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须精准,层次要分明
2020-05-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证》)
(2)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鲁迅)
(3)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习近平)
读了上述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以行动筑起言之塔
【“以行动”属于现代汉语,“言之塔”带有文言色彩,前后风格不一致。】
历史的车轮旋转着碾过蒙尘的书页,【这句话表达不够准确】“纸上谈兵”总是令人遗忘,【“遗忘”不准确】而“商鞅立木”却在厚重的灰尘下熠熠生辉。【“厚重的灰尘”用词不当】我认为,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言行一致,以行动筑起言之塔。
言行一致是处世的根本。【分论点与后面的论述不一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少年前,诗人陆游早已悟透了这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喜欢先言再行,【缺少衔接】在自己行动以前意气风发,吼着豪言壮语,写着充满激情的文字,一副胜券在握、胸有成竹的模样。而在实际行动时,却常常有言无行,使人只看见他的“豪迈”却不见他的实际行动,【换一个词语,使前后对照】最终只能尴尬地以失败告终。言行一致要求我们不能纸上谈兵,成为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言行一致是成功的开始。行动胜于任何言语,那些取得成功的人,他们的成功是用自己的行动筑成的,而不是用言语吹嘘出来的。豪言壮语对取得成功没有多少意义,怎样将豪言壮语转化为行动才是最重要的。鲁迅说:“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有的人,喜欢先行再言或行而不言。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不声不响,用几年的辛苦凝结成了《唐诗杂论》,又用十年艰辛完成了《楚辞校补》,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并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言行一致是品格的体现。三国时曹操率兵作战,在行军途中自己的马踏坏了农田里的庄稼,按照军纪当斩。曹操毫不掩饰自己的过错,当众割发代首,晓谕三军,受到了将士们的尊敬。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前后共有十九载,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苏武不畏强权,始终言行一致,保持高尚的民族气节。鲁迅从文三十年不忘国耻,以笔墨为枪,尽显国人的不屈意志。从文人的角度来看,他做到了言行一致,为处在危难中的国家献出了自己的力量。【这一段的论据需要更换,“曹操”是有争议的人物,“鲁迅”与上文的引证重复。并且综观三个分论点,这样的先后安排,逻辑混乱,应调换位置。】
时间如白驹过隙,【“白驹过隙”与后面的内容不搭配】把握不住就没有重来的可能。如果把语言比作高塔,行动就是我们筑塔的砖石。高塔的筑成离不开砖石的层层堆积,我们的语言也需要一次次行动的铺垫。言行一致,如千里大堤凝聚的一沙一石,似深邃夜空中耀眼的恒星,是海上远行航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将“言、行”比作“塔、砖石”,比喻不恰当。】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以自己的行动构筑起语言之塔,从而到达成功之巅。
问题诊断
这篇文章审题准确,立意鲜明,紧扣“言行一致”展开论述,分析全面。但是文章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一是文章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缺少衔接过渡的句子,导致观点表达不够准确,挖掘不深刻;二是文章的结构层次有些混乱,论据不太充分,逻辑性不清晰,没有做到层次分明;三是标题设置不够恰当。
升格策略
一是修改文章标题,使其前后词语搭配恰当;二是切磋琢磨文章的语言。赘余的话大胆删去,用更准确的词语替换表达不准确的词语,增加一些过渡语句,使文章前后内容衔接更紧密;三是调整文章的顺序。这篇议论文的结构可以设计为递进式,适当调整一下段落的顺序、论据的顺序,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层次分明,观点明晰,说理透彻,更有说服力。
聚行动之沙 筑理想之塔
【化用成語“聚沙成塔”,巧妙地论证了“言”与“行”的关系,并且将“言”的意义定义为“理想”,暗扣第三则材料,同时又隐含第一则材料的内容。】
◎田梓澄
《老子》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信念就如这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纸上谈兵”令人遗憾,而“商鞅立木”却让人信服。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拾先人之美德,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聚行动之沙,筑理想之塔。【由《老子》中的语句引出论点,既体现出文化色彩,又隐含先贤的智慧。】
言行一致是成功的基石。行动胜于言语,取得成功的人,他们的成功是用自己的行动筑成的,而不是用言语吹嘘出来的。豪言壮语对我们并没有多少意义,怎样将豪言壮语转化为行动才是重要的事。鲁迅说:“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有的人,喜欢先行再言或行而不言。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不声不响,用几年的辛苦凝结成了《唐诗杂论》,又用十年艰辛完成了《楚辞校补》,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并且做出了卓越的成绩。闻一多先生将默无声息的行动化作了成功之路上的一块块基石,铺出了一条宽敞的大路。
行而后知,是思想的磨刀石。“知中有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陶行知,原名陶文俊,青年时因崇拜理学家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改名为“陶知行”;实践使他认识到应该是“行而后知”,于是第二次改名为“陶行知”。多年的教育实践磨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更名事件隐含道理:“知”在“行”中完善,“行”于“知”中前行。【这段将分论点加以修改,与上文构成递进关系,又做到与开头呼应,可谓一箭双雕。运用“陶行知”更名的事件作为论据也收到了“一语双关”的效果,既证明了论点,又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知行合一,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何谓“止于至善”?乃“知行合一”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少年前,诗人陆游早已悟透这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先言后行,甚至言而不行。行动前意气风发,吼着豪言壮语,写着充满激情的文字,一副胜券在握、胸有成竹的模样。而在实际行动时,却常常言而无行,使人只听见他的“豪言”却看不见他的“壮举”,最终只能尴尬地以失败告终。言行一致要求我们不能纸上谈兵,成为言语的巨人、行动的侏儒。不仅无功,更是无德,何谈“亲民”?违背“大学”之道,愧对先祖遗风。所以说,知行合一方可止于至善。
时间如手中细沙握不住,却可以将其堆积在一起。如果把理想比作高塔,行动就是我们筑塔的砖石。高塔的筑成离不开砖石的层层堆积,我们的理想也需要一次次行动的铺垫。知行合一正如千里大堤凝聚的一沙一石,似深邃夜空中点点星光。聚沙可成塔,群星耀夜空。
【作者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4班学生】
升格点评
修改之后的文章,观点更具有说服力,且更独特、更新颖。文章在辩证分析后,设计了三个分论点:言行一致是成功的基石;行而后知,是思想的磨刀石;知行合一,止于至善。既构成递进的结构方式,层层推进,论证有力,又巧妙地引出第三则材料内容,重点突出。结尾简洁明了,紧扣观点,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