕投影技术,可以不受空间的束缚和时间的限制,就可全貌展示相关文物。同时,通过放大书画比例,能使画中人物、景致“活”起来,使参观者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更加真实的体验。

(二)全息投影技术

全息投影是一种3D技术,主要是遵循干涉原理对物体真实三维图像进行记录并实现。随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相关技术,在物品展示展览活动中,开始广泛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传播中,通过应用全息投影技术,将传统展示的束缚打破,在对历史文物进行全方位展示的同时,还能带来强烈的冲击,给参观者带来传神感。如上海世博会中,就利用全息投影方式展示了很多珍贵的文物。

(三)VR技术

作为一种BD虚拟技术,VR技术在现阶段非常流行。在博物馆展示传播中运用VR技术,能对文物背后蕴含的价值和故事进行深入探索。

(四)VK、AR技术混合交互方式的运用

艺术家通过把握VR、AR等技术思想,采用人机交互手段,打造现实情况下不能实现的艺术效果,真正实现对作品形式的控制。如利用VR性质的交互装置系统设置交互通道,促进参与者与作品的沟通。通过捕捉视频界面,使放映效果的影像进一步增强。观众可通过自身动作控制投影的文本,观察其过程。

三、博物馆展示传播中运用新媒体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对新媒体技术适度应用

新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加深了展览的深度和广度,给博物馆的展示传播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同时,凭借着方便、新颖的优势,促进了博物馆展示传播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参观对象还是历史文物,因此必须有机地融合新媒体与博物馆的端庄环境,将新媒体的运用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节点上,以保留博物馆庄重和古典的内在特征。

(二)突出文物价值,注重细节的展现

在博物馆展示传播的历史文物中,价值都是非常高的。所以,为了避免文物的损害和丢失,都会实施一定的保护措施。而文物的安全距离,会将参观者的探索深度阻碍。尤其是一些参观者很难近距离参观一些精密文物的细节部位,由此会对文物的价值和魅力产生影响。而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可对文物细节展示方面的缺陷进行有效弥补。通过运用数字信息技术,能全方位地展示文物的仿真模拟及文物细节,将珍贵文物与参观者的距离极大地拉近。

(三)删繁就简,对历史文化进行弘扬

开展教育和宣传,对历时文化进行弘扬,是博物馆展示传播活动的目的。和传统的古板、单调的文物展览相比,新媒体传播方式具有极高的受众度,能浅显易懂地阐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也更容易被大众所学习和接受。作为博物馆重要的受众群体,面对青少年和儿童时,为了使展示效果达到最佳,应尽量选择浅显易懂的内容。在应用新媒体的过程中还要做到删繁就简,有效取舍和甄别传播内容。这样更利于参观者学习,并对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大力继承和弘扬。

四、结语

广泛运用的新媒体技术给传播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不仅增强了博物馆展示传播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同时还实现了理想的宣传和教育目的。在未来的工作中,相关领域工作者还要深入研究和应用新媒体技术,以提高博物馆展示传播水平,由此对我国博物馆的现代化创新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博物馆新媒体应用
博物馆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