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坊模式在静脉留置针固定专科培训中的应用

2020-05-19

临床护理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工作坊静脉护理人员

高 飞

工作坊最早来源于现代设计领域,用于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是一种促进不同立场、不同观念的人们,通过相互讨论、鼓励参与、创新等形式找出解决对策形成规范的学习方法[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越来越广泛,可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2]。但在留置针固定方面,常出现松动脱落出血、包裹过紧影响观察、各科室固定方法不一等各种现象[3]。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将工作坊模式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的固定培训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6月我院2个儿科护理单元在职护士共34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护理单元儿一科为观察组,护理单元儿二科为对照组。观察组儿一科18人,年龄24~42岁,平均(27.97 ±2.45)岁,均为女性;本科3人,大专15人。对照组儿二科16人,年龄25~44岁,平均(28.18 ±1.53)岁,均为女性;本科2人,大专14人。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进行静脉留置针固定的培训。

1.2.1成立静脉留置针固定工作坊小组 选拔专业知识扎实、表达能力强、操作过硬、逻辑思维强的护士担任小组组长,由组长及组员共同收集工作中针对留置针固定出现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不足,定时召开小组会议进行讨论。查阅最新文献与指南,找出解决的方法,由组长负责集中收集,最后形成统一意见,确定培训的内容、目标及培训的方向。

1.2.2制作工作规范流程并拍摄视频 工作坊小组形成统一规范后,开始制作流程图,对留置针固定的每个细节进行分解步骤,详细标识,并拍摄操作视频。

1.2.3组织理论培训 工作坊成员运用规范指南中最新知识制作PPT组织全科护理人员集中学习,重点内容包含《输液治疗规范指南》及《2016版以循证为基础的输液指南》等。

1.2.4举办工作坊现场活动 由工作坊组长以PPT讲解流程图的各个步骤并现场演示,同时播放操作视频,结束后科内护理人员分为两组,每组4~7人组成,发放留置针、敷贴、胶布等材料进行现场模拟人操作。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讨论,对不同意见和建议,由工作坊小组解答。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士对静脉留置针及固定相关知识、操作技能的考核情况;比较观察组在培训前后对留置针固定流程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评分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评分的比较 (分,

2.2 观察组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留置针固定流程满意度的比较,表2

表2 观察组护理人员培训前后对留置针固定流程满意度的比较 n(%)

3 讨论

3.1 工作坊模式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理论及操作水平,提升教学培训质量

工作坊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体验式、互动式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主题鲜明、形式灵活、效果直接的优点[4]。传统教学是单以大班授课的形式,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授课老师讲述,学习者是被动的方式在学习,往往不给听课者留讨论、思考、动手操作的时间,流于形式,忽略了学生的理解及接受能力[5]。而工作坊教学是以每位护理人员为主角,从查阅文献资料、理论授课、现场示教、分组实战、现场提问、理论实践考核等环节多元化调动学习的主动性[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对静脉留置针及固定相关知识、操作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工作坊模式的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理论及操作技术水平,提高教学培训质量。

3.2 工作坊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留置针固定培训的教学效果

以生动的图片讲解及视频播放的形式展现,规避了传统教学中枯燥、生硬的教学方法,能够更直接的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更生动的表达主题教学目的[7]。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巩固了知识,在现场留置针固定操作练习中,护士现场按照流程进行实践,加上手把手示教,及时纠正不足。培训后将工作坊小组制定的规范和流程图打印张贴,清晰可见,方便随时学习。此种培训方式更容易让护士接受,增加了护士对留置针固定流程的执行力和满意度。由此可见,工作坊教学模式更加新颖,护士参与性强,学习兴趣高,有助于优化流程,更容易临床推广[8]。

3.3 工作坊教学模式有利于开发护士的潜能,培养人才

通过亲手去做,亲自去尝试,发掘不同的途径用于专题探究,这样的学习不仅丰富了护理人员的学习渠道,也拓宽了思维。工作坊教学模式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是培养护士的评判思维及创新思维,在综合处理复杂问题时,不断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优化流程,不再停留于简单的接受,勇于创造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为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9]。

综上所述,工作坊教学模式促进了护理教学质量的改善,提高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护士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临床护理提供更高层次的护理人才。

猜你喜欢

工作坊静脉护理人员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
艺术管理国际工作坊暨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