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特效制作实验平台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探索
2020-05-19黄剑波
黄剑波
摘 要 实验室作为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实践空间,在日常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其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尤为重要。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的电影特效制作实验平台,涉及戏剧与影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人员、设备、安全管理上更具复杂性。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电影特效制作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风险点,并从创新人员管理模式、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安全教育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入手,对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电影特效制作实验平台;安全管理体系;设计开发;安全教育
引言
高校科研实验室是建设“双一流”大学的硬件保障之一[1],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社会服务、传承和创新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2]。实验室安全工作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安全与稳定。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实验室作为科研创新的主要载体,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实践项目,在凸显高校科研创新水平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近年高校实验室安全责任事故频发,对高校实验室管理和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以上海大学为依托,是一个集研究开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所以高校为依托的电影特效技术省部级研究机构,2016年6月16日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批准筹建。电影特效中心着力强化电影特效制作实验平台建设,是上海大学“一流电影学科”重要实践平台,实验室以科学研究为主,兼顾教学功能,主要任务是从设备研制、技术创新、人员培训入手,重点突破3D立体拍摄、虚拟摄影棚、特效制作、表情捕捉、电影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和电影声画增强等关键技术,突出技术集成及系统研发、成果展示;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业界和国际合作优势,协同创新,共同培养高端电影特效制作技术人才;打造集电影特效技术研究、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产业化推广以及相关服务共享的电影制作产业链一体化平台。
1实验室工作内容及安全风险点分析
1.1 实验室工作内容
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实验用房使用面积1400平方米,仪器设备200余台(套),设备价值2000余万元,下设实验室包括特种电影研究室、3D特种拍摄工作室、面部表情捕捉工作室、放映室、电影高新技术联合实验室、剪辑合成工作室、电影修复工作室、数字特效后期室、虚拟特效拍摄工作室、音效工作室、动画特效工作室、全息投影实验室等。实验室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的内容。
科学研究主要是指聚焦自动化3D立体摄影技术、绿幕合成实时预览技术、CG特效与渲染技术、无标识点人脸表情动捕技术、老电影数字化修复技术、电影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技术等研究方向,实验技术人员进行项目研究与技术开发。
1.2 安全风险点分析
电影特效制作实验平台在日常运行和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风险点:
(1)实验室人员学科背景较为复杂,主要来自戏剧与影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多个学科,进驻实验室进行技术研发的本科生、研究生也涉及多个学院,人员构成具有分散性,加上寒暑假期会定期组织其他学科学生进行交流、参观,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不便于集中管理;
(2)实验室拥有虚拟特效摄影棚系列设备、数字特效展示系列设备、VR摄像机、动作捕捉系列设备、3D灯光投影系列设备、全息投影系列设备、多媒体存储设备、媒体数据管理控制系列设備、专业监视器、视频工作站、音频工作站、调色台等最新的电影特效制作相关设备,该类设备具有价值高、移动性强、易人为损坏的特点,较其他理工学科大型不可移动贵重设备而言,对该类设备的管理更具难度和挑战性;
(3)因电影特效制作和拍摄的特殊性,在项目实施和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灯光、摄像机以及动作捕捉等高负荷用电设备,电压一般要求达到380V,电流16A,摄影棚的配电容量每平方米要达到500W。专业设备高负荷用电、设备故障、电路老化都极易引发火灾,规范用电是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2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安全管理体系就是基于安全管理的一整套体系,包括软件、硬件。软件涉及思想、制度、教育、组织、管理;硬件包括安全投入的设备、设施、运行维护装置等。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三年多以来,根据学科特点及专业特性,已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办法,实现了实验室建设以来零事故、零伤害、零损失。2018年7月顺利通过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验收,评价结果为良好。电影特效制作实验平台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2.1 创新人员管理模式
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是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3]。根据实验室人员学科复杂,构成分散的特点,制定了固定与客座人员两者相结合的用人聘任制度,按需设岗,分条线进行管理。实行全员岗位聘任,经各实验室研发部主任建议后由中心主任聘任,签订工作合同书。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60人,高级职称31人,中级26人,留学归国人员2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占56.67%。中心制定了工作条例,明确各实验室的任务分配和人员职责,积极推进专职实验技术队伍常态化参加教学科研活动,保证工作正常、高效地开展。
2.2 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电影特效制作实验平台在上海大学实验设备处的管理指导下,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制定了相关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人员管理制度
实验人员队伍是实验室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其主要承担着实验教学工作、仪器设备的测试与管理、科研工作、实验室建设以及实验室卫生、安全等日常管理工作,因而实验室人员整体素质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4]。电影特效制作实验室主要包括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教师、实验管理人员以及进驻实验室开展项目研究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实验技术人员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实验教师以实验教学为主,实验管理人员主要以实验室管理为主,本科生及研究生主要辅助项目内容的开发。在人员管理上,针对不同的人员类别,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实行实验室研发部主任负责制,对以上人员进行分层管理,分别签订《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聘用人员工作合同书》和《实验室管理公约》,合同书涵盖聘用类别、合同期限、双方权责义务、成果归属要求、合同的解除、终止等内容。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并定期进行考核和工作绩效评价。
(2)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电影特效制作实验平台贵重设备较多,品类复杂,设有专职实验管理人员统一进行管理,建立统一的设备账目。新设备经验收合格后才能入库,设备入库后及时编号、造账册,保证账、物、号相符,第一时间录入设备管理系统。中心主任及各实验室研发部主任提出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并指导大型设备验收、安装和调试。实验管理人员需严格执行借用手续,定期进行清点和机器性能检查,根据实际情况办理送修、报废、报失和调拨等手续,做好仪器设备的防火、防潮、防热、防震、防腐蚀等安全措施,严防毁坏、遗失。
(3)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
高校实验室安全主要涉及环境安全、物品安全和人员安全三个方面,与时俱进的实验室管理制度要求高校实验室在人、财、物等各方面不断完善、推陈出新,将实践与崭新的管理理念相结合,用与时代接轨的管理制度运行实验室各项工作[5]。电影特效制作实验平台的安全工作实行各实验室研发部主任负责制,包括场地的使用与维护、实验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和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安全工作主要涉及水、电及大型拍摄仪器的正常合理使用的监督管理,以及消防措施的落实、检查。要求实验室研究人员应在工作前巡查相关安全情况,有问题应及时处理解决,离开时应对门、窗、水、电及仪器设备等进行检查。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不得带入实验室。遇到由电路故障起火时,要马上切断电源,并用灭火器及时灭火。若发现被盗或破坏,应保护现场并立即上报。同时,严格执行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营造整洁、卫生的工作环境,确保教学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2.3 實验室安全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事故应急能力的有效手段,更是从源头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根本方法[6]。电影特效制作实验平台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中心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各实验室研发部主任为安全工作主要负责人,每年签订安全工作协议,定期举行安全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上级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会议精神和要求,通过讲座、会议、安全知识竞答比赛、发放安全宣传手册等形式,对实验室全体成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现已建立了安全培训制度,实行安全工作“一日一查,一月一报”,同时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消防培训、消防演习及疏散逃生演练,邀请公安消防支队的教员进行现场讲座和指导,提高师生的防范自救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3结束语
电影特效制作实验平台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工作是否能够正常、顺利开展,只有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从安全生产、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督查四个方面着手,强化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优化管理水平,真正做到“人防、物防、技防”,才能确保实验室安全、高效、正常运行,为中国电影特效制作技术研发和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安全环境和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文静,张孟喜,杨骁.高校科研实验室建设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257-260.
[2] 黄 凯.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 1-4.
[3] 刘建伟,刘方军.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新理念与新机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8):185-187.
[4] 史 磊,程学庆,邓灼志.“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教学型实验室人员管理机制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16(5):190-192.
[5] 张红.探索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新机制[J].科技风,2019,(7):201.
[6] 杜 骁,张青青.新的安全形势下“五位一体”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5):29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