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配音译制片《至暗时刻》探析演讲翻译策略

2020-05-19陶冶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3期
关键词:风格翻译策略

【摘要】影视演讲有别于一般的影视文本,既能刻画人物,渲染气氛,也利于推动情节发展。由于演讲画面会采用大量的人物特写,这就对译制语言有了精准的要求,不仅要达到声画同步,同时也要符合原语的阴阳顿挫,口型的开合闭合等。本文将对译制片中演讲话语进行分析,通过配音与原文的对比,就译者如何即达到原文演讲慷慨激昂的效果,又原汁原味呈现演讲内容这一难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影视跨文化研究;演讲话语;译制片;风格;翻译策略

影视演讲这一体裁有别于一般的影视剧文本,在语言风格和情节架构上有着其独特的含义;因此在影视翻译中演讲作为剧情设置独特的一环,无论是在刻画人物形象、渲染叙事气氛还是推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都需要译者有意识地把控。同时,还要考虑影视演讲的双重性,即受众的双重性和演讲者的双重性,以此在翻译过程中注意演讲中的引申义,兼顾原文风格,力求“原汁原味”。

本文以2017年在中国上映,加里·奥德曼主演的传记历史影片《至暗时刻》为文本。影片讲述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和英国危在旦夕的局势,首相丘吉尔坚决抵抗到底的故事。影片中,丘吉尔发表了三次重要演说,均改编于二战时丘吉尔的著名演讲:《热血、辛劳、汗水、眼泪》《做一个勇敢的人》《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

作者将以该影片为例,从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的方式来呈现影视演讲的翻译策略。

1. 文本分析下演讲翻译策略的确立

“文本不是语言成分的简单叠加,而是言、象、意及其结构的高度整合,是大于其部分之和的一种复杂的多维度结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从上而下”,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从整体到符号这样的方式进行文本分析。

一方面,译者要分析影片文本背后的时代、文化和情境,从宏观大背景细化到微观词语符号的使用,通過对背景的把握,更好地为翻译定下基调。在《至暗时刻》这部电影中,译者应先从时代背景等宏观层面分析丘吉尔三场演讲的作用,层层推进,进而解析语篇中的词汇应用和重点词汇的表达。《至暗时刻》描述的是二战期间1940年5月10日到1940年6月18日发生的故事。当时希特勒纳粹政府旗下三百万大军抵达比利时边境,随时将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面对主张求和的英国上议院,丘吉尔迎难而上接手首相一职,并于当年6月18日发表著名演讲“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向纳粹政府宣战。影片中丘吉尔的三段演讲贯穿全场,在情节设置上层层递进,催动剧情发展。5月13号,丘吉尔召开首次会议,发表了影片中的首次演讲。演讲中丘吉尔慷慨激昂,表达了为了胜利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但这次演讲并未取得保守党的支持。第二次演讲为激发人民的胜利信念丘吉尔在上任后第一次全国广播中宣布英法人民将并肩作战,誓死抵抗暴政。最后,丘吉尔的第三次演讲将全片引入高潮,向世界宣告“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另一方面,译者不能单纯把源语看成是语言成分的的简单组合而忽视语言背后的文化引申义,生硬地把源语转化成目标语。否则,即使没有语法错误,通篇连贯,译文语言能力也会不足,原文生动性和功能性也会缺失。比如,第三次演讲中:

Winston Churchill:I would observe that there has never been a period in all these long centuries of which we boast when an absolute guarantee against invasion could have been given to our people.

配音版译文:

温斯顿·丘吉尔:我发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我们有几个世纪从来没有就反抗侵略这件事向我们大英帝国的人民做出绝对的保证。

译文中“没有就反抗侵略这件事,向我们大英帝国的人民做出绝对的保证” 如同语言成分的堆砌没有更明确地传达源语含义,可以改译为“我们从来没有夸下海口向人民保证绝对不遭受任何入侵的时候”。

Winston Churchill:Until, in God's good time, the New World, with all its power and might, steps forth to the rescue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e old!

配音版译文:

温斯顿·丘吉尔:直到老天认为合适的时候,将会有新世界挺身而出,贡献全力来拯救并解放这个旧世界。

开头部分配音版译文为“直到老天认为合适的时候”,中国文化中并没有上帝这一说法,译者这里做了归化处理,作者认为此处也可以译为“时机成熟”或“天时地利”。

2. 译制片演讲话语翻译风格的选择

影片中,演讲的句式和篇章结构高度紧凑,其语言的生动优雅程度是日常的口头表达无法比拟的。在语言方面,演讲措辞精确,衔接自然流畅,所以在译制时不仅要考虑声画同步、口型的开合、出画入画的衔接,还要考虑语言风格上的一致性。丘吉尔的演讲极具个人风格:观点明确、言语犀利、严谨而质朴。影片中丘吉尔在议会先后发表的三次演讲演说词都非常正式,比如“servitude、shame、surrender、neglect、resolve”。译者在翻译时选择了:“投降、屈辱、投降、不忠于职守、决心”这些符合原文语言风格的词语。再如,在丘吉尔的第二次演讲中:

Winston Churchill:Side by side, the British and French peoples have advanced to rescue not only Europe, but mankind from the foulest and most soul-destroying tyranny which has ever darkened and stained the pages of history.

配音版的译文:

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和法国人民并肩作战,整装前进,不但要拯救欧洲,还要拯救全人类。

译文中,把描写英法联军统一行动的“advanced”译为“整装前进”带有军事色彩,符合演讲的整体风格和语言特点。

在句法方面,句子结构也要对应原文,如:“If necessary, for years, if necessary, alone”配音版译文完美对应了原文句式结构:“必要的时候打持久战,必要的时候孤军奋战”。

在修辞上,也要符合战前动员演讲的风格特点。有效的修辞手段让语言表达更具体、更有力、更富有情趣、更具说服力。在丘吉尔的第三次演讲中,丘吉尔十一次重复使用了 “we shall”,每一次重复都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表达了英国人民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念和必胜决心;因此译者翻译时也要表现出话语气势的层层递进。“We shall not flag or fail……We shall fight in the hills.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配音版对这段对话的处理,稍显气势不足,不如原文读起来荡气回肠。

3. 演讲文本中隐喻的处理

翻譯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要求译者不仅要精通源语和目的语,还要精通两种语言背后承载的文化。隐喻作为西方修辞学中普遍使用的一门修辞方法,因其独有的“不言而喻”,被频繁地使用在演讲之中。隐喻的翻译是否到位,是否能创造和源语一致的语言倾向,这要求译者必须以具体文本中特定隐喻的结构和功能为参考来进行译制语言的处理。

语言对文化具有依赖性,一些源语只有放在特定的语境下才能理解其深意。如第二次演讲中“But now one bond unites us all. To wage war until victory is won, and never to surrender ourselves to servitude and shame”的“one bond” 并非配音译文所说的,单纯意义上的“一条纽带”,还隐喻英法人民之间的联盟、互助和承诺。译文选择了直译,没有体现源语的多重含义,丧失了话语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一旦丧失,观众就无法体会影片中台词的深意,甚至会误导观众,造成对电影感官的缺失;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结合源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试图找到目的语能达到同等效果的表达方式,以还原文本本身含义。

4. 结语

本文分别从确立翻译策略、选择翻译风格到处理文本隐喻这三个层次对译制片《至暗时刻》中的演讲的译制语言和译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此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要想达到原文的真实再现又兼顾原文的慷慨激昂,绝非易事,需要各方面的整合和协调,以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刘诺亚,付华军.英美影视演讲欣赏[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2]马建丽.中国译制片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3]李丽红.隐喻在英美名人演讲中的应用赏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3).

[4]童莹,顾飞荣.翻译研究的格式塔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8(02).

[5]王馥兰.英语政治演讲的人际意义——“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时的演讲”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2010.

[6]魏忠堂.传记电影《至暗时刻》的多模态隐喻认知研究[J].英语广场,2019.

[7]徐振忠.丘吉尔战时演说辞的语言风格[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1999(01).

[8]王瑛.现代汉语流行语翻译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9]SLAMDUNK.世界十大历史片排行榜历史片大全历史电影推荐[EB/OL].https://m.maigoo.com/top/408430.html?from.

作者简介:陶冶,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影视译制。

猜你喜欢

风格翻译策略
非“舞”之舞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