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茫父早期写铜作品拾遗
2020-05-19杜鹏飞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杜鹏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图1 行草书文心雕龙句镇尺
姚华(1876-1930),字重光,号茫父,贵州贵筑(今贵阳)人。早年就读于贵州经世学堂,光绪二十三年(1897)乡试中举,三十年(1904)会试三甲第九名,赐同进士出身。旋公派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习法政,兼修教育学。三十四年(1907)归国,供职邮传部。入民国后选为国会临时参议院议员,后弃官从学,寓居北京莲花寺,潜心于学问与艺术。曾执教于清华学堂、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朝阳大学、北京美术专科学校等校,并曾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私立京华美术学校校长。于金石文字、诗词曲赋、书画文章无不精通,名重当世,被称为一代通才。姚先生与义宁陈师曾(1876-1923,名衡恪)声气相投,学问相若,艺术主张一致,成为晚晴民国北京画坛领袖,一时有“姚陈”之称。
姚华学识渊广,为人诙谐,品味高雅脱俗,所好如皮黄、笺纸、铜刻文房,皆有特别见识与贡献。笔者数十年前即已注意到,各地古玩商铺所陈铜墨盒、铜镇尺上每每属姚华或茫父之名款。初未着意,近数年因整理《姚茫父编年事辑》,又因结识了铜刻文房收藏界的数位达人,才于此稍加留意。文人士夫参与铜刻文房之制作,而能誉满天下如姚茫父先生者,恐无第二人。坊间甚至一些严肃专著皆以讹传讹将其与陈寅生、张樾丞并举为“近代刻铜三大家”。本文无意对此进行辩驳,可以肯定的是,姚华积极参与铜刻文房之写画,留下大量被当下收藏界称作“亲笔画稿”①的铜刻文房用品,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说姚华曾亲自操刀刻铜,目前尚无一丝一毫可资采信的证据。
姚茫父与陈师曾是较早介入铜刻文房写画的学人,到底从何时开始?出于何种机缘?目前尚不可考。就笔者所见,最迟在1915年(民国四年乙卯)姚陈二人已参与其事。茫父作品多有年款,反之,师曾作品则多无。目前已知茫父最早的写铜文房作品在是年三月【图 1】,于铜镇尺录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赞语,由同古堂张寿丞刻成;六月,又与陈师曾合作《青松白云》盒【图4】,而这也成为陈师曾写铜文房有明确纪年的最早记录。
说有容易说无难。限于笔者学识与阅历,尚未见到早于1915年的姚茫父写铜作品,兹将是年茫父写铜作品依次罗列考释如下,以期友朋多多赐教。
一、行草书文心雕龙句镇尺
三月,应石旉之属写书法铜镇尺一对【图 1】,以行草书录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赞语,释文:
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石旉属书,张瘦岑刻,乙卯三月,姚华。印章:姚。
按,此拓片信息由盛世收藏网站刻铜版版主朱瀚兄提供,这是笔者所知有明确纪年茫父写铜最早之作,笔者就此问题特别请教了刻铜版的数位达人,就目前所见实物及拓片而言,大家均认可这一推断。非常期待此文问世后,有更多更新资料得以披露,以进一步叩问茫父、师曾等文人士大夫参与铜刻文房的最早时间与缘起。
此镇所提刻工张瘦岑,即同古堂刻铜名家张寿丞(约1890-1932,名福臻,字寿丞,也用寿臣,河北新河人,同古堂创始人张樾丞的堂弟)。茫父先生以同音字瘦岑代替寿丞,一方面可能是出于礼貌(所谓避讳),另外一方面,也说明茫父与寿丞二人此时尚不相熟,亦从一个侧面透漏出这是茫父早期写铜作品。
二、梅花铜盒
民国四年(1915)乙卯四月,写梅花铜盒并题:“疏影横斜水清浅,乙卯四月,茫父。”由同古堂张寿丞刻成。其下面空白处有述文所书节录曹植《七启》句,释文:
飞仁扬义,腾跃道艺,游心无方,抗志云际,凌轹诸侯,驱驰当世,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虹蜺。焕采尊兄督弟述文书。
此盒画面构图颇为奇特,盒面正方,几乎平分为上下两半,上半为茫父所写疏梅数枝,流水一泓,下半则是落款述文者应焕采尊兄之督所录曹植句。整个画面被填充丰满,几无空隙,却无丝毫令人淤塞不畅之感,反生出特别的整饬之美。
图2 姚茫父写张寿丞刻梅花铜盒
茫父作画向来讲求布局,其题画更是如此,不知此作在画梅时是否已考虑其下题字之需,故留出足够空白。
述文与焕采不知何人,笔者检索并大胆推测,或许是此二人:
傅启学(1903-1993)字述文,贵州贵阳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1931年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研究院。1935年起先后出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贵州《晨报》社社长、贵阳大夏大学政治系教授兼训导长、贵州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1950年去台,任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兼训导长。
饶存厚(1873-1951),字焕采,贵州贞丰人。青年时加入贞丰“仁学会”,受维新思想启蒙。光绪三十三年(1907),钟昌祚(1871-1912)、张百麟(1878-1919)创立“贵州自治学社”,他与贞丰“仁学会”诸同人一道参加这一革命组织,从事民主革命。贵州光复后,先后任瓮安、正安、铜仁、福泉等县县长,政声颇好。1951年因病去世。
饶焕采可能性比较大,然则傅述文却很勉强,1915年他才十二三岁,书法能否有此功底?与饶焕彩年龄差距较大,为何以同辈相称?若非关系奇特,或许另有其人。这里权当大胆假设,有待来者小心求证其真伪吧。
三、为龙友写崇福荷花铜盒
五月十二日,写崇福荷花铜盒并录元赵内翰献之蓦山溪词,释文:
云房西下,天共沧波远。走马记狂游,正芙蕖、平铺镜面。浮空栏槛,招我倒芳尊,看花醉,把花归,扶路清香满。水枫旧曲,应逐歌尘散。时节又新凉,料开遍、横湖清浅。冰姿好在,莫道总无情,残月下,晓风前,有恨何人见。
元赵内翰献之蓦山溪词《赋崇福荷花·崇福在太原晋溪》。
乙卯五月十二日,菉猗室夜窗,贵筑姚华写意。
印章:华。旁边有龙友补题:
姚华君精书画,余甚慕之。此其游艺,属张寿臣刻,龙友。
图3 为龙友写崇福荷花铜盒
图4 姚茫父陈师曾合写青松白云铜盒
按,张寿臣即张寿丞。龙友有可能是京城名医萧龙友(1870-1960),名方骏,字龙友,别号息翁,四川三台县人。清光绪丁酉(1897)科拔贡,遂入京充任八旗教席,后分发山东任知县。1928年辞官行医。精通文史,喜好书画,医文并茂,被誉为北京四大名中医之冠。
四、姚陈合写青松白云铜盒
五月,好友周大烈为族叔周约循先生六十寿定制铜墨盒,请陈师曾写青松白云,茫父先生题款 ② ,释文:【图4】
青松白云。乙卯五月,印昆老友属义宁陈衡恪写奉仲父约循老先生六十大寿。贵筑姚华题记。
周大烈(1862—1934),字印昆,湖南湘潭人。长于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十九岁在本乡教书,门生众多,颇有声望。而立之年受聘于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名闻省县。曾执教陈三立家塾,与陈师曾情在师友之间。和姚茫父在日本同学,结下终身友谊。
是年,周大烈出任清史馆编纂,借居莲花寺中,得以每日与茫父先生研谈金石文字之学,陈师曾亦时时造访。此盒正是姚陈二人应周大烈之请,为周的族叔周约循老先生六十大寿所制。周翼菘(1856-?),字约循,号窳庵,湖南湘潭人,晚清名臣赵启霖(1859-1935,字芷荪,号游园)的妻兄。监生,官国子监典籍。著有《小雨楼诗稿》《怡楼诗钞》。这件作品也成为三人友谊的见证物。
五、姜白石词意图铜盒
六月十一日,为方立之写《莲池》铜盒,并录姜白石《念奴娇》《惜红衣》词,请同古堂张寿丞刻成。【图5】释文:
念奴娇。闹红一舸,记来时,长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惜红衣。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乙卯六月十又一日,菉猗室雨窗对盆荷书白石二词为立之铭器。姚华记,张寿丞刻。
图5 姜白石词意图铜盒拓片
图6 笙鹤翁小令铜镇(失群,正反面)及拓本
又为其写铜镇一对【图 6】,录元代杂剧家乔梦符《水仙子》小令,释文: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立之三兄亲家雅鉴。笙鹤翁水仙子小令,姚华。
按,方立之(1886-1961),安徽定远人。1904年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法科,1909年毕业。旋归国在奉天省署办理法律编纂事宜。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政府政事堂参议、法制局局长、国务院秘书长等职。1927年起即赋闲。1953年被聘任为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60年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61年病故。
茫父先生与方立之相识较早,且有姻亲(铜镇落款有“立之三兄亲家”)。此前1912年曾同游颐和园,有《颐和园游记》纪其事,1914年写给儿子姚鋈的信中提到方立之请他在日本代购书籍,或许二人在日本留学期间已经相识。这件铜盒作品写姜白石词意并录原词,画面构图饱满,反复精心计算过,书画皆用心,笔笔不苟,相得益彰,诚不可多得之佳作。铜镇书法正反映茫父书风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将金文“倒薤法”融入楷书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六、暗香疏影图铜盒
六月十三日,大暑,为新吾兄写《暗香疏影图》铜盒,并题《暗香》《疏影》词,由张寿丞刻【图7】。释文:
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右暗香。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右疏影。张寿丞镌。
乙卯六月十三日,为新吾书。姚华。
新吾不能确知何人,据笔者推测,很可能是同样有留学日本经历的张新吾(1879-1976),江苏川沙人(今上海浦东),初入上海梅溪书院,后入天津北洋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化学专业,回国创办天津工艺学校。入民国后,曾任农商部代理总长,主持筹建石景山炼钢厂(首钢前身)。与吴蕴初、范旭东等创办中华化学会,历任九届会长。晚年潜心哲学,著有《学庸新义》(日本东京白石商店印行,1936)、《三极论》(法律出版社,2012)等。
七、金开祥监制书法铜盒十一种
六月,老友金开祥子诚同年自广西到京述职,先生为其写一批书法铜盒,规格两种:5×5(公分)方盒、4×7(公分)长盒。由金开祥监制,同古堂张寿丞刻成,分题上款以赠友好。【图 8】
其一:为季思兄节临写《娄寿碑》句,释文:
乐天知命榷乎不可扶也。
娄寿碑。乙卯六月,季思兄鉴。开祥监制,茫父书。
其二:为智樗先生节录刘彦和《文心雕龙序志》赞。释文:
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傲岸泉石,咀嚼文义。文果载心,余心有寄。刘彦和文心雕龙序志赞。
乙卯六月,菉猗室书。智樗先生雅鉴,金开祥监刻。
其三:为明卿仁兄节录《郑文公下碑》句。释文:
玄契圣理,超异恒儒。
郑文公下碑。乙卯六月,茫父书。
明卿仁兄雅鉴。开祥监制。
其四:为蛰厂节临《夏承碑》句。释文:
德任其位,名丰其爵,是故宠禄传于历史世,策薰著于王室。
夏承碑。蛰厂兄鉴。开祥监制。
其五:为子毅二兄节录《汉石经·鲁诗》句。释文: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汉石经鲁诗,子毅二兄教。姚华茫父。
其六:为信芳兄节录《论语·为政》句。释文:
孝于惟孝,友于兄弟。
信芳兄鉴。开祥监制。
其七:为子重五弟节录《汉石经·论语》句。释文:
言中伦,行中虑。
汉石经论语,子重五弟教。姚华茫父。
其八:为焕夔兄节录《北魏崔敬邕墓志铭》句。释文:
图7 暗香疏影图铜盒拓片
图8 金开祥监制书法铜盒十一种
胆思凝果,善谋好成,临事发奇,前略无滞。
崔敬邕铭,焕夔兄鉴。姚华书,开祥监制。
其九:为美南兄节录《王宏[洪]范碑》句。释文:
养质鲲波,终搏鹏羽,爽节川渟,高峰岳峙。
王宏范碑,茫父书,美南兄鉴,开祥监制。
其十:为鸿逵兄节录《汉石经·论语》句。释文:
往者不可谏也,来者犹可追也。
汉石经论语,乙卯六月,鸿逵仁兄雅鉴。茫父书,金开祥监制,工张寿丞刻字。
其十一:为金开祥节录《文心雕龙》句。释文:
道心惟微,神理设教。光彩元圣,炳耀仁孝。龙图献体,龟书呈貌。天文斯观,民胥以效。秒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鉴悬日月,辞富山海。百龄影徂,千秋心在。三极彝道,训深稽古。致化归一,分教斯五。性灵镕匠,文章奥府。渊哉铄乎,群言之祖。
子诚同年属书,姚华茫父。
按,金开祥(1870-1917),字子诚,号瑞卿,贵州贵阳人,是茫父先生经世学堂时期的同学。光绪二十三年(1897)秋闱乡试一同中举。历任桂林巡抚幕文案,岑溪、怀集、苍梧等县令,兴学校,劝农桑,有政声。后迁梧州府知府,中越划界交涉督办。曾劝说陆荣廷反袁,参加护国战争,有功于护国之役。
金开祥长期在西南为官,1915年适入京述职,与茫父先生多有往还。这批铜盒估计是他准备携归分赠友好者。在《茫父颖拓》第41页有一件团扇刚好提及此番入京事,茫父跋语云:“刘宋建成将军齐北海二郡太守刘怀民墓志,甲寅夏颖拓一段,以为肖也。乙卯夏,子诚同年述职如京师,见之亦以为肖也,且创见又以为奇也,坚欲有之,遂以奉遗。七夕后二日,姚华记。”③
金开祥在京期间,茫父先生多有书画相赠,在《姚茫父书画集》第99页有一件茫父写给他的团扇,亦可与此呼应,其款识云:“乙卯初伏,节老子为老瑞书,姚华记。”右侧小字边跋云:“师曾下笔,予谓其兼麓台、石涛之长。予下笔,师曾亦谓其兼冬心、完白之长。似是标榜,实则各人胸中尚有绝顶。子诚必诧异胡狂态乃尔,曰‘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师曾名衡恪,义宁陈氏。子诚瑞卿更字。”④
题跋中所说老瑞、子诚、瑞卿,皆是金开祥也。
八、奖励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生铜盒
夏,制铜盒奖励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生。具体数量不知,此为其一。释文:
君子之求。
乙卯夏,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本科毕业奖蔡桐。姚华记。
图9 奖励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生蔡桐之盒
此前笔者见过一批茫父写铜盒拓片,多达89张(参见拙编《艺苑重光:姚茫父编年事辑》,故宫出版社,2016,第149页),这是1916年夏,身为校长的茫父先生定制奖励北京女师师范学校毕业生者,其规格与此件相同,据此推测,1915年的奖品数量应该也不会仅此一件,可惜尚无缘见到更多。
九、梅花铜盒
八月四日,为峨青仁兄写梅花铜盒并录宋人史达祖梅花词两首。【图 10】释文:
梅溪词
换巢鸾凤 梅意
人若梅娇。正愁横断坞,梦绕溪桥。倚风融汉粉,坐月怨秦箫。相思相(因)甚到纤腰。定知我今,无魂可销。佳期晚,谩几度、泪痕相照。 人悄天眇眇。花外语香,时透郎怀抱。暗握荑苗,乍尝樱颗,犹恨侵阶芳草。天念王昌忒多情,换巢鸾凤教偕老。温柔乡,醉芙蓉,一帐春晓。
留春令 咏梅花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乙卯八月四日,对烛为峨青仁兄作,姚华茫父。
峨青仁兄应该是刘荣棠,字峨青,其生平不详,早年曾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先生,支持共和,反对帝制,民国时与茫父先生同为国会议员。曾参与护法运动,有功于民国。
十、山水铜盒
八月十五日,中秋,写山水铜盒【图11】,释文:
乙卯中秋,为文屏作,茫父。张寿臣刻。
此铜盒亦为同古堂出品,张寿丞刻制。文屏不知何人,从行格判断,应为茫父晚辈,推测有可能是京剧武生名票纪文屏,此人曾在河北省银行任职,亦曾在鼓楼一带经营煤油庄洋货店。以茫父先生与北京梨园之渊源,此推测不可谓无据。
十一、小楷洛神赋铜屏
九月十五日(10月23日),友人黎伯颜制铜屏,先生以小楷为其录曹子建《洛神赋并序》全文,由张寿丞刻成。【图 12】
正文释文略。落款:
昔子敬书洛神赋遗墨十三行,后人以玉版刻之。伯颜先生制铜为版,因复书一通,敢拟大令,亦聊以寄美人香草之思云尔。中华民国四年十月二十有三日,石驸马街校舍倚檠写讫并记,姚华。”
旁边又补书小字三行半:
旧说赋为感甄而作,明帝见之,改为此题。愚以为陈王被疏,讬此自遣,犹《求自试》《求通亲》意也。赋中“长寄心于君王”,意自明。一说以“寄心君王”为宓妃之所陈词,不得赋心。悔录轩以陈王献《责躬》《应诏》二诗表为说,谓文帝以仇视之而惓惓如此,所以虽疑不见用,而卒能自全。斯得之矣。
华附识。张寿丞刻。
印章有:姚华、茫父、菉猗室、发思古之幽情、司空下士等。
此盒为好友黎伯渊所作。黎渊(1879-1934),字伯颜、伯渊,贵州遵义人,父尹融,曾官直隶知府。4岁丧母,19岁丧父。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取公费赴日,入中央大学法学系。光绪三十一年(1905)毕业回国,任资政院秘书官,直隶总督署文案。民国初年,任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政治会议议员、约法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后任北京政府国务院法制局参事。著有《明致堂诗稿》《鸠寄庐集》《鹪巢集》等。
茫父与黎渊同为贵州举人,皆有留学日本习法政的经历,相知相交至深。1905年黎渊毕业归国,时茫父正留学东京,曾有诗赠别(参见《艺苑重光》第80页)。
图10 为峨青仁兄写梅花铜盒
图11 山水铜盒拓本
图12 为黎伯颜小楷录曹子建《洛神赋并序》铜屏拓本
图13 楷书黄山谷秋思铜盒及另一拓本
此铜屏之精彩有目共睹,溢于言表。《洛神赋》全篇874言,加上题跋231言,总计1105字,茫父所书小楷,字小如米,细若纤毫,点画精湛,瘦硬有神,无一笔懈怠,堪称写铜文房巅峰之作。可惜实物不知所踪,惟祈尚在人间。
十二、楷书黄山谷秋思铜盒
九月下浣,以楷书录黄山谷《秋思寄子由》绝句,由姚锡久刻成。【图 13】释文: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
山谷秋思寄子由。乙卯九月下浣,茫父书。
印章:姚、石父刻。
按,《莲花盦写铜》中亦收录一件黄山谷秋思诗铜盒,可相互参照。茫父早期写铜作品,大都由同古堂张寿丞操刀刻成。此铜盒刻工为姚锡久,实属难得。笔者《艺苑重光:姚茫父编年事辑》中所录而姚(姚茫父与姚锡久)合作写铜,最早在1917年冬,见该书第180页。此盒则将二人合作时间提前到1915年,意义不凡。茫父先生1919年正月为姚锡久刻铜拓本集所题跋语云“惟同时三人,独锡久娴书法,则不可不更于此求之,则或将为锡久之所独擅也!” 据此可知,姚锡久擅长书法,因此也擅长刻书法写铜,此件正可证之。
十三、李贺牡丹诗意铜盒
为希濂先生画牡丹铜盒并题唐代李贺《牡丹种曲》【图14】。释文: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水灌香泥却月盆(盘),一夜绿房迎白晓。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李昌谷牡丹种曲。乙卯秋暮,为希濂先生画并题。贵州姚华。张寿丞刻字。
印章:菉猗
图14 写牡丹并题李贺诗句
牡丹是茫父先生比较多见的绘画题材,可能与他的名字就是黄牡丹的别称有关。但是在铜盒上写牡丹,似乎并不多见。此盒构图别致,题跋与绘画错落有致,使得画面有很强的均衡感。“希濂先生”不知确指。
十四、安石榴图铜盒
十月十五日,为黎伯颜所购同古堂铜盒写《安石榴图》并以小楷录潘尼《安石榴赋》全文,由张寿丞刻成。【图 15】
释文:
图15 为黎伯渊写安石榴赋铜盒拓本
安石榴赋有序,潘尼。安石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是以属文之士,或叙而赋之。盖感时而骋思,覩物而兴辞。余迁旧宇,爰造新居,前临旷泽,却背清渠。实有斯树,植于堂隅,华实并丽,滋味亦殊。可以乐志,可以充虚。朱芳赫奕,红萼参差。含英吐秀,乍合乍披。遥而望之,灼(焕)若隋珠耀重川;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湘涯二后,汉川游女,携类命俦(畴),逍遥避暑。托兹树以栖迟,溯翔风而容与,尔乃擢纤手(兮)舒皓腕,罗袖靡兮流芳散。披绿叶于修条,缀朱华乎弱干。岂金翠之足珍,实兹葩之可玩。商秋授气,收华敛实。千房同蒂,十子如一。缤纷磊落,垂光耀质。滋味浸液,馨香流溢。
伯颜先生制墨藏,属思所以文之,因为写安石榴并录潘赋以补其阙。乙卯十月望日,石驸马街校舍,弟姚华崇广并记。”
此盒亦为好友黎伯渊所作,人物介绍请参见前述小楷洛神赋铜盒。这个铜盒亦十分精彩,绘画与书法位置经营得当,疏密相间,安石榴枝叶果实之写意与书法之整饬,相互映衬,堪称茫父写铜代表作。
十五、楷书王士祯绝句墨屏
十月下旬,以楷书录清人王士祯绝句于墨屏图16,释文:
载酒西园追昔游,画阑桂树古今愁。兰成剩有江南赋,落日青山望蔡州。
渔洋题元裕之诗卷绝句,
乙卯十月下旬,姚华。
印章:华。
从拓片看,此作四角方直,尺寸较小,应为墨屏。渔洋即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山东新城(今淄博桓台)人,清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此铜屏没有题上款,有可能是茫父自用之物。
图16 楷书王士祯绝句墨屏
图17 菊花铜盒
图18 姚茫父为王伯群写铜盒拓本
十六、菊花铜盒
十一月,为若苏写菊花铜盒【图17】,释文:
若苏文玩。乙卯十一月过伯颜新居写此为纪。姚华。
印章:姚。
伯颜即黎渊,前已述及。从称呼看,若苏应是茫父、黎渊之晚辈。此盒是茫父访问黎伯颜新居时所写,由此推知,此若苏者或许正是黎氏后人。
十七、楷书节录张华励志诗铜盒
初冬,为门人王伯群写铜盒,楷书节录西晋张华四言励志诗六十字。【图 18】
释文:
吉士思秋,实感物化。日与月与,荏苒代谢。逝者如斯,曾无日夜。嗟尔庶士,胡宁自舍。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众鲜克举。大䣭玄漠,将抽厥续。先民有作,贻我高矩。
伯群老弟雅属,节张华励志。乙卯初冬,姚华。
王伯群(1885-1944),名文选,又名荫泰,字伯群,贵州兴义人,军阀刘显世外甥。幼承庭训,及长入笔山书院从姚茫父、熊范舆、徐叔群三人专攻读《孟子》《左传》和数理学。后东渡日本,入东京中央大学政治经济系,并加入同盟会。归国后曾官至交通部长等职。王是茫父先生执掌笔山书院时期的学生,终身执弟子礼甚工。茫父晚年多承王伯群关照,售画筹款、为儿子安排工作、出版《弗堂类稿》诸事,书信往来不断(参见拙编《如晤如语——茫父家书》)。
十八、姚陈合写铜镇尺
中冬,与陈师曾合写铜镇尺两只,分赠若苏、蕙侄。【图 19】
其一师曾写松,茫父题款:
苍虯。若苏文玩。师曾画,茫父题。
其二师曾写菊,茫父题款:
有菊即重阳。乙卯中冬为蕙侄,师曾画,茫父题。
参见“十三”之菊花铜盒,上款人也是若苏,而此处一对镇尺,皆有完整双款,分属若苏、蕙侄,笔者推测,若苏与蕙侄可能是一家人。
十九、楷书洪觉范诗句镇尺
冬日,为邵章写铜尺【图 20】,释文:
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能改斋漫录》洪觉范赋竹尊者句,伯蘏先生督书。乙卯冬小玄海,姚华。
印章:姚。
伯蘔不是何人。蘔音同䌹,茫父喜用异字,以此推测,或为邵章(1872-1953),字伯炯,亦作伯䌹、伯褧,号倬盦、倬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进士。曾毕业于日本政法大学速成科。历任翰林院编修、杭州府学堂,湖北法政学堂及江三省法政学堂监督,奉天提学使,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校长,北京政府评政院评事兼庭长、院长等职。富收藏,精研碑帖,工书法,四体皆通。其诗文亦名重一时,著《云淙琴趣词》《倬庵诗稿》《倬庵文稿》等。
邵章与茫父先生友善,诗词唱和颇多。这件作品亦颇用心。
图19 姚陈合写菊花苍松铜镇拓本
图20 为伯蘔写洪觉范诗句铜镇拓本
结语
自1915年起,至1930年殁,茫父先生始终满怀热情地参与铜刻文房的写画,留下作品难以计数。或自用,或应友朋之请,还有相当数量则直接进入了市场。当然,我们知道,即便在茫父生前,厂肆即已充斥赝鼎。有的仿品水平不低,岁戊辰正月,茫父最钟爱的儿子姚鐜(1912-1929)就曾买回一个画着兰花的铜墨盒,署姚华款,结果竟是伪迹。茫父先生于是为之补题:“人间且喜春犹闰,兰叶烟开更自馨。不信东风无畛域,青芜戴得国香名”,又补注:“盖近日墨盒冒予款伪迹特多,朋辈时以为言,余以细民谋食,不之较也。然归之于家,固不能无题,以记其事耳。”⑤从中可窥知当时坊间先生伪迹已多,而先生体谅 “细民某食”不易,并不追究。
以上是笔者目力所及姚茫父早期写铜作品,大部分只留下拓片,原物或许尚在人间,亦未可知。需要说明的是,限于篇幅,文中所举作品仅限于1915年。事实上,次年的1916年才是茫父参与铜刻文房写画最为频繁的一年,作为女子师范学校的校长,仅仅为奖励该年的各类毕业生,他就定制了至少89个铜盒,以各体书法节录名言警句其上,以资勉励学生。
万物皆有缘起,目前我们已无从知晓姚茫父与陈师曾二人因何机缘而介入铜刻文房的写画,更不知是姚茫父影响了陈师曾,还是陈师曾影响了姚茫父。只能期待有更多资料涌现出来,以证史阙。
致谢:在行文过程中得到许多同好的帮助,特别感谢盛世收藏刻铜版的几位师友:杨未君、范大鹏、孙爽、朱瀚、常宝波,不仅为笔者提供大量宝贵资料,而且疑义相与析,贡献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感谢茫父先生令孙姚遂先生、孙女姚伊老师提供资料。感谢好友谈晟广博士提出宝贵意见。
注释:
①所谓亲笔画稿者,实指两类作品,因不易分辨,故常常笼而统之,不作区别。实则,文人学者或书画家直接在铜盒、铜尺或铜屏上写绘,再经刻铜匠人加工完成,这样的作品方能称作“亲笔”;如果是书画作者仅提供纸本稿件,再经由刻铜工匠上稿、刻成,则只能称为“画稿”作品。就笔者所知,姚茫父与陈师曾都是直接在铜件上写画,或去店中,或者“来件”在家中写绘,皆有当事人回忆文字为证。但是,从目前存世之姚华写铜作品中,也可看到并非亲笔却又十分接近亲笔者,通常是书法,笔者猜想,可能在当时已有工匠利用拓本翻制以牟利。
②周继烈主编,《民国刻铜文房珍赏》,北京:北京出版社,2013,第35页。
③邓见宽编:《茫父颖拓》,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第41页。
④《姚茫父书画集》,贵州美术出版社,1986,第99页。
⑤《题画一得二笔》,刊于《艺林旬刊》第四期。转引自:贵州文史丛刊编辑部编,贵州文史丛刊,1983年合订本,贵州人民出版社,第755页。按,《姚华诗选》注释云此诗作于戊辰春节期间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