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种不同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对比探讨

2020-05-19李冠军李晓东刘炳智袁宇飞苗洁

健康大视野 2020年9期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比疗效

李冠军 李晓东 刘炳智 袁宇飞 苗洁

【摘 要】目的:探讨并研究3种不同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按不同手术入路分组,A组由单侧经椎弓根入路取30例手术,B组由双侧经椎弓根入路取30例手术,C组由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取30例手术,对比3种不同入路的手术效果。结果:对比3组手术时间,C组短于A组,A组短于B组,3组手术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组、C组骨水泥分布情况优于A组;术后VAS评分,B组、C组均低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的入路方式手术治疗,手术时间更短,疼痛小,操作风险小,适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手术,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

【关键词】不同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对比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9--01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常见手术方式,经影像监视下穿刺对伤椎注入骨水泥,加强伤椎刚度、强度,缓解患者背部疼痛,避免椎体进一步的塌陷致病变加重。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治疗效果理想,手术入路方式较多,而不同手术入路又会选择不同节段,疗效也有很大差异[1]。本文取90例此类患者分成3组选择3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按不同手术入路分组,分成A组(n=30),B组(n=30)和C组(n=30)。A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5-90岁,平均(71.2±3.6)岁;B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4-90岁,平均(70.5±3.2)岁;C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55-89岁,平均(69.9±4.8)岁;3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入选90例研究对象经X线片检测均确诊为椎体压缩性骨折,CT检测骨折线形态。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器官病变、感染和椎管内占位、脊柱压迫等疾病[2]。

1.2 方法

A组接受单侧椎弓根入路,经C形臂X机透视观察伤椎位置,经侧位透视由椎弓根方向将穿刺针送到椎体前中1/3处,注入骨水泥充盈后停止。B组方法与A组相同,由伤椎两处椎弓根穿针,在两侧交替注射骨水泥。C组接受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穿刺针由肋横关节间隙进针,经横突上缘和上关节突外侧沿椎弓根外缘进针,到达穿过椎体外侧皮质后进到椎体内,保持穿刺针尖送至椎体前中1/3交界,再将骨水泥注入[3]。

1.3 观察指标

统计3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情况和术后VAS评分。以正侧位X線片观察骨水泥超椎体皮质边缘表明渗漏,VAS评分以0分表示无痛,以10分表示疼痛剧烈[4]。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检验,采用t检验,以P<0.05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3组手术时间

C组手术时间(34.2±5.5)min短于A组(43.5±7.0)min,对比CA两组,t=4.5737,P=0.0324;A组(43.5±7.0)min短于B组(50.9±6.0)min,对比BA两组,t=5.9713,P=0.0145;3组手术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2 对比3组骨水泥分布情况

A组发生骨水泥渗漏10例,发生率33.3%;B组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发生率10%;C组发生骨水泥渗漏5例,发生率16.7%;B组、C组骨水泥分布情况优于A组;AB两组对比,=10.7692,P=0.0010;AC两组对比,=6.6667,P=0.0098;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2.3 对比3组术后VAS评分

术后VAS评分,B组(2.2±1.3)分、C组(2.5±1.6)分均低于A组(3.2±1.8)分,AB两组对比,t=5.6980,P=0.0169;AC两组对比,t=4.6289,P=0.0314;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入路方式包括经椎弓根、经椎弓根外这两个不同的方式,任一椎体均有这两种入路,手术安全性与便捷性有较大差异。一般早期接受双侧经椎弓根入路,避免神经根、硬脊膜等处受到损伤。单侧入路大多可以获得理想效果,双侧注射骨水泥可以更均匀,更好的填充骨折处。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单侧经椎弓根穿刺应用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创伤,从而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干预骨水泥注射量,避免注射过快损伤椎体。经椎弓根外入路的入路方式能解决这些问题,穿刺针贴椎弓根外缘进入,外侧骨膜无麻醉,患者会有疼痛感,却可以规避手术风险[5]。

综上所述,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的入路方式手术治疗,手术时间更短,疼痛小,操作风险小,适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手术,可以应用于临床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

参考文献

高志祥,李淳,李磊,等.PVP、PKP、骨填充网袋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8):680-697.

林凡国,孙永明,华俊,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患者血清瘦素和骨密度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1):1794-1796.

向春山.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3):15-17.

吴波文,张锡平,王镖,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2):3669-3671.

皮海菊,肖淼生,尚晖.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下胸椎压缩性骨折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3):323-326.

猜你喜欢

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比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初步分析
过仰复位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后壁破裂的椎体压缩性骨折27例分析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