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0-05-19胡媛
【摘要】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交际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此來提高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领会交际教学法的内涵,以此来不断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胡媛(1979.02-),女,汉族,湖北孝感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
交际教学法,也被称为交际法的语言教学,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是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增长,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国家对于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英语交际教学正好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它符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 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在交际教学法的基本内涵中,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媒介,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社会交际功能,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以交流的目的为教学指导,以此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的特点与传统教学法有很大不同,表现在以下方面:
1.师生角色的转变。在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都是占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而在交际教学法中,师生的地位发生了转变,双方共同参与到英语教学当中来,学生变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变为辅助者。
2.交流模式的转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师来完成,主要就是进行课堂讲解,交流的时间很少。而在交际教学法中,要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尽最大可能地进行交流,将单纯地听变为流利地说,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进行学习。
3.思维方式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当以教师为指引,转变自身思维方式,在思维活动中学习,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注重学习的方法技巧,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英语水平。
二、 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多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和谈论,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所应重点关注的。当前教学的重心,要放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上来,将交际教学法运用到教学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交际教学法教学过程中,虽然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辅助,但并不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完全不参与,只做一个旁听者就行。恰恰相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教师在课前应当提前制订好教学计划,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充分奖励。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地给予帮助,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开始一堂课之前,可以先跟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以此来稳定学生的情绪,消除彼此之间的紧张感。可以在课前准备时,跟学生交流一下最近的热门事件,问问学生对这些事件的看法,也可以问一下班级最近的情况,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在进行言语交流时,语气要尽量自然,态度平和,不要给学生压迫感,在听到学生的回答时,不要只确定问题的答案,还应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反应,做到充分掌握。在课下,也可以找些时间跟学生多进行沟通交流,使学生放松心情,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交际教学法的提出,是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基本都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要求学生只要记住单词、学会语法即可,而忽视了语言技能的培养,所以导致很多学生考试成绩很好,但是具体到交流运用则完全不通,出现“哑巴英语”现象。其实,语言的知识和技能都是语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要综合全面发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知识的传授与语言的运用相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仅学会英语的语法知识,还能熟练掌握英语技巧,完全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
三、结语
交际教学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潜力,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淑芳.任务型教学法在应用型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104-105.
[2]汪婧.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04):117-120.
[3]冷晴.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8(01): 123-124.
[4]孟孝菁.交际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09):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