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幼儿园“联动教研”组织样式的实践思考
2020-05-19陈仙红
陈仙红
为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推动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幼儿园教育集团孕育而生。虽然集体化办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对幼儿教育投入的压力,促进了各园区办学水平和效益的提升,但也给教研组建设和教研活动带来了挑战。
首先,教师变多,“齐心”更难了。集团化办园之后,多个园区合并后教师数量极速增加,教师队伍组成更加多元和复杂,造成教师理念层次不同,新旧观念撞击更多,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团队凝聚力提升更加困难。其次,园区变多,“教研”更杂了。很多幼教集团规模大,园区之间距离远,空间壁垒影响着教研活动的组织。同时多园区之间分属不同地域,幼儿能力及家长资源的差异性明显,教研内容更加复杂,共性教研的难度增加。最后,课程变多,“整合”更累了。多园区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课程发展历史,课程体系多,课程内容之间存在重合,实施途径各有千秋,不利于教研活动的整合统一。
针对现状,我们试图以教研管理模式及组织样式为切入点,改进组织层级,打破空间障碍,消除人员、形式和课程壁垒,形成全员参与、注重过程、全面系统、整合互补的联动教研组织样式。这样既有利于保持教师的核心凝聚力,提高教研质效的同时又提升了教师职业幸福感。
一、破除团队壁垒,实现邀请专家到联合群众的教研
联动教研是一种广阔的教研视野,力求吸纳多层级的教研人员,打破园区之间的人员和空间壁垒,旨在人人参与、人人表达、人人有收获,实现团队共同体的教研新组织。
1.以中心为辐射,打破园区空间
幼教集团的教研中心是指以集体园长、业务园长为中心带领骨干教师组成的中心教研组,组员来自不同园区的教师,它是起着引领辐射的核心作用。以中心教研组为突破点打破园区之间的壁垒,形成跨园区联合学习和活动团队。每学年中心教研组围绕集团重点研究的问题进行教研。如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全园开展“基于幼儿经验的园本主题设计与实施”专题教研,各园区以“主题审议”的方式开展活动,有集中性的全园活动,如同一年段集中教研,也有园区和年段组的小教研,在这样跨越式学习中,能吸收多个园区和多个文化背景的教研精华,从而开阔教研视野。
2.以群众为参与,提高参与覆盖
联动教研打破“专家”“名师”“骨干教师”的权威局势,从各园区吸纳教学能力水平各异,或某个领域、方面有深入研究的教师,成立园级、园区、教研组三级教研共同体。
园级共同体:由高校教授、特级教师为主体形成全园教研共同体,借助专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每学期开展两次活动,全园教师参加。同时会将幼儿园重点研修项目进行任务分层,逐层深入各个园区,任务驱动式带动各个幼儿园参与其中,并相互学习、反思总结。如在“基于幼儿经验的园本主题的设计与实施”专题教研活动中,学期初每个园区认领一到两个主题作为本学期重点教研内容,然后设计和实施园本化主题,学期末在幼儿园教研活动中展示。
园区共同体:由业务园长、骨干教师及一线教师形成园区教研共同体,每月开展一到两次活动,园区内所有教师参与,聚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展教研。这一级的团队组合可以是中心教研组及名师工作室领衔指导。如聚焦“园本主题的设计与实施”专题教研,每个园区根据园区资源开展“主题审议”,即使同一主题内容,各园区的主体实施路径和成效也是不同的,由班级教师进行“主题设计”或“主题故事”的讨论和交流,使其成为教研的主体。
教研组共同体:由教研组长及班级教师形成最基础的教研组共同体,聚焦核心事件,开展跟进实践。如聚焦主题开展“主题下集体教学”的教研活动,每个教研组自选一个主题,研讨主题中的教学活动,形成第一层次的课例,每个教研组推荐一个课例到园区共同体,园区共同体择优推荐一个教学活动至园级共同体,作为幼儿园层面的教研素材或成果。以此由教研组到园级教研,纵向推进教研深度。
这样三级共同体,有分有合、纵横交错,吸纳了所有教师参与到教研的实践过程中,以互助形式激发理性思考,实现以“群众”(教师)为教研主体,扩大教研覆盖面。
3.以草根为专家:促进智慧共享
“草根”的智慧是无穷的,也是更接地气的,容易被教师理解和借鉴。我们邀请集团里的各层优秀教师组成“草根”专家,开展“草根”大讲堂分享教育教学经验。“草根”专家主要分为三个团队:年长教师团,他们是幼儿园的老教师,已形成稳定的教育管理经验,如备课、一日常规管理、家长工作等经验丰富,每学期分版块让他们担任导师开展讲座或师徒带教指导。青年骨干团,主要是由40周岁以下的骨干教师团队以及名师团队组成。主要承担园区教研的策划和组织,以及相关的实践指导。新苗学习团,他们虽是新教师,但也“深藏绝技”,如多媒体技能是年轻教师的强项,可让他们开展“微信制作”“微课录制”等技术介绍,有些新教师“朗诵、舞蹈、音乐”等方面有专长,可让他们担任专项教研导师。以“草根”的集体智慧推动幼教集团教育教学发展,并提高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二、破除形式壁垒,实现关注结果到联系过程的教研
在联动教研活动中,我们全方位、立体化地将教师推到“研”的一线,注重教师从“不理解、不明白”到逐步厘清概念并实践的过程,帮助教师理解教学与教研之间的关系,提高理论思考的能力,从而指导实践。
1.空中平台:线上线下求融合
全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信息传播也变得迅速。幼儿园教研活动也要综合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为各园区提供教育、教研的素材和资源,建构“空中平台”教研体系。这是解决集体化办园中时间冲突,排除空间距离的最佳方法。通过网络视频远程观课或专家讲座,借助微信、QQ群、钉钉群等平台进行线上互动研讨,不占用教师的教学时间将各园区教师的实际困惑和需求进行讨论并及时解决。空中教研内容主要包括讲座学习、读书共享、教学分享、案例分析、在线答疑等。很多通过及时分享就能自主学习的内容都可以上传至空中教研平台,给予教师更多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时间,为现场教研提供实践基础。这样线上线下(三级共同体)相结合,能关注每位教师的学习和实践过程,真正实现全员参与的教研目標。
2.聯动对话:互通有无促思考
现场教研是一种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主要直接指向幼儿游戏和学习现场。根据幼儿园教研计划,每个园区每学期都要求承办现场教研活动,以激发各园区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给予各园区教师肯定和点对点的指导。另外,我们在教研中定格相关的学习或游戏现场,引发每一位教师的参与和思考,形成联动对话,一般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参与教研的教师进行现场观察和记录,如幼儿游戏观察、半日活动观察或教学活动观察等。教师对自己的观察内容进行思考和评判,也就是对教师的教学状态和能力,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做出判断和分析;第二环节是互动研讨,通过多手段展示、多维度解读、多角度呈现等方式,引导教师对幼儿发展目标、学习特点,或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解读,并提出指导意见。这样就能真实地呈现教师的教育理念、观察解读能力、对幼儿学习和游戏的理解能力,以及现场分析能力和专业素养。
3娱乐教研:人人登台有展现
对于多园区幼儿园而言,园区之间教师存在隐形的“隔阂”,所以教研的重点除了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还需要调节教师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频率。娱乐教研就是将理性思考渗透在各类娱乐活动中呈现,打破教师之间的团队壁垒,并在“玩”中研。如园级共同体开展的“话题式”集中教研,活动前每位教师拿着序号进场,然后随机抽取序号自然分组(5~6人一组),这样就打破原来以园区或喜好为依据的分组模式,促进教师本身资源的分享,自然形成交流。分组后根据现场话题自主研讨一个小时左右,之后进行分组演示,要求小组内每位教师都要上台展示教研内容。
如在教研话题“深度学习”和“如何做儿童的课程”现场分组后,教师们马上进入激烈的讨论阶段。教师们选择的讨论方式有“辩论赛”“情景表演”“思维导图”“四句半”等。他们打破园区界限,现场研讨热烈,主动融入新团队中,面带笑容,全身心投入,是前所未有的轻松教研。教师将困惑、反思以及理念融入讨论和表演中,引发更多层次的情感触动和思维碰撞,有效转换教师的思维模式和处事能力,同时也看到了教师们的专业技能,如舞台表演、组织策划、应变能力等。
如自编的“深度学习”四句半片段“我从哪里来”:有个严老师,挺个大肚子;看着很有趣,请她当助教;一起来看看,小威向前冲;精子卵子抱一抱,生命起源我知道,我知道。又如:娃娃乐里有轱辘,轮胎轱辘引兴趣;园内园外找一找,积木皮球和车轮;滚动里面找奥秘,圆圆东西向前推;玩转咕噜真有趣,体验之中促内化,促内化。教师将主题的设计与实施思路以及相关的推进路径巧妙地创编成文学作品,是对前期主题活动的归纳和反思,锻炼了教师的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也是教师创造性地将教研与文艺作品相结合的表现。
三、破除课程壁垒,实现拾零碎片到联动融合的教研
虽然各园区有独自的课程发展历史,作为集团园首先要打破园与园之间的课程壁垒,统一选用一套课程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完整儿童活动课程》),然后确立整个幼儿园的基础性课程方案或基调,各园可参考此课程基础版再依据幼儿园实际情况进行园本化的调整和修改。以此帮助各园区从“片段式、碎片化”的课程内容归整到“整合性、融合性”的基础框架下,教研目标也指向融合式教研。
1.以主题为脉络,开展融合教研
《完整儿童活动课程》是以主题活动为主要脉络推进课程的,所以教研活动围绕“主题审议”而展开,重点帮助教师提高“主题源自哪里,怎么生成,如何推进”的专业素养。如开展“基于幼儿经验的园本主题的设计与实施”专题教研,通过线上线下数十次活动,帮助教师梳理运用宏观视野建构主题框架,用微观视野安排主题下的各类活动,以实践到理论,帮助教师寻找主题设计与实施背后的规律和操作要点,切实提升教师的主题建构和实施能力。围绕中心内容“主题”开展的教研,是集团园的基础和重点教研内容,是园区共同研讨、思想碰撞、相互整合的实践过程,是统一课程理念下的全面性融合教研。
2.以菜单为选择,推进分层学习
考虑到各园区教师的专业发展层次差异大,幼儿园设计了菜单式的教研内容供不同层级的教师选择。如每学期初设定相关类别的菜单,形成“1+X”教研模式,1是必选内容,如上述所说的“基于幼儿经验的园本主题的设计与实施”。“X”是选修内容,如围绕必选内容而展开的“主题下教学活动”“主题下区域设计”“主题环境创设”等教研内容。这些内容形成教研菜单,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其中的一项或两项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满足教师的个性选择。这样不仅能丰富教研内容,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还能将教研成果拾零归整,形成教研体系。
联动教研是基于幼教集团的现状及教师的发展需求而开展的互动性、实践性的教研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整合幼儿园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了人员、空间、能力和技术的全方位整合,是集体智慧的联合行动。联动教研有分有合,纵横交错,螺旋往复地在实践与理论层面推进教师思考和调整,帮助教师不断修正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提高教专业能力和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