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理论、方法与方向
2020-05-19刘丽莹于向宇孟璐莎
李 跃,刘丽莹,于向宇,孟璐莎
(1.山东工商学院 煤炭经济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4005;2.山东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一、引言
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产业类型日趋多样,产业体系日益复杂,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同产业之间生产率增速和需求的扩张存在巨大差异,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加速经济的发展。这就促使人们要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适时的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1-3]。2017年十九大提出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此推动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向国际化标准水平努力发展。因此,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也必定是我国专家学者持续关注的重点方向,该研究无论在理论意义还是实际价值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综合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实际情况,为了对产业结构优化进行更好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从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概况、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梳理,提出发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能够对相关研究学者提供参考。
二、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概况
(一)产业结构优化内涵
产业结构是一个经济社会中各产业的关系、构成和分配比例。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与需求、资源供给、技术等结构相适应,引导产业结构的效率和水平不断向高级化、合理化演进,以提高各产业间发展的协调性,促进调整后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更相匹配。一般认为,产业结构优化状况的衡量在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方式和标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动产业结构走向合理化、高级化的一个动态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在不进行技术要素更新的前提下,通过各要素的流动,使产业与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各类供求之间实现生产平衡,若需求结构由于某种因素影响而出现变动,则产业结构经过一定的转化会形成新的供求平衡状态[4-7]。产业结构合理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要素在各产业间的合理配置以及各产业间协调能力和关联程度的优化提高。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在更新或引入更为先进的技术要素的情况下,推动产业结构由原有状态向更优化、高级化的状态演进的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是通过技术进步推动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分配达到更高级的层次,从而促使整体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效率得到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促使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可能会出现产业更替等现象,使经济发展发生质的变化。
(二)研究概况
国外专家学者首先对产业结构进行探究,进而以产业结构理论为基础逐渐延伸至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赫希曼、罗斯托、筱原三代平等人对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的研究较为具有代表性,赫希曼、罗斯托对产业结构以及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指出需要发展重点产业,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快速发展。直到20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筱原三代平在《产业结构论》中首次对产业结构如何优化升级进行了探究。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进产业经济学,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起步较晚。首先对此进行研究的是我国的周振华教授,之后国内学者开始对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逐渐深入的探究。文章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学术研究关注度和研究视角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概况进行描述。
1.学术关注度变化趋势分析。文章对1997到2016年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研究主题的文献数量进行统计,借此来描述产业结构优化的学术关注度变化情况,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
根据相关文献研究数量的变化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步发展,从1996年到2004年。该阶段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关注度呈小幅增长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产业结构矛盾随着经济发展的动荡更加凸显,因此,国内的专家学者加强了研究力度,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在这一阶段,开始出现从经济发展的视角对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的研究。第二阶段:加速发展,从2004年到2012年。该阶段学术关注度从整体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在2008年周围的曲线成为整段曲线最陡峭的部分,即发展最为迅速的时间段,随后在2012年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点。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反映在产业结构上,呈现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产业增加值占比越来越大,而第二产业发展进程放缓的局面,产业结构发展新局面的出现促使专家学者们普遍对产业结构优化展开了更加深入的新一轮研究。第三阶段:稳定发展,从2012年至今。该阶段文献收录数量虽出现过小幅下降,但整体无较大波动。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逐渐成为落实改革的重要战略之一,相应的,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将持续保持高热度。
2.研究视角分析。从研究视角方面反映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概况,具体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通过对现有文献统计,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研究主题的文献关键词共有24个,对其进行归类后得到图2中15个关键词(其中,“可持续发展”包含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服务业”包含关键词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金融发展、金融支持;“城市化”包含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外商直接投资”包括FDI、外商直接投资)。
如图2所示,从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服务业三个视角对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的研究较多,尤其是经济发展以及服务业层面,较为突出。
图1 1997-2016年产业结构优化学术关注度变化趋势
首先经济问题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结构问题的凸显。产业结构是经济社会中各产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学术界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研究时不免会涉及到经济发展问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问题一直穿插在我国不断地发展过程中。因此,经济问题是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中一个持续的研究热点。其次,在我国发展初期,第一二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近年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第一、二产业增速明显放缓,而第三产业迅速崛起。一些发达国家经济逐渐趋向“服务化”,专家学者们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服务化”方向产生了较多的质疑和探讨,以“服务业”为关键词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逐渐发展并深入起来。另外,随着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被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此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相继出现,并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基于此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是当前研究的又一重点方向。
近年来的研究趋向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因此,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出现了以基础理论为基石基于多个视角、多方面共同发展的局面。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下文将从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对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图2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视角概况
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基础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产业经济学,西方产业结构理论也逐渐成为国内学者的主要研究依据。因此,对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进行梳理,根据研究角度和理论基础不同,可将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研究归纳为三类。
第一,从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角度进行研究,该类研究一般以配弟-克拉克定理为研究基础。配弟-克拉克定理描述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之间的相对比重也逐渐发生变化,劳动力和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在第一产业中呈下降趋势而在二、三产业中呈递增趋势。王吉霞(2009)对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性分析,比较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产业结构[8]。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增加,且吸引了大量劳动力,第一、二产业紧随其后,产业结构逐渐呈“三、二、一”的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第一、二产业增速放缓,第三产业的兴起已经成为主流,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均衡、高效发展。张唯实、胡坚(2011)等从产业互动的视角出发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探究了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内涵和联系[9]。他们认为中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发展与目标结果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国内东西部之间以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待进一步缩小。打破产业结构演化路径依赖,跨越性发展服务业是减少差距的必经之路。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变革。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境况,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缩小发展差距,还需要在新的境遇下对产业结构做出新的调整。张秀生、王鹏(2015)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进行探究[10],通过描述中国产业转型的背景和状况,提出中国进行产业结构优化的必要性并对产业结构优化如何进行调整给出了具体建议和措施。
第二,从各产业细分产业部门优化的角度进行研究,该类研究一般以霍夫曼定理为研究基础。霍夫曼定理是用来描述工业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工业结构变化的规律,即在工业化演变过程中,消费品部门净产值会逐渐降低而资本品部门净产值会逐渐增加。在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中可以发现,多数学者认为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较多。针对第二产业下的细分产业部门的研究,贾立江、范德成(2013)等以低碳经济发展为背景,运用通径分析和面板协整模型分别对一、二、三产业关系和第二产业细分产业的结构优化进行检验分析[11]。研究对工业结构内部细分产业的调整优化提出建议,对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具有较低弹性的细分产业以及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对碳排放强度具有较强影响的细分产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技术支持。马晓国、欧阳强(2016)基于碳排放视角利用测算出的建筑业间接和直接的碳排放量来构建灰色相对关联模型,对全国和东部各省份的建筑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行分析[12]。他们发现在建筑业中,资本、技术要素贡献率占主导,劳动要素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建筑业间接和直接碳排放量受建筑业发展总产值增加的影响呈递增趋势。除此之外,第一产业中,对农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虽是部分学者在关注的方向,但研究关注度较低,赵丽娟、杨辉(2015)等认为农业结构不合理是造成黑龙江省农业发展落后于其他省份的主要原因之一[13],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定量分析黑龙江省农业结构下细分产业对农业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各细分产业关联度由大到小为,种植业>牧业>林业、渔业>服务业,即种植业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由于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对于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相关产业结构问题逐渐得到重视,张娜(2013)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河北省服务业增加值、就业以及投资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得出服务业内部各细分产业在结构上的问题所在[14]。
第三,从劳动力与产业结构角度进行研究,该类研究一般以库兹涅兹定理为研究基础。该定理描述了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及原因,基本内容包括: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农业部门中实现的国民收入以及农业劳动力在各自的领域所占比重均呈下降态势;第二,在工业部门中获得的收入所占比重整体上升但工业劳动力数量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第三,劳动力在服务部门中逐渐增加但国民收入所占比重的增加幅度与劳动力的增加幅度不相匹配,整体上是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国民收入以及劳动力分部也随之变化,李文星(2012)分析了一、二、三产业经济总量与就业总量之间的关系[15],并分区域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二者的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总体上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在GDP中占的比重对就业的作用力相反,就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呈正相关,与第二产业呈负相关,这一关系在发达地区效果较为显著。此后,黄向梅、夏海勇(2012)进一步研究了产业结构与人口城市化之间的关联程度[16],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以及人口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在产业结构与人口城市化之间关系的探究中发现二者关联性较弱。
我国专家学者在运用产业结构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研究,将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从宏观角度拓展到微观角度。同时,也需要注意,我国在对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研究时多借鉴国外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的拓展创新和应用研究较少,缺乏一个完整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基础体系。
四、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方法
在引入产业结构理论初期,我国专家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以理论与应用研究为主,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以模型构建为主的定量化研究逐渐增多。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文章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角度对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一)定性研究
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偏重定性分析的研究数量较多且研究涉及的内容广泛。通过梳理,将其主要归纳为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解读、产业结构优化的现状与问题、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和机制等几个方面。
李红梅(2000)将产业结构优化定义为产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17],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的过程。进一步,江小涓(2005)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持续增长息息相关[18],工业化过程不仅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王吉霞(2009)在对相关数据的描述性分析基础上探究了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之间的关系并明确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8]。除经济发展外,产业结构优化还与多个因素和机制相关,结合近几年兴起的创业产业,董红杰(2014)对包括聚拢机制、渗透机制、扩散机制、支撑机制在内的创意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途径[19]。产业结构优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面临着新的形势。张秀生(2015)围绕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新常态,提出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变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10],在理论上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以及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同时,李丹(2016)也针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20],分析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和形势,并提出我国在经济发展新阶段应如何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才能促进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良好匹配的形成。
我国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定性研究大多是理论上的逻辑推理以及对产业结构优化借助已有数据、案例等的描述性分析,缺乏实证支持和定量分析,进而导致此类定性研究中提出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较空泛,实用性较弱。
(二)定量研究
我国专家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在近几年逐渐深入,在定性的基础上开始利用模型等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化研究。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后将定量化研究方法归纳为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系统动力学三类产业结构优化方法。
1.计量经济学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是一种运用数学(计量)、统计学等方法,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来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特性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之一。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的测度以及在优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作用的研究能够运用定量分析,化抽象为具体,保证优化更具有说服力。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和优化。赵玉林、张钟方(2008)运用计量经济方法构建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从两个层面进行研究[21],包括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以及对工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为客观评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奠定基础。此外,随着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深入,专家学者们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也逐渐实现定量化。张程、张贤(2010)运用计量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22],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构建模型来探寻制造业的转移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冯芳芳、蒲建勇(2012)利用我国2000-2008年30个省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变化值来反应我国在当时的产业结构优化程度[23],进而通过分位数回归方法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使结果能够明确反映各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影响。张晓悌(2014)构建投入产出碳排放模型[24],并将减排目标、GDP增长率和就业率作为优化投入产出碳排放模型的约束条件来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龚毅、王铮等(2015)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建立了包括微观机制和内生创新机制两种机制在内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来研究受技术创新影响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25]。产业结构优化的测度问题,包括高级化和合理化的测度是优化研究的核心难点问题之一,王林梅、邓玲(2015)运用泰尔指数测度了产业结构合理化[26],用Moore指数法对产业结构高度化进行测度;孙威、李文会等(2016)运用投入产出和线性规划法在能源约束和就业约束下构建了指标体系来研究安徽省产业结构优化问题[27],进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了安徽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度。
2.运筹学。运筹学是在决策时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有效管理、正确决策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经常被学者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且多为优化或改善系统的效率。因此,运用运筹学方法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和求解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优化结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进一步完善。
多数专家学者在对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过程中,静态优化方法居多。马树才(2005)研究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28],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构建具有实践意义和可算性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黎志成、覃铭健(2005)以粮食流通产业为研究对象[29],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探究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粮食流通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博弈过程。王光净、刘仲英(2010)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静态优化研究的不足[30],运用博弈论,构建合作博弈模型,从宏观和动态的角度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进行更深一步的的分析研究,将研究问题方向从产业结构优化转向合作博弈模型的核心求解之上,并提出了一种核心求解方法-Shapley值法。尽管动态的优化已经有所出现,但是没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搜集的资料来看,静态优化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张捷(2015)探究了广东省的产业结构优化与碳排放目标实现的关系[31],通过投入产出方法测算广东省主要产业的经济关联和碳排放关联,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方法进行比较静态分析,模拟分析广东省2012年的产业结构设置的三种情景。刘臣辉、唐超(2017)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探究工业结构的优化[32],运用线性规划的方法与产业结构优化进行融合,通过构建相关指标进行深入研究。
3.系统动力学。我国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中多通过经济学、数学等方法来构建模型进行定量化研究,有部分学者专家通过仿真模型进行优化模拟实验研究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但数量较少且涉及范围较为狭窄。张立厚、陈鸣中等(2000)借鉴计算机系统仿真及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在缺乏历史数据的前提条件下,对石龙镇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进行系统仿真分析[33];李玉凤(2009)对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进行研究[34],结合系统动力学与计量经济学,通过优化外生调控参数对产业结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构建仿真模型,设计仿真模拟方案。
通过对产业结构优化定量研究的梳理,发现我国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成果且研究涉及领域广泛。我国对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定量化方向在定性分析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专家学者运用运筹、计量等方法构建模型、指标体系等,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从而使研究结论能够成为制定相关产业政策的有力借鉴,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使研究更加全面深入。
五、问题与展望
在前文综述基础上发现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研究逐渐深入,相关研究文献越来越多,但当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图3所示。文章针对发现的相关不足和问题,对产业结构优化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图3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展望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基础薄弱。我国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无论是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多是基于国外成熟的理论来研究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由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等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往往与实际情况不匹配。因此,未来要基于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环境和调控理论来建立中国特色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为结构优化巩固理论基础。
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研究不足。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定量化研究模型从静态角度建立的颇多,不具有普适性。因此,对于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的研究就不能局限于静态优化,要深入到动态角度,从动态角度构建产业结构优化模型进行研究。运用到实际中则需要依据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制定动态的产业政策,进而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从而实现产业间的持续协调发展。
第一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关注度较弱。我国在对具体产业进行结构优化研究时,仍是以第二产业为主。近几年,研究方向和重点逐渐向第三产业靠拢,但对第一产业的研究关注度不足,随着我国土地产权政策改革,培育农业发展新动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势在必行。因此,今后应加大对第一产业的结构优化研究,促进一二三产业研究的融合互动,推动对整体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产业结构最优比例的相关研究结论较为模糊。目前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大量研究中,多为各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影响,内部细分产业的研究等,较少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最优产业结构比例。因此,建议未来可以利用时间序列或是结合相关数据进行动态演变等方法展开研究,得出近5年或10年的一个产业结构的最优比例,利用此比例对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对研究或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个参考。
产业结构优化缺乏系统性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多数研究,目标对象仅为单独的某个产业。但是,产业在整个区域中并非是独立存在,目标产业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前后关联产业的波动,进而受到前后关联产业的波动反馈,当前研究并未将目标产业置于产业系统内进行研究,从而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失真现象。针对该问题,未来研究建模中,应充分考虑目标产业的前后相关联产业的反馈作用,从系统角度研究产业结构优化问题,以保证产业结构优化结果的实用价值。
定量化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深入。综合前文所述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发现不仅缺乏动态研究且在对复杂的产业结构系统进行定量化分析时也缺少合适的解决方法。当前的研究中,有部分专家学者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但数量较少。系统仿真方法使构建的经济模型更加接合实际,建议未来对于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对其决策变量进行调整,通过仿真模型进行政策优化模拟实验,促使获得的政策方案更具有实际上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