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气活血化瘀通腑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2020-05-19周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3期
关键词:通腑理气肠梗阻

周华

(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江苏 泰州 225500)

0 引言

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腹腔炎、腹部手术疾病史均会导致肠道粘连,部分患者也会出现肠梗阻现象,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病情严重者易出现肠坏死。西医保守治疗的治愈率低,并发症多,部分患者需再次行肠道粘连松懈手术,存在复发可能,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1]。目前,临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多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中医学认为,粘连性肠梗阻是因腑气不通、气滞血瘀所致,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显著。中医治疗的经验丰富,可发挥整体优势,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2]。因此,本组研究我院特选取70 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理气活血化瘀通腑方联合穴位贴敷的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0 例,入选时间为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主要表现症状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体征检查存在肠型、蠕动波,伴发轻压痛,存在高调金属音、气过水声,经腹部X 线显示气液平面,经CT 或MRI 检查确诊;排除非粘连性原因导致的肠梗阻,排除存在其他肠道合并症者,排除存在休克以及重要脏腑器官衰竭者。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5 例,对照组中男19 例,女16 例;年龄32-73 岁,平均(51.59±3.57)岁,梗阻时间0.5 小时至4 天,平均(18.41±6.27)h;观察组中男17 例,女18 例;年龄28-76 岁,平均(48.89±4.97)岁,梗阻时间0.5 小时至4 天,平均(18.38±5.87)h;两组资料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禁食,补充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给予广谱抗生素与奥硝唑,肠外营养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①中药理气活血化瘀通腑方组方:当归尾、延胡索、川穹、赤芍、刘寄奴、枳壳各10 g,白芍、生白术各20 g,红藤30 g,炙甘草6g,以水浓煎200 mL,早晚2 次从胃管内注入,待胃管拔除后,早晚2 次口服给药。②穴位贴敷组方:细辛200 g,生川乌、干姜各250 g,吴茱萸、川芎、花椒500 g,白附子100 g,研磨成粉,用黄酒、麻油调制成糊,搓成球形药丸,直径在1 cm 左右即可;取穴:双侧天枢、大肠俞、上巨虚、足三里;将药丸放于胶布中央部位贴敷于选取穴位上,每日1 次,每次敷贴时间为3 h。

1.3 观察指标。采用中医症候评分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程度进行评估,包括排便排气、腹部胀痛、恶心呕吐、口苦口干,评分区间在0-3 分,无症状评0 分,症状严重评3 分,分数越高症状程度越严重[3]。

1.4 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 20.0 软件,计量资料:用t 值检验,描述用;计数资料:用值检验,描述用(%);P<0.05 时,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候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分组 例数 排便排气 腹部胀痛 恶心呕吐 口苦口干对照组 35 1.21±0.21 1.61±0.21 1.21±0.14 1.36±0.14观察组 35 0.67±0.27 1.02±0.27 0.74±0.24 1.05±0.15 t - 9.3397 10.2045 10.0074 8.9382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约占肠梗阻的40%-60%左右,病情轻微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腹胀,病情严重者易出现肠道坏死、感染性休克,严重时也可导致死亡[4]。西医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多采用保守方式治疗,通过胃肠减压,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临床治愈率低,复发率高。针对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手术治疗以缓解病情,但是仍无法根治,病情迁延难愈,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极大威胁。

中医学将粘连性肠梗阻归属于“腹痛”、“腹胀”、“便秘”等疾病范畴。粘连性肠梗阻多是因腹腔炎症、腹腔手术病史等,导致患者气血损伤、脏腑经络失常,气血双失,六腑功能失司,脏腑不同、气滞血瘀,导患者体内浊物壅塞于肠道,阻碍肠道内气血运行,肠腑不通,大便于肠道内闭塞,致患者出现腹满、疼痛、胃气上逆、呕吐等症状[5]。中医治疗应以活血理气,化瘀通路为主。本组研究中选取的理气活血化瘀通腑方,组方中选用当归尾、赤芍、川芎与红藤具有通经活血,养血化瘀之效;延胡索、枳壳与白芍药具有理气通腑、和胃去湿。诸药合用可达化瘀通腑、理气活血之效。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理论为基础,穴位贴敷可对穴位进行局部刺激,促进肠道蠕动,选取的中药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肠道微循环,使肠道内糜烂黏膜得以修复,使腹部胀痛症状有效改善。选取的大肠俞具有理气通腑、调和肠胃之效;天枢穴可疏通肠腑,化食行滞;上巨虚可调和肠胃,疏通经络;足三里可健脾益胃,舒经活络,提升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6]。

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中医症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相比于单纯西医治疗,在西医基础上应用中医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分析可知,穴位贴敷与中药联合应用,可使大便通畅,通顺脏腑之气,改善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加用的健脾益气之药,可补充气血,提高脏腑功能。促进肠道蠕动,避免大便壅滞,降低疾病复发率。经临床药理研究可知,当归与川芎可使急性血瘀证有效改善,促进肠蠕动,改善肠内微循环,使肠道得以再通;白芍可使肠道痉挛症状有效改善,缓解腹部疼痛。

综上所述,粘连性肠梗阻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联合理气活血化瘀通腑方,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通腑理气肠梗阻
通腑醒神胶囊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浅谈朱熹理气论
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
肠梗阻不手术有何治疗方法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
自拟通腑理气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