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5-19潘震
潘 震
(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00)
医院医疗设备为患者诊断疾病、检查身体带来诸多便利。近年来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系统化管理有助于避免因人工管理不当所致的数据错误,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系统即应用计算机与网络通信设备建立医院的网络应用系统,对医疗设备、患者信息、财务核算等内容进行智能化处理,满足医护人员对信息的需求[1]。相比以往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医院药品管理中具有明显效果,可提高药房工作效率与药品计价准确性。但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较少。本研究中定西市人民医院285 台医疗设备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定西市人民医院188 台医疗设备为研究对象,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仪12 台,电子阴道镜3台,肺功能检测仪3 台,心电监护仪55 台,数字X线成像DR3 台,输液泵100 台,呼吸机12 台。实施前有25 名医护人员,平均年龄(32.48±5.36)岁,平均工作年限(7.71±2.05)年。实施后有29 名医护人员,平均年龄(31.69±5.71)岁,平均工作年限(7.88±2.16)年。2 组医护人员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施前:按照常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进行管理,采用传统移动系统,如严格执行一眼制定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及时整修设备等。
实施后: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医院设备管理,①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本院信息技术部门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开发内容包括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的相关内容,如设备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养说明、注意事项,同时应具备故障维修记录、设备巡检记录、使用情况记录等功能;每位巡检人员均配备平板电脑,设备巡检时供科室使用;将相应系统客户端安装在相应病区,并将客户端与HIS 数据库对接;通过无线或4G 技术与手机相连,并与医院信息系统连接;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为院领导提供可靠的数据,使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利于正确决策设备采购方案。②动态查询设备情况:移动设备管理系统显示对应病区内设备名称、型号、使用情况、检修记录等,每位操作者均使用自己的工号与密码进入移动设备管理系统进行查看,仅需在目录中选择想要的查询设备即可查看。③设备故障检修与追踪申请:设备需检修时,护士应登录设备管理系统进行检修设备申请,服务器收到申请后将申请记录发送至设备科,而后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通知检修人员;若设备需大修时,检修人员点击移动设备的“追踪申请”按钮完成申请。④保养维护登记:设备工程师定期巡检设备使用情况,使用移动设备扫描巡检设备上的条形码,配对后登记巡检信息。⑤质量控制:护士登录客户端可随时了解设备工作状态,设备工程师可对设备进行分析,确保设备的完好,了解设备运行情况,避免设备工作时出现异常。⑥绩效考核:管理系统详细记录维修过程与完成情况,护士长可对检修人员及申请人进行评价,系统每月自动汇总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挂钩。
1.3 观察指标
(1)统计实施前后设备检查合格率,检查合格率=合格台次/检查台次×100%。
(2)设备管理质量:采用我院自制的医疗设备管理质量评定量表评定,内容包括设备保养填写表、设备状态记录表、保养牌悬挂、定期质控。每项满分为20 分,分值越高表明管理质量越好。
(3)设备使用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设备使用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根据医护人员使用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医疗设备合格率比较
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后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电子阴道镜、肺功能检测仪、心电监护仪、数字X 线成像、输液泵、呼吸机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医疗设备合格率比较 例(%)
2.2 实施前后医疗设备管理质量比较
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后设备保养填写表、设备状态记录表、保养牌悬挂、定期质控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医疗设备管理质量比较(,分)
表2 实施前后医疗设备管理质量比较(,分)
2.3 实施前后设备使用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设备使用满意度96.55%高于实施前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实施前后设备使用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目前,医院设备管理逐渐趋于信息化、系统化,但实际管理中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多数医院独立实施软件开发,使得设备缺乏统一的编码,但是信息只能实现各个科室内的共享,无法实现不同科室之间的共享,管理水平较低[2]。管理软件只能对静态数据进行管理,无法管理动态数据,无法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许多医疗设备技术含量较高,存在较多不可预见性风险,若对设备相关功能认识不足,或者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不良事件[3]。因此,必须做好设备监管与维修保养工作。而传统管理模式未能有效借助信息化系统进行资料设备管理,仅注重短期效益与一般性维修,设备管理数据模糊,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
医疗设备是诊断疾病的必要工具,管理工作繁杂,且要求较高。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医院医疗设备采购、使用说明、巡检情况、维修保养情况等信息进行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是设备检修全程无缝衔接且透明化,护士长可通过系统随时查看医疗设备使用状态,有利于护士长与设备管理人员相互监督,规范检修工作流程,有助减少医疗安全隐患,促进护患关系和谐,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4-5]。信息化系统的移动终端软件基于安卓系统,医院可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查房,使资源共享变得更加容易,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使用设备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医护人员设备使用满意度高于实施前,与临床研究具有一致性[6]。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对全程追踪医疗设备维护检修进程,使各科室之间能够更好沟通与交流,且管理者与操作人员可通过系统查询设备是否有故障,观察其处于使用还是维修保养状态,有利于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提高工作效率。本研究显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后医疗设备合格率低于实施前。表明,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医疗设备合格率。信息化管理系统使临床科室管理人员与设备科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医院设备使用情况,有助于优化管理方法,使被动管理转化为主动性、预见性的集约管理,从而他提高医院设备管理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后设备保养填写表、设备状态记录表、保养牌悬挂、定期质控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表明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与临床研究一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