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吸痰方法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婴幼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5-19张伊缘

临床护理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先天性负压气道

张伊缘

婴幼儿重症肺炎是易感于全年的儿科发病率最高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除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外,患儿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部阴影,部分患儿甚至因肺部感染引发全身感染、累及重要脏器,威胁患儿生命[1]。研究显示,小儿重症肺炎死亡率大约是儿科的三分之一,且正逐年上升[2]。而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不完善、全身营养状况差,是重症肺炎的高发和高危人群。调查显示,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重症肺炎的发生率较一般婴幼儿增加,且常导致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3]。吸痰是缓解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症状的重要护理手段,因而有效的吸痰方法则是关键步骤。本研究旨在观察和分析通过改良的吸痰法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中的运用价值和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并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住院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患儿年龄0~3岁。本研究已获得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并取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患有其他严重先天性疾病,住院期间自动出院或转院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12例;年龄3d~1.7岁,平均(1.1±0.8)岁;体重2.6~16.7kg,平均(10.9±6.0)kg;氧合指数(PaO2/FiO2)198.2~250.2,平均(220.3±18.1)。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2d~1.8岁,平均(1.3±0.7)岁;体重2.5~18.7kg,平均(12.9±5.5)kg;氧合指数(PaO2/FiO2)199.5~251.9,平均(223.7±19.4)。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吸痰准备 两组床旁均备有吸痰盘、中心吸引装置,采用一次性硅胶吸痰管,管径小于气管套管内径二分之一,患儿均有心电监护装置并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吸氧、雾化治疗等。吸痰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反应。

1.2.2对照组 当患儿出现自主咳嗽,肺部有痰鸣音、喂奶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降低等征兆时予以吸痰。吸痰前,采用传统拍背法。护士面向患儿站立,患儿取侧卧位,用生理盐水润滑吸痰管,无负压情况下由气道向下插入,至有阻力后退回1~2cm,时间不超过15s。

1.2.3观察组 先测量患儿气道长度,并做好标记。患儿雾化后及时吸痰。吸痰时,两名责任护士站于患儿两侧,患儿取头低足高位,护士面向患儿,行双手交替拍击上侧背部自下至上、 自外而内、腋下及同侧前胸部,手需呈空心掌,通过腕部力量进行有效叩击,不可对患儿进行直接拍打,保持合适的力度,频率 100~120 次 /min,一侧拍击 10~15 min,再改为平卧位,吸入纯氧 3 min,进行吸痰;更换体位,另一侧护士按上述方法进行拍背、吸痰。若气道有痰液则随时吸痰。吸痰管用低温(50~60°)生理盐水润滑,先吸净口鼻处痰液,在有负压情况下沿气道向下至标记处后退回2~3cm,边退边吸痰,时间不超10s。

1.3 观察指标

(1)SPO2值:包括准备吸痰前SPO2最高值、吸痰过程中SPO2最低值以及吸痰后稳定的SPO2最高值。(2)气道黏膜损伤情况:在吸痰时发现痰中带血或血丝、封管前纤维支气管镜观察到气道黏膜发红、淤血或损伤。(3)吸痰时刺激性咳嗽:吸痰时患儿咳嗽次数>8次为有刺激性咳嗽的发生。(4)记录24h平均吸痰次数、吸痰量及患儿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吸痰前、吸痰即刻及吸痰后稳定SPO2值的比较 ,表1

表1 两组吸痰前、吸痰即刻、吸痰后稳定SPO2值的比较 (%,X±S)

2.2 两组24h平均吸痰次数、吸痰量及住院时间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24h平均吸痰次数、吸痰量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n(%)

3 讨论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由于肺部发育不完整、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功能较差等先天缺陷,易感染肺部疾病,且死亡率较高[4,5]。患儿由于没有自主意识不能自行排痰,常造成痰液堆积,增加感染几率,长期的缺氧缺血可导致心脏负担增加,造成心衰等严重后果[6,7]。 吸痰护理作为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基础护理内容之一,对于改善患儿缺氧症状、减少呼吸困难、增加患儿舒适度、促进疾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吸痰作为一种有创操作,常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损伤。本研究通过改良吸痰方法,在有限时间内增加护理操作效率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患儿在改良吸痰方法后,吸痰即刻的血氧饱和度增加迅速,可能与操作前延长侧卧拍背时间,痰液松动有关[8,9]。另外,缩短吸痰时间和用低温生理盐水润滑吸痰管,一方面增加患儿舒适度,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气道黏膜破损。传统吸痰在零负压情况下插入吸痰管,到达深部后再打开负压,容易造成痰液向下,引起深部肺部感染。研究表明,气道黏膜的损伤不是因为吸引力,因而在吸痰开始时即打开负压,并按照预先测量好的长度进行吸痰操作,并发症发生率会降低,与多项研究结果相符[10~13]。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的吸痰操作,改良吸痰法具有安全、有效、个体化、实用的临床特点,可应用于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先天性负压气道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儿童中心气道狭窄84例的病因及诊疗方法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创面软组织负压给液系统研究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负压技术在45例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