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深度学习促进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施

2020-05-19刘乐李红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思想政治课深度学习

刘乐 李红

摘   要在议题式教学的实施中,一些课堂还是难以超越浅层学习,须借助深度学习的理念重构课堂,以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所追求的知识逻辑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共性追求。基于深度学习与议题式教学的内涵与关系,依据指向深度学习的议题式教学的核心特质,探索以深度学习促进议题式教学实施的优化路径:注重知识整合利用,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善于搭建问题支架,凸显高阶思维能力;促进情境迁移应用,增强议题价值引领。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深度学习  议题式教学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指向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育,只有在延伸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基础上才能达成,这促使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都要超越浅层的应试学习,进阶到深度学习的层次,这势必要求我们设计出符合深度学习的教学样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赋予了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程的定位。活动型课程开展的核心在于确定活动的议题,而议题式教学则是指向深度学习的活动型课程的创新样态。那么,为什么议题式教学须借助深度学习?指向深度学习的议题式教学有何特殊性?深度学习促进议题式教学实施有哪些具体的教学策略?带着这些探索和思考,本文引入深度学习的基本理念与实践策略,让议题式教学走向学科逻辑和价值逻辑的统一。

一、深度学习促进议题式教学的价值

议题式教学是选取一个能夠凸显思想政治课课程价值、统领课程内容的核心议题,围绕议题设置真实、复杂的教学情境和思辨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针对议题发表观点、展开讨论,在认知冲突中合作探究、批判反思,努力寻求解决方法,从而获得新知的教学样态[1]。在目前议题式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所设置的议题往往缺乏深度与广度,甚至是劣质性的伪议题。很多议题呈现出了一种浅层次的学习,学生的合作探究与讨论只停留在较低层次的思考,而且容易造成部分学生的不参与,依靠小组其他成员完成任务,缺乏思维的进阶训练,不能有效地发挥议题的教学价值和功能,最终导致学习效果降低。另一方面,议题探究的活动时间控制不准确,大量的时间消耗在看似“热热闹闹”的讨论中,即为活动而议题,“形式化”学习较为突出。因此,当前议题式教学的困境倒逼着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程的开展与探索,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而指向深度学习的议题式教学变革则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者以培育高阶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围绕着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独立地、批判性地学习学科知识和思维方法,并将它们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并与新知识进行关联,实现学科知识的情景迁移,从而掌握学科核心知识与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优秀的学习者[2]。由此,借助深度学习来提高议题式教学的水平,可以实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二、深度学习视域下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议题式教学是由议题—情境—活动构成的,深度学习赋予了议题式教学新特征。

1.议题的综合性和迁移性

深度学习所倡导的学习材料不是碎片化、孤立分散的,而是结构化、逻辑化、体系化的知识,能够实现知识与经验的相互转化。议题式教学实施的前提是设置指向思想政治学科基本结构的核心议题。这类综合性的大议题往往能够被迁移到具体的社会生活中,转化为学习者所需要的观点与方法。以新课标必修模块3《政治与法治》的议题为例:怎样高扬永不褪色的旗帜?怎样看人大代表的作用?为什么说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3]从这些议题来看,课标议题是上位的,是高度结构化的学科核心内容。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须要把课标议题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议题。比如,“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可以转化为“面对高铁霸座的现象,该怎么样处理?”“当个人信息被快递企业泄露、出售时,该如何利用法律来维权?”等丰富的教学议题。通过对“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这一课标议题的转化,让学生探究了具体的法律案例,了解法治与生活、道德的关系,从而认识到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意义。

2.情境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当学生面对陌生、复杂程度高的真实情境时,能较快利用所学知识,迅速做出逻辑分析、整合思路形成具体的解决方案时,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够发生,深度学习才能实现。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就是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情境素材。在议题式教学中,情境探究的创设必须是真实的、复杂的。首先,情境要是真实的。只有真实的情境,才能真正反映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知识,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品德修养。但是真实的情境创设,绝不是一味地照搬现实生活的全部情境。而是教师对真正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真实事件,进行有选择地加工和改造,呈现出视频、图片与文字等多种形式的组合情境。其次,情境要是复杂的。我们身处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因此要摒弃预设好的标准答案,避免单一、简单的情境。让学生处于复杂的情境中,去面对多元的社会主体,感悟观点分化、事件的跌宕起伏。通过辨析、选择的形式亲历价值冲突,最后引发学生的选择与建构,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比如,在讲授“市场秩序”一课时,笔者就选取了西安女车主哭诉维权事件,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当中。通过呈现视频,讲述西安女车主通过正常的维权渠道无法得到企业的正常回应,而采取坐到发动机盖子上哭诉的非理性行为,反而引起了市场监管部门的介入,而后奔驰4S店官方道歉并妥善处置。通过前后维权结果的对比,让学生处于消费者、生产者与政府等多元主体的复杂对话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3.活动的整体性和互动性

活动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学生亲历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使深度学习成为一场有温度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体验活动,呈现出情绪的变化,激发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全身心投入,体会到所学知识对于个人成长的价值,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序列化的活动设计是思想政治学科内在逻辑的重塑,包括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内容要以活动为知识载体,在活动的轨道上运行。活动设计要进行序列化的处理,体现其整体性。活动的流程设计,在理论上要呈现出层层铺设、阶梯式上升的特征,在实践上要呈现出张弛有度、环环相扣的特征。此外,活动设计更要体现在课程环节的设计中,涵盖了课前、课中与课后。在课前,要设计好活动方案,设置活动任务。课堂中,要以情境导入,设置探究活动。探究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与观点辩论。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适时评价,避免知识的泛化和夹生。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析出议题背后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课后,布置探究任务,采用社会实践的形式,把课堂的成果延伸到课外,培育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实现知识与经验的转换。

4.思维的外显性和宽厚性

深度学习是以解决有挑战性的问题、培育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为价值目标的。深度学习的高阶思维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元认知能力、小组协助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4]。而高阶思维能力的养成依赖于议题、情境与活动之间有意义的建构。议题式教学建构了一种利于高阶思维能力养成的教学样态,让学习过程中内隐的思维显性化,通过学生的自我分析、质疑辩论与教师的连续追问让思维逐步外显。其中,学生的自我分析是让学生描述自我的思维过程与存在的困惑,和同学们一起不断讨论,继而又形成一种新的解决问题思路与方法;通过参与活动,在情境的激荡中产生更多的想法,通过表达与讨论的形式让议题的成果更加准确,让学生的思维容量大大增加;教师通过对议题的内容、思维过程的连续追问,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究空间。此外,深度学习的“深度”在本质上取决于思维的深度,而思维的深度则可以用宽度与厚度表示。深度学习就是围绕着核心议题不断将思维由低级向高级进阶,延伸学生思维的宽度与厚度的过程。

三、深度学习促进议题式教学实施的优化路径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教学行为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样态作为载体,而議题式教学是思想政治学科打造活动型课程的一大创新。下面以《政治生活》第八课第二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为例,给出深度学习促进议题式教学的实施路径。

1.注重知识整合利用,优化教学活动设计

一方面,教师依托真实、复杂的情境,精选出教学议题。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对议题进行结构化处理,注重知识的整合利用,呈现出序列化的教学设计,使知识逻辑与实践逻辑环环相扣,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得到有效提高与激发。另一方面,学生积极主动对议题进行思考,促进经验与旧知识的对接,实现对新知的结构性理解。新旧知识之间整合,是推进深度学习的必要前提。

高一学生对于国际热点问题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求知欲,对复杂的国际现象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往往把感性认识当成理解国际关系的重要途径,无法用科学的解释去探寻复杂的国际关系背后的原因。因此,选取了“透视中美关系”这一教学议题,以故事的形式铺设了“指点江山”“聚焦中美”与“心系天下”二幕情境线索。在“指点江山”中,用中美交往图片引出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与基本形式。在“聚焦中美”中,组织聚焦“中美贸易战”的讨论会,把学习小组分为三组,分别代表美方、中方与第三方,进行课堂展示。在讨论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归纳总结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及我国在坚定地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2.善于搭建问题支架,凸显高阶思维能力

以深度学习促进议题式教学,要通过搭建问题支架,寻找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培育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在搭建支架的时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搭建问题支架的重心是设计问题链。问题链的设计是区别于单问题的设计,它是指向高阶思维的深度学习。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问题链的设计既不能远超出学生认知水平,也不能过于简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其次,问题支架的搭设要兼顾不同学生的水平,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展现思维推演的过程。可以采用递进式和发散式相结合的问题支架搭建方法,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针对“国家利益”这一教学重难点,选择聚焦“中美贸易战”的问题链设计。设置了“美方为什么要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中国为什么要坚决反制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我国应该如何应对美国的贸易挑衅?”三组问题。尤其是在理解第一个问题时,通过展示特朗普开出的中美贸易战停战的条件入手,以美国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美国的主要盟国对围堵华为事件的态度为问题支架。通过美国的主要盟国对华为事件的态度可以分析出,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美国错误的做法引出维护国家利益的要求,从而引导学生对国家利益进行综合分析与理解,凸显深度思维的导向。

3.促进情境迁移应用,增强议题价值引领

为真实、复杂的议题寻找破解方案,是深度学习所追求的知识综合、迁移与应用,也是议题式教学的价值归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情境创设,在活动建构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自身活动的历练中实现知识迁移与应用,使议题能够内化为核心素养,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议题价值引领功能,把学生培养成能担当历史使命的时代新人,坚定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信念。

设置“我该怎么爱你,我的祖国?”的微议题。在中美贸易冲突中,从展示打砸美国汽车、抵制肯德基、砸苹果手机的伪爱国行为出发,让学生思考如何维护国家利益、理性爱国?通过把握议题的价值引领功能,把学生对国际关系的思考上升到爱国层面。比如,让学生理性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思想上,要树立爱国意识,拥护现行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行动上,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提高个人素质。

参考文献

[1] 毕建华.议题式教学促进深度学习[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8(10).

[2] 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 王靖,崔鑫.深度学习动机、策略与高阶思维能力关系模型构建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06).

[作者:刘乐(1993-),男,陕西汉中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李红(1961-),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思想政治课深度学习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