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一场盛行欧亚的彩绘瓷奢华风①
2020-05-19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施 茜(南京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210046)
李 庆(刘海粟美术馆,江苏 常州 213001)
15 世纪初,明代郑和下西洋之后,葡萄牙和西班牙为了顺利地到达东方,开始了大航海时代环球航海冒险,从此,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香料逐渐行销世界。在这场整个欧亚大陆的交流中,原本封闭的地域被打开,尤其是17 世纪,荷兰海上贸易的繁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东方制瓷的装饰风格,在这场外销贸易竞争中逐渐裂变,从朴素自然的陶瓷审美发展出繁缛华丽的风格分支。
一、以釉色取胜——崇尚素朴自然的东方陶瓷审美
中国自唐代长沙窑开始,就有专门为外销而生产的陶瓷,元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初期主要销往中亚和西亚地区,外销瓷的装饰风格,常常与中国本土使用的陶瓷风格相去甚远。中国汉族对陶瓷的审美要求历来是素雅大气、朴实无华,如宋瓷五大名窑以釉色取胜。纵观中国陶瓷装饰历史上出现的几次陶瓷绘画装饰的高峰,都有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民族审美取向的渗入。特别是元代,当青花钴料从西域传来,符合蒙古族统治者对色彩的喜好,加上高岭土的发现和使用,使中国陶瓷制作和装饰技术日臻完善,中国陶瓷逐渐成为盛行全世界的外销用品。这种外销瓷装饰风格,逐渐也被中国内陆的陶工和消费者接受,其风格和技艺反向影响了后来中国内陆的陶瓷装饰,中国内陆地区也逐渐开始使用钴料纹饰的青花瓷器、色彩艳丽的彩绘陶瓷作为日用陶瓷。
古代日本审美与中国汉族大致相当,同样崇尚素雅、朴实、自然之美,但是日本在江户时代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浮世绘版画、伊万里彩绘陶瓷,这些与传统的日本古代审美习惯不同。在陶瓷制造技术上,日本制陶技术辗转自朝鲜陶工,日本至中世纪都还不具备制瓷技术,依然从中国进口瓷器。16 世纪秀吉时代,武士和富商阶层流行茶道,他们尤其喜爱高丽茶具。而初期招募的大批朝鲜制陶匠人中,也有少数懂一些制瓷技术,日本最初的制瓷技术就来自于这些朝鲜陶工。但是朝鲜陶工是不具备陶瓷彩绘技术的,因此,最初烧制出来的陶瓷均为素色,素色瓷也正好符合日本审美要求。1644 年,中国明末战乱,中国陶瓷外销受到抑制。据推测,那时一定存在中国南方,如:江西景德镇窑、福建漳州窑的陶工因战乱远渡海外的情况。因此日本肥前的有田迎来了中国陶工,同时也带来了精湛的陶瓷烧制技术和成熟的陶瓷彩绘技术,那是日本陶瓷技术提高最快的时代。“肥前瓷器自此开始引入中国的技术,由原本使用的朝鲜技术转为中国技术,达成了巨大的技术革新。通过这次的技术革新,成功制作出接近景德镇品质的轻薄且纹样清晰的瓷器。其中最大的技术革新就是色绘技术。由朝鲜的技术人员烧制出的有田瓷器是没有色绘技术的,根据开创赤绘技法的酒井田柿右卫门家的‘记载’,通过在长崎的中国人传授技术,经过多次的尝试失败,最后在1647 年成功烧制色绘瓷器。”[1]6因此,日本陶瓷彩绘技术是17 世纪中期开始,并且由于中国陶瓷外销受到海禁的限制,赋予了日本陶瓷外销巨大的商机,荷兰商人绕过中国南海,来到日本收购瓷器。巧合的是,据史料记载,首次日本瓷器出口就是在1647 年,由中国船运输,途经暹罗前往柬埔寨,此时外销的日本彩瓷被称为“初期伊万里”。可见,当时日本研制彩绘瓷,完全是为了满足荷兰商人出口外销的要求,但是,初期荷兰商人仅仅将日本瓷器出口到东南亚,并在那里卸货,换取其他货物带回欧洲,这是由于他们认为,日本陶瓷的精美程度不足以运输到欧洲。
图1 荷兰工厂在出岛的生活1639-1707,丝质手卷长崎学校,绘于18 世纪晚期,摘自Porcelain for Palaces: The Fashion for Japan in Europe 1650-1750,第80 页,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图2 日本彩绘陶瓷折缘皿,C.1700,摘自Porcelain for Palaces: The Fashion for Japan in Europe 1650-1750,第152 页, 现藏于阿什莫尔博物馆, 牛津
随着1656 年,中国颁布禁海令,中国陶瓷的出口货源紧张,郑成功于1660 年占据台湾的荷兰商行之后,清政府1661 年颁布“迁界令”,以至于中国东南沿海“寸板不许下海”。1659 年,聚集在日本出岛的荷兰商人,不得已只能开始将仅仅出口到东南亚的日本瓷器业务,拓展到了欧洲,日本陶瓷开始了大规模出口的黄金时代,为此,1662 年,日本颁布允许伊万里商人在出岛开设店铺。①根据出岛的《阿兰陀屋敷图(出岛兰馆图)》(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收藏)中“伊万里烧店铺库存”一项中的记载,当时店铺所经营的并非是订制瓷器,而是贩卖现有成品的业务。除了荷兰的订制品以外,出口的瓷器都是在这些伊万里商人的店铺中选出部分优质的货源以供出口。(图 1)最初到达欧洲的日本陶瓷彩绘风格清雅,与中国工笔国画风格一脉相承,以柿右卫门样式为主。但实际上,直到1650 年代,有田窑彩绘瓷仍然色彩浓重粗糙,品质不高,经过不断改进才被欧洲接受。柿右卫门样式在1660 年代大规模出口,开始变得瓷质细腻、色调明亮,1670 年代,典型的柿右卫门样式彩绘瓷产生。“从折缘皿(图2)的外形来看,想必也是考虑到欧洲使用刀叉进餐才设计成这个形状的。日本国内此类的遗迹出土物以及流传至今的作品几乎没有这种类型,可以看出,出口到欧洲的都是那个年代最为高档的色绘瓷器。随着柿右卫门样式向着更加完美更高品味的色绘技术前进,有田的各窑(色绘是赤绘町绘制)也开始制造仅以色绘为卖点的瓷器,这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流行样式。”[1]71667 年开始,私人贸易出口获得幕府的官方正式许可,日本瓷器外销贸易因此获得了巨大发展。
二、金碧辉煌的金襕手瓷——中日竞争导致的欧洲对东方彩瓷定制的特殊要求
正当日本享受着中国海禁带来的出口红利时,中国清政府于1683 年打败郑成功余部,收复台湾,开海贸易,中国陶瓷出口外销恢复正常,导致此时中国与日本同时在欧洲争夺外销市场。“十七世纪后期作为中国瓷器的替代品而被出口的有田瓷器获得了好评,在1684 年,进入和中国瓷器竞争的时代后,为了在色绘瓷器上与中国有所差别,1690 年代,日本孕育出了名为金襕手的绚烂豪华的色绘瓷,与中国互相竞争。这种有田色绘十分适合欧洲宫殿等豪华的室内装饰。不仅如此,为了能在价格竞争中胜过中国瓷器,而在染付质地上仅采用红、金两色来装饰的金襕手却在欧洲人气很高,景德镇也以这种有田瓷器为样本制作了大量类似色绘纹样的瓷器出口。这在欧洲被称为中国伊万里。”[1]47(图3)可见,当时欧洲的宫殿需要配套豪华绚丽的陶瓷装饰风格,有田瓷器正是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发展出金襕手样式。不仅满足了欧洲不断追求奢华的需要,也恰好与放开海禁的中国外销瓷错位竞争,这种样式在欧洲也被称为“伊万里样式”。
随着欧洲整体社会经济实力的提高,对进口陶瓷的特殊要求也逐渐增加。从中国明代开始的被动全盘接受来自富有而神秘的东方中国的审美,到后来自信地以自己的审美风格左右东方外销陶瓷造型和装饰的制作,这个过程就是东方制瓷之间的市场竞争造成的,竞争使欧洲瓷器商人的客户们有了更多可选择余地。为了争取更多的订单,日本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能力得到迅速提升,正是为了与原有的中国样式错开,日本独立从模仿传统中国绘画的柿右卫门样式(图4),创新发展出了装饰意味很强的金襕手样式。而中国陶工和瓷器商人在海禁结束之后开海贸易,发现欧洲市场完全被日本陶瓷占领的情况下,仅仅绘制一成不变的本国程式化装饰纹饰,或者按照欧洲家族徽章瓷等的要求进行定制,都已经不足以全面挽回欧洲市场,紧随日本之后,中国陶工模仿了日本金碧辉煌的金襕手样式。实际上,中国早在宋代就已经有成熟的用金彩装饰的陶瓷技术,但是由于不符合中原汉族的审美习惯,并没有大规模的发展这种金彩装饰的陶瓷技术。最初欧洲人可以分清日本伊万里和中国伊万里的区别,中国伊万里胎足在烧造过程中没有支钉,而日本伊万里是采用支钉烧法,但是后来中国也开始仿造日本的烧法,连支钉也模仿得惟妙惟肖。可见,日本在学会了中国的传统技艺之后,开始自我创造,而中国工匠当时已经急于求成,而无心创新,一味承袭上古与模仿。不过,由于中国当时广州黄埔港的地域优势与制瓷技术基础雄厚,欧洲市场很快被中国抢夺回来。
此后,欧洲制瓷也迅速发展,因此又出现了仿制“东方伊万里”风格的“欧洲伊万里”瓷器,其中包括荷兰伊万里风格,英国伊万里风格,但是,由于瓷胎的质地有很大差别,因此比较容易从 “东方伊万里”中区分出来。根据荷兰的记录,自1730 年代以后,有着显目金彩装饰的瓷器数量增多。这是欧洲在巴洛克风格基础上,开始流行洛可可风格的象征。
哈布斯堡王族玛丽亚•特蕾西亚被称为奥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女皇、波希米亚女皇,在1740 年登基为女帝,是一位让奥地利走向强盛的伟大女帝。她所居住的美泉宫就展示了她辉煌的历史。奥地利的美泉宫始建于1686 年,在1743 年至1763 年间,美泉宫改建和扩建,有部分房间从巴洛克风格改建成洛可可风格。变成一座奢华的皇家寝宫。玛丽娅•特蕾西亚的收藏中有着金色装饰的古伊万里众多,1740 年代左右,荷兰与玛丽亚•特蕾西亚所在的奥地利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个时期的有田瓷器大多流通到了奥地利维也纳的皇宫。可以看出,那个年代流行这类瓷器。在德国,更加流行这种周身重彩装饰的大型瓷器。日本“这个时期代表性的大型壶、瓶五件组合(图5)也大量生产,可能是因为1685 年幕府颁布的长期贸易限制令导致瓷器贸易逐渐开始以定额的脇荷(指商行社员的私人贸易)为中心,公司开始接受大型瓷器的订制。”[1]11
德国王侯在17 世纪后期开始盛行收藏东方瓷器。进入18 世纪后,奥古斯特太阳王开始大量收藏有田瓷器。德累斯顿王宫现存有的奥古斯特所收藏的金襕手装饰样式的有田瓷器在英国数量不多,而在德国、捷克、奥地利、匈牙利、俄罗斯等旧东欧地区数量居多。此时,奢华的瓷器装饰风格开始在欧洲大陆流行,随后到来的是法国塞夫勒瓷厂的推波助澜。在1757 年,日本出口“300 件金彩平钵,金彩大盘”给荷兰总督官邸,这同时也是有田瓷器官方出口的最后一次记载。
图5 色绘牡丹纹大壶,肥前有田窑,元禄(1700-1730),摘自《海を渡った古伊万里セラミックロード》,第124 页
三、奢华的法国塞夫勒彩绘瓷——满足欧洲洛可可风格室内装饰的陶瓷装饰风格
自17 世纪中期开始,荷兰人就从中国进口瓷器,整个欧洲人都非常着迷于这种优雅的、半透明的、具有莹润质感的瓷器,对瓷器上面的装饰也是充满了遐想,他们认为那是一个充满浪漫童话的国度。之后,欧洲各国纷纷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大量进口陶瓷、茶叶、丝绸和香料。“在陶瓷批量进入欧洲市场之前,茶叶、咖啡、热巧克力饮料已经盛行欧洲,这些国外舶来奢侈品的增加,使啤酒、苹果酒、葡萄酒等酒精饮品的消费降低了,尤其是妇女群体。由于女性更愿意早上饮用热巧克力,下午喝茶,所以他们更加喜欢使用瓷器,不仅是因为瓷器的美丽,更是因为在冲泡巧克力和茶叶的过程中,陶瓷可以抵抗滚烫开水的冲击。”[2]52
但是用2-3 年的时间,等待一套东方瓷器送到自己手中,的确是一件令人焦急的事情。整个欧洲都在寻找自己制作瓷器的方法,最早试验成功的是德国德累斯顿附近的梅森瓷厂,在奥古斯特太阳王的资助和监督下,梅森(Meissen)瓷场的柏特格(Böttger),于1709 年,首先发现了陶瓷制造的秘密。同时,德国的制瓷技术开始向欧洲其他国家蔓延,包括法国、英国等。
促进欧洲制瓷业发展的原因,除了等待定制瓷器的时间和价格,另外也是由于广州一口通商之后,税赋越来越沉重,“在乾隆皇帝(1736-1795 年)登基的时候,广东海关一共征收12 个名目的税收,……至1795 年,一般进入广州的外国船舶,要缴付30 种名目的费用,而且离开时要缴付38 种。”[3]更糟糕的是,税赋还有增加的风险,因为广州口岸的官员认为,各国东印度公司一定是有巨额利润,才会把商船开到中国来。英国商船一开始喜欢将商船开到浙江宁波,但是1757年之后被彻底禁止。 “与其他的欧洲国家一样,英格兰地区也有许多陶匠,但是他们只会制造沉重和容易破碎的炻器和陶器,所有的与陶瓷有关的人,都渴望发现陶瓷制造的秘密或者从陶瓷商业贸易中获得利润。……鲍Bow,切尔西Chelsea,和德贝Derby,就像在布里斯托的陶瓷厂之一,开始在1740 年代制造陶瓷,所以当约翰•华尔博士(Dr. John Wall)和他的一群合伙人在1751 年建立伍彻斯特陶瓷公司(Worcester Porcelain Company),他们进入了一个绝对竞争激烈却更有前途的新市场。”[2]52
法国紧随其后建立了自己的瓷厂,法王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1715 年,在位时间1643 -1715 年)时期,君主专制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路易十四在巴黎城郊建造了凡尔赛宫,并于1682 年启用。此后的1684 年,正是中国取消海禁的时期。宫内定期举办舞会沙龙,他期望奢华的生活能够消磨贵族的意志,以消除对抗皇族统治的意志。当显赫的贵族们聚会时,奢华的攀比之风日渐上升。由此流行的艺术风格逐渐从巴洛克风格向路易十五(1715-1774 年)时期的洛可可风格转变,奢侈物品日益受到追捧,艳丽和娇柔的奢靡之风盛行。洛可可ROCOCO 来源于法文“rocaille”, 原意是“贝壳”。洛可可风格流行,与路易十五的情妇蓬皮杜夫人的推动有关。洛可可艺术体现在家具、服装、建筑、室内装饰等领域。涵盖的工艺美术品种包括绘画、刺绣、陶瓷、漆器、雕刻等种类。成为对后世及同时代世界艺术领域影响巨大的风格和流派。
法国自1738 年开始具备生产软质瓷的能力,本国的瓷厂有尚蒂伊(Chantilly)、圣克卢(StCloud)和万森纳(Vincennes)。,其中的万森纳(Vincennes)制瓷工厂,在1745 年得到法王路易十五皇室制造的特权, 1756 年,万森纳瓷厂需要扩建,搬迁至巴黎西面的塞夫勒(Sèvres),更名为塞夫勒瓷厂,作为皇家瓷厂的塞夫勒瓷厂,特别享有镀金和彩绘装饰的特权,这是装饰风格追求更加奢华的标志,同时塞夫勒瓷厂还能够独享使用皇家标志双“L”。(图6)万森纳(Vincennes)瓷器早期还在模仿梅森瓷、中国和日本瓷器的画面装饰,搬到塞夫勒之后开始发展自己的风格,逐渐超越德国梅森瓷场,开创了洛可可风格的瓷器。在1750 年代,色彩艳丽、富贵奢华而独具特色的塞夫勒瓷出现。塞夫勒陶瓷的特点是色彩丰富,釉上颜料包括粉红、翠蓝、嫩绿、豆绿、紫色、鹅黄等等(图7),艳丽的色彩和镀金工艺都使塞夫勒瓷器富有贵族气质,其中最著名的粉红蔷薇色彩料,是路易十五的情妇蓬皮杜夫人主持烧制的。这种装饰风格推动了整个欧洲的建筑和室内装饰的奢华。此时的欧洲各国,基本上都拥有自己的制瓷技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器型改造和釉上装饰。因此,这也是1757 年最受欧洲追捧的日本金襕手样式瓷器取消出口的原因之一,此后日本制瓷开始面向日本国内销售。
图6 象征路易王朝的双L,年份标识F
图7 法国塞夫勒彩绘软质瓷瓶,1760 年代,现藏于美国盖蒂博物馆
图8 观音像,德化窑,1620-1650,后于1745-1750 在伦敦加彩,摘自《中国外销瓷》,第193页,现藏于英国V&A 博物馆
整个欧洲在18世纪前半期,都对奢华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德国、英国都在当时或者早期进口的中国外销瓷上,加装了镀金的铜配件,或者重新贴金、描金,所以,我们现在看见外销瓷装饰有些不够协调,就是由于在完整的中国外销瓷上重新装饰彩绘或者重新贴金,而显得有些画蛇添足。比如英国手工作坊把17 世纪初期进口的德化白瓷观音像,在一百多年之后的18 世纪中期重新彩绘。(图8)
四、绚丽多彩的广州彩瓷——因外销需要而日盛的清代彩瓷华丽装饰风
1756 年,法国塞夫勒陶瓷建立,1757 年,日本停止陶瓷外销,而正好从1757 年开始,中国广州第三次成为中国唯一的通商口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口通商”的“广州十三行”,至1842 年,也就是清乾隆二十二年至道光二十二年合计85 年,至签订《南京条约》止,总揽了中国面向亚洲、欧洲、美洲的对外贸易,对欧洲保持了近百年贸易顺差地位。①中国的海上贸易路线起源于商代,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在明代初期,就开始在浙江宁波、福建泉州、广东广州等地设置对外贸易机构,被称为“市舶司”,并且规定日本商舶进宁波港,琉球(今日本琉球群岛)等南洋诸国进泉州港,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罗(今泰国)及西洋诸国进广州港。其中,广州港曾经三次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从1523-1566 年(明嘉靖二年至嘉靖四十五年),因“争贡之役”,严申海禁,废罢泉州、宁波二市舶司,只留广东司,广州便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合计43 年。清初为防范台湾郑氏反清势力,在东南沿海实行海禁,广州又成为唯一的外贸口岸。第三次是1757-1842 年(清乾隆二十二年至道光二十二年),至签订《南京条约》止,合计85 年。广州西城外繁华热闹的十三行,成为欧美商人居住和囤货的地方,一时商贾云集,热闹非凡。西洋商人通过十三行下单预定,广州的手工艺人按照欧洲订单的要求,在来自于景德镇的素色瓷胎上绘制。
1757 年之后,欧洲所有对于东方陶瓷金碧辉煌的诉求,都落脚在了广州。此时日本停止了对外出口外销瓷,给中国外销瓷喘息的机会,因此就有了后来纹饰更加繁缛、色彩更加绚丽的典型特征的广州彩绘瓷,通常被称为“广彩”“式多奇巧,岁无定样”。
早期的广州彩瓷,多数是欧洲皇室和贵族订单,加工完成,全数销往欧洲。相对于其他外销欧洲的东方彩瓷品种,诞生于乾隆年间的早期广彩,依然有“满大人”和主要为英国定制的“徽章瓷”的题材内容,乾隆、嘉庆时期的广彩瓷,已经在模仿欧洲油画上游刃有余,这一时期的广州自制的彩料有西洋红、鹤春色、茄色、粉绿等,比在江西景德镇彩绘时期,增加了深赭石色,广彩行话叫麻色。晚期的“广彩”的辨识度很高,庭院生活为主要题材,装饰纹样繁琐,色彩绚丽,采用紫色、蓝紫色、玫瑰色、橘色为主色调,配少许蓝色和绿色,开始使用大面积金色作为底色,以增加华丽感。但是后期销往美国的装饰纹样画工逐渐变得粗糙(图9、图10)。
清人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记载:“海通之初,西商之来中国者先至澳门,后则径越广州。清中叶海舶云集,商务繁盛。欧土重华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运至粵埠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广彩的生产地当时设在珠江南岸,因此常常被称为“河南彩”。《匋雅》也称:“或谓嘉道间广窑瓷地白色略似景德镇所制,审其言实即粤人所称河南彩或曰广彩者。盖其器购自景德镇,彩绘则粤之河南厂所加工者,故有河南彩及广彩的名称。此种瓷器始发于乾隆盛于嘉道。”[4]117由此推测,广州上彩的瓷器,应该开始于乾隆初年,英国皇家海军少将弗朗西斯•霍尔本爵士(Rear-Admiral Sir Francis Holburne)1745 年定制的普利茅斯海峡(Plymouth Sound),右边是广州附近的黄埔口岸(Whampoa),中间画的是马德拉斯圣乔治要塞。一般来说,只有当彩绘于广州,才会以广州风景为绘画题材。美国旅行者William Hickey 于1769 年(乾隆三十四年)参观广州珠江南岸的广彩加工工场,描述说:“在一间长厅里,约二百人正忙着描绘瓷器上的图案,并润饰各种装饰,有老年人,也有六、七岁的童工。”[5]《匋雅》记有:“有以本国瓷皿摹仿洋瓷花彩者,是曰洋彩,画笔均以西洋界算(透视)法行之,尤以开光中绘泰西妇孺为至精之品。至于花鸟,亦喜开光,又有不开光者……绘人物面目,其精细者,用写照法,以淡红笔描面部凹凸,恍如传神阿堵者。”[4]119说明这种洋彩的画法确实是仿照欧洲的绘画方法。这种工场当时竟有一百多个,这也说明外销瓷数量之大。
图9 潘趣碗,1780-1800,摘自《中国外销瓷》,第44 页,现藏于英国V&A 博物馆
图10 潘趣碗,1820-1840,摘自《中国外销瓷》,第45 页,现藏于英国V&A 博物馆
广彩典型的奢华风格对内销中国瓷器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从目前中国国内存世的乾隆瓷器看,与前朝的瓷器相比,乾隆时期,瓷器造型奇巧,装饰繁缛,与欧洲洛可可风格室内装饰匹配,说明同时期整个欧亚大陆流行的奢华风格,对中国也是有影响的。
五、后记
面向欧洲销售的中国瓷器,在18 世纪后期逐渐萎缩,这是由于欧洲各大瓷厂的制瓷技术逐渐成熟。但是,直到鸦片战争之前,仍有定制瓷器的欧洲客户,如前文提到的,金色做底色描绘装饰纹样的潘趣碗和模仿法国塞夫勒瓷装饰风格的苏格兰班纳坦家族联合麦克劳德家族徽章瓷。[6]随后到来的美国商人,为绚丽的广彩瓷器开辟了一条新的出口路线。1784 年(乾隆四十九年),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来自美国的“中国皇后”号首航成功,此为穿越印度洋航线,从纽约出发,绕过南非好望角,到达澳门后再北上广州黄埔港,标志着广州至北美洲航线成功开通。1789 年(乾隆五十四年),美国商人又向西航行,开通了美国至广州的太平洋航线:从波士顿港口出发,绕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穿越太平洋直达广州。北美航线开通后,广彩主要销售到美国。美利坚民族奔放的性格,导致批量外销的广彩向更加金碧辉煌发展,广彩瓷器从原来模仿伊万里风格中金襕手样式的红色、金色、蓝色的主色调,向浓烈的红色、绿色、金色主色调转变,金彩的使用面积增加,绘画笔触更加粗狂豪放。期间也有少量绘制精巧的“徽章瓷”,但是已经属于伪徽章瓷了。由于后期外销美国广彩销量很大,装饰笔触粗放夸张,尽管色彩依然绚丽,但是已经结束了一代奢华的外销彩绘瓷器装饰风格,而欧洲也开始流行新古典主义风格,一场从欧洲客户需求开始席卷整个欧亚大陆的奢华风,就此徐徐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