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钻”出来的田螺“大咖”
——访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广西育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广育

2020-05-19谢青夏莫嘉凌

农家之友 2020年2期
关键词:田螺田埂养殖

本刊记者 谢青夏 特约通讯员 莫嘉凌

4年前,对于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广西育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广育而言,“田螺”还是陌生的动物,可是4 年后,他却成了玉林地区的田螺养殖大户,并且总结了丰富的养螺经验,对整个田螺养殖行业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近日,记者专门采访了陈广育,他分享了自己由养螺“小白”到“资深”大咖的经历和经验。

螺丝壳里做道场:难!

可是家人和朋友都反对他的决定,认为农业市场波动大,效益循环周期长,是个看天吃饭的行业,风险太大。可陈广育看到的却是农业投入门槛低,回报高,人工成本低的优势。

玉林被称为“南方药都”。1984 年出生的陈广育也跟很多人一样,通过从事药品销售赚了不少钱。

2015 年,陈广育获悉有同学养殖田螺赚了大钱,这马上引起了他的兴趣。通过调查,他发现,“田螺”可是餐桌上的宠儿,不管是大牌餐馆还是街边小店,辣炒田螺、啤酒炒田螺、田螺鸭脚煲等以田螺为主的菜都非常受欢迎。夜幕降临,街边夜市年青男女都喜欢“撩螺”、“嗦螺”,那香辣鲜美的味道,总是让人吃了还想吃。尤其是当陈广育了解到田螺有清肝明目、清热、利水、解毒、解酒以及作为螺蛳粉原料等用途以及本地养殖田螺的人还很少之后,他觉得这更加有市场,更加具有养殖和发展前景。

陈广育便决定投资养殖田螺。

这鱼好大!

2016 年2 月,陈广育一头扎进了田螺养殖中。然而,很快,他就深刻体验到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这话的辛酸。

养殖田螺先要购买到田螺种苗。陈广育经人介绍,在玉林附近一个专门繁育田螺种苗的基地购买了田螺种回来。“养殖田螺前,我对田螺养殖一无所知,所有知识都来源于卖螺种的企业。”

当时螺种老板告诉陈广育:一定要用流动水养殖田螺,每亩放螺种150~200 公斤,日常饲喂配方是25%的花生麸+15%的麦皮+60%的米糠发酵。3 天投喂一次,50 公斤螺按照1.5~2.5 公斤的饲料量投喂。

很快3个多月过去了,有一天,陈广育在巡塘时发现,水面上隐约出现了浮起来的死田螺。开始他以为紧紧是个别问题,所以并没太在意,可是没过几天,死螺却越来越多。这时候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找到卖螺种的老板求助,老板告诉他处理的方法是:投放生石灰消毒。

然而当陈广育往塘里投放生石灰后,却出现了田螺陆续死亡的现象,这时候的陈广育已深刻感受到田螺养殖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但是每次去请教卖螺种给他的这个人,对方却只有投放生石灰的方法。失望的陈广育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只好四处请教,但是面对同样的问题,每个人讲的处理方法都不同,而且一一用上后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这让他很困惑。

转眼到了中秋节期间,这是田螺成熟的季节。捕螺时,陈广育发现,由于之前大量死螺,因此有些塘亩产才10 多公斤,最多的也仅50 来公斤,产量非常低。更难过的是,这些田螺很多都是烂壳的,螺身上布满了青苔,想拿去卖给夜宵摊点,但是人家一看这样的田螺,都纷纷拒绝。

还有同样令陈广育头疼的是:螺塘经常漏水,头天灌满的水到第二天就不见了一半,到第三天就露出田螺来了,因此经常引来老鼠和飞鸟偷吃田螺。这时候的陈广育感觉到了一句俗话:螺丝壳里做道场,难!想把田螺养好,更难!

田螺养殖道亦有道:钻!

转眼到了2017 年9 月份,此时的陈广育为了养螺已经陆续投入了120 多万元,但是田螺却怎么养都养不好,此时他对养螺失去了信心,开始把部分螺塘的活水拦截掉,放养草鱼、大头鱼等。几个月后开塘捞鱼时,不曾想到却捞到了不少田螺上来,陈广育惊喜地发现这些田螺的螺壳发亮,既没有烂壳也没有青苔。他开始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仅仅是运气而已,没想到把水抽干后,整个塘里所看到的田螺都没烂壳,也没青苔。

这让陈广育惊喜莫名,难道是鱼螺混养不容易产生青苔和烂壳?在百思不得其解后,他打通了广西水产研究院的电话,接电话的文露婷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鱼塘的水养鱼后,水体肥沃,水比较浑浊,导致阳光无法直射到水里,因此青苔不容易生长。此外鱼螺混养后,投放的饲料不同,不像原来专门投放饲喂田螺的花生麸及麦麸含油脂成分比较高,田螺吸收消化不了后,就会残留在水里,时间久了,就容易产生寄生虫,最后导致田螺烂壳。

陈广育做梦也没想到,困扰他多时的问题,竟然因为自己的“放弃”而解决了。

有了这次的意外收获,陈广育又对养殖田螺产生了信心。当时,只有部分螺塘搞鱼螺混养,还有一部分螺塘,他决定改变原来的养殖配方,经过半年的试验,果然发现,原来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养殖配方的更改而迎刃而解。

此外,最初养螺的时候,卖螺种的老板交代陈广育螺塘设置不要太大块,每块只要3 分、5 分田就可以了。理由是:螺塘小,卖螺时捡螺才不容易造成损失,否则容易踩伤踩死螺。但是陈广育在长期的养殖探索中发现,卖螺的时候,都会先放干水,再捡螺。因此大部分田螺都会浮在泥上面,只有少部分会藏在泥里,很容易就能捡到螺。而小块螺塘引发的问题无数:一是田埂多,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二是田埂容易藏老鼠,老鼠多了就吃螺;三是田埂搭建不牢固易引发螺田漏水。漏水后,田螺就浮出水面招来天敌,如蛇、鸟等偷吃。

“起初养殖田螺的时候,因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都是别人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特别是把一亩地分割成3 分、5 分螺塘后,需要大量人工搭建田埂。而有些是烂泥田,所以田埂搭建特别难。最要命的试过一条田埂搭建了18 天,耗费了近3000 元人工费。因此养殖田螺以来光是挖塘、搭建田埂的费用,就高达50来万。”

田埂的事让陈广育时时“如鲠在喉”,后来,陈广育决定在田螺养殖中试行“把小块螺塘并成大块螺塘”的做法,想借此方法摘除这根“刺”。事实再一次证明,陈广育实行“小塘并大塘”的做法破解了很多难题:一是大的螺塘匹配了牢固结实的田埂,不容易被雨水冲垮;二是田埂结实了,老鼠再也无法在田埂上安营扎寨,避免了老鼠的出没;三是田埂结实了,螺塘很少出现漏水现象,因此自然也预防了飞鸟和蛇等天敌吃田螺的情况。

养殖田螺要有绝招:水!

“哇,这草鱼很大,养了9 个多月,最大的达到3~4 公斤,最小的也有约2 公斤。”2020 年2 月26 日,陈广育正组织工人在捕鱼。

为了寻找更合适的养螺方法,这几年陈广育一直在摸索。通过数年的努力,他发现最合适当地的养殖方法就是“鱼螺套养”模式,通过采用这一模式养殖鱼和螺,不单鱼质量好,螺的质量也很好,而且平均每亩可以产四大家鱼2500 公斤,产螺750~900 公斤,鱼和螺每亩产值4 万元钱。这比单纯养螺的收入要高出很多。2018 年陈广育卖鱼15000 公斤,卖田螺 9000 公斤,一共收入 38.4万元;2019 年陈广育卖鱼30000公斤,卖田螺 15000 公斤,一共收入60 万元。“按照今年的情况,我们的收入可以翻倍。”

陈广育养螺赚钱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一下子传开了。吸引了很多来自区内外的人来参观学习取经。

“要想养好螺,一要时刻保证水质的安全,二要肥水,三要在保证前二者的情况下,降低用水成本。”

提起水质安全的重要性,陈广育深有感触。比如2019 年5 月份,有一个养殖户,跟陈广育购买了1.5 万公斤的螺种,分两个基地养殖。一个多月后,养殖户心急火燎的找到陈广育说“出现了很严重的死螺现象,肯定是田螺种有问题。”陈广育获悉后,非常重视。他仔细回想了所有的育苗流程和经过,发现自己所有的环节都没有问题。他马上判断是养殖户的水质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那么大量的死螺现象。因此建议对方马上到螺塘里取水检测,但是对方一直不肯。后来随着螺死得越来越多,尤其是发现两个养殖基地只有一个出现死螺现象后,不得不听从陈广育的建议:分别在出现死螺的螺塘和没出现死螺的螺塘各取一罐水和一些看起来比较健康的田螺出来,然后把死螺塘里的螺放到没有死螺螺塘的水里养殖,反之亦然。第二第三天后发现,死螺塘里的螺还活着,而活螺塘里的螺却死了。在事实面前,对方终于承认出现死螺现象的螺塘,在螺苗放入塘后半个月内,在水源地有人喷过灭福寿螺的药。得悉真相的陈广育哭笑不得,责令对方马上换水,换水几天后,终于把死亡的阴影赶走了。事实证明在下了螺种后,千万要保证螺塘里的水不要受到污染,否则很容易出问题。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这话放在田螺养殖上也是一样的。陈广育说“肥水”是养好螺的第二个关键点。“用牛粪发酵进行肥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牛粪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草的纤维素经过牛瘤胃的发酵,形成了大量的富含营养的有机质,是肥水的最佳原料”。

陈广育说,牛粪采用微生物菌发酵会产生高温,高温过程可以把牛粪中携带的一些寄生虫及虫卵和传染性的病菌彻底杀灭。而牛粪中含的粗蛋白、脂肪、灰分、碳水化合物、纤维,乳酸菌,会分解转化为小分子营养物,促使浮游生物增多,成为鱼螺的天然饵料。而且牛粪发酵变成有机肥投入水体后被完全分解,不会沉积在水底污染底质,只是让水比较浑浊,同时使水体肥沃,阳光无法直射到水里,所以不容易生长苔藓,因此对田螺的生长过程帮助很大。

很多人认为养田螺用流动的水和井水最好,可是陈广育在实践后发现,流动的水不容易掌控水源,风险大;使用井水耗电量大,成本高,且每次抽上来的水都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瀑氧”,否则直接抽到螺塘里,会导致田螺的不适甚至死亡。“实际上,养螺最好是泉水。但是如果泉水水温过低,田螺会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不产仔,不繁殖。”养殖方式的改变,让陈广育每亩可节约饲料钱约40%。

在遇到困难和技术难题的时候陈广育也曾经一筹莫展,还好他的哥哥很支持他,并引导他参加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学习。“在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这个平台,我不单学到了技术,还拓宽了视野,学到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

陈广育发现养殖田螺,除了初期的建设投入外,发现最大的成本是人工成本,每年工人工资的支出就要二三十万,而且工人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于是他改变策略,采取纯利润分红的方法,此举极大的促进了工人养螺的积极性。长年在陈广育基地干活的工人共有10 人,最高一年能拿6万块钱,一般的能拿到3 万元,如柳村黎家全因为勤快,2019 年底就领了6 万多元工资。

陈广育总结道:“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肯‘钻研’,够‘专业’就能赚到钱。”

准备上市的田螺。

猜你喜欢

田螺田埂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田埂的底色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田埂似脊,父爱如山
摸田螺
我学会了摸田螺
田螺
吃田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