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主题班会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2020-05-19孙爱国江苏常州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教书育人 2020年13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班会习惯

孙爱国 (江苏常州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主题班会是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一次高质量的主题班会,其德育效能是其他德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主题班会是一种集体活动,也是渗透德育的重要实践形式,作为班主任,需要精选主题内容、开发主题资源、创新主题形式、强化主题实践,为学校德育管理发挥重要助力支持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班级主题班会与学校整体工作保持高度一致,实践效果才会更为明显。

一、精选主题内容,契合学校德育目标

主题班会内容选择时,班主任需要有整合优化意识,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班会内容。特别需要有观照意识,对学校德育管理有更多的观照,只有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对学生形成统一的管理和教育,在学校大环境之中完成班级管理小目标。

小学主题班会内容选择时,班主任不仅要对学校德育管理计划有一定了解,还要针对社会热点焦点展开设计。如环保主题班会,学校有相关的德育活动安排,班主任在具体组织主题班会时,利用课堂表演和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具体感受之中建立环保意识,对危害环境的更多致因有更多了解。首先是让学生展开演绎活动,班主任给学生设计了场景:空气污染太严重了,有两个小朋友因此得了呼吸道疾病,因为同样的原因让两个小朋友产生了一种共识:环境污染是人为造成的,如何能够组织更多人展开环保宣传,一定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这两个小朋友组织了环保宣传队,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走上街头散发传单,向众人展开演讲活动。学生根据教师设计展开演绎活动,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其次,为调动更多学生参与主题班会活动,班主任让学生在学习小组讲述环保小故事,介绍环保知识。学生大多有这方面的积累,都能够积极响应。

班主任为学生准备丰富的主题班会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感知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演绎、讲述过程中形成思想触动,对促进学生思想品质成长有重要帮助。主题班会与学校德育关联,也需要与社会主题链接,还需要与学生学科学习认知接轨,这样的班会主题设计才具有更高价值。

二、开发主题资源,丰富学校德育素材

主题班会的主体是学生,在班会主题内容选择时,班主任还需要充分吸收学生的参与意见。学生对主题班会有个性诉求,班主任对此需要有理性认知,尊重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能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契合学校德育管理,班主任在班会主题发掘时,还要征询其他班级、科任教师的意见,这样可以提升主题班会的针对性。

“我们爱劳动”是班主任为班级确定的主题,这个主题选择有更多观照性。现在的学生大多没有主动劳动的习惯,特别是家里,很少有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的,班主任针对学生平时表现,以“我们爱劳动”展开主题设计,目的比较明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在主题活动启动后,教师先为学生投放一些讨论话题:我们的教室卫生情况怎么样?这是什么人做的值日?我们应该给这些人以什么样的点赞?学生拿到问题后,都能够快速给出回应。有学生说,教室里环境非常整洁,这是值日同学的功劳,我们应该给这些同学送去鲜花和掌声,以表达我们的谢意。也有学生说,劳动最光荣,如果大家都能够积极参加劳动,已经能够让我们的环境更美丽。还有学生说,我们平时在学校能够主动参加集体劳动,但回到家却很少帮助父母做家务,今后应该努力改正。班主任发动学生表决心:我们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需要坚守精神。如果你能够做到,就立下承诺,在班级里公开展示,我们要录下视频作证。学生听说要录制视频,都有些兴奋了,积极撰写誓言。

班主任为学生设计了思考问题,成功调动学生参与班会讨论的热情,在对值日学生进行点赞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触动,促使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到角色之中。

三、创新主题形式,提升学校德育效度

创新主题班会操作形式,班主任需要有创新实践的意识,对主题班会形式进行升级改造。传统主题班会大多是班主任主持,班主任讲话、学生发言、集体讨论,这样的班会显得比较枯燥,学生接受度较低。如果能够让学生来主持,让学生来说、来唱、来玩、来游戏、来竞赛,相信会有更高的启动力,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形成思想认知。

主题班会有更多关注视角,班主任在主题班会设计和执行阶段,需要对其打开形式展开创新实践,给学生提供更多思想启迪。如交通安全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班主任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让学生对交通事故进行感知和了解。然后为学生布设一项主题辩论任务:交通安全事关我们的生命和健康,我们平时出行时,需要处处留心,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即使是吃饭也需要格外小心,因为安全隐患随时会产生。你对这个观点持什么态度?学生拿到话题后,快速展开讨论,自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阵营。教师让不同观点学生轮流发言,形成课堂辩论局面。正方观点:安全无小事,生活之中处处有安全隐患,我们需要时时小心。反方观点:安全的确不能忽视,但不能草木皆兵,吃饭也要小心有些小题大做了。因为观点不同,学生展开了论辩。有学生认为,安全事故随时可以发生,就是吃饭也会被噎到,喝水也被呛到,当然要提升安全意识。有学生不以为然,安全不是儿戏,但也不能因为偶然事件的发生而人人自危了,那样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了。饭也吃不得,水也喝不得,还能做什么呢?……班主任介入其中,对学生的个性观点给予更多理性解读,确保辩论活动顺利推开。

一个主题辩论活动,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学生对安全的理解呈现差异性,这是极为正常的事情。班主任利用话题展开调度,给学生带来更多思考动力,虽然争辩中有些“抬杠”了,但正是这样的争论,才让学生对安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安全无小事,这是一句口号,如果班主任只是在班会上强调一番,根本就没有太多的效果,让学生展开热议,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机会,“理”会在辩论中更加“明了”。主题班会操作形式丰富多彩,班主任要做好调动和创新,争辩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操作形式,如果能够借助更多辅助手段展开设计,势必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理刺激,形成崭新教育切入点。

四、强化主题实践,打造学校德育品牌

德育管理的特点和目标追求离不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的统一重在实践,在班级主题班会操作过程中,班主任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立体性的主题班会活动中完成思想认知的构建。主题班会之前的信息搜集、班会执行过程的活动、主题班会设定的任务执行等,都带有实践意味,班主任从学生认知实际出发,为学生布设更多实践性操作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并在实践感知中完成认知内化。

小学生参与主题班会时,对一些互动性活动有更多青睐,班主任在具体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接受特点,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接轨生活认知基础上形成思想认知基础。如“我的好习惯”主题班会,班主任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表信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是一种有哲理的说法。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习惯,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习惯是差的呢?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我们现在做一个检测。大家根据这张表做选择题,看你的习惯指数有多高,就可以判定你的好习惯养成了多少。学生根据班主任指引展开选择检测,很快就得到了结果,学生对照相关解读展开了热议。班主任让学生自由发言,对自己的习惯测量情况进行汇报。学生在归结自己习惯养成时,大多会做自我检讨,因为测量结果大多不让人满意,说明有很多好习惯都没有养成。班主任针对学生解剖自我的现实,给学生设计一个实践任务:既然我们的好习惯养成存在严重问题,大家需要设计一个计划,每天都展开矫正行动,纠正坏习惯,建立好习惯。矫正计划要设计更为细致,具体更高可操作性,为确保执行力度,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执行清单,将每天的纠正行动记录下来,建立自己的成长日记。学生在班主任引导下,对“成长日记”操作形式展开分析,很快就获得学生的信息回馈。有学生打算建立表格式日记,对没有应该做的事情都打印出来,圆满完成的任务项打上对号。这样操作非常简单,执行归结也更加明了,对提升执行力度有一定帮助。班主任对学生做法进行推广,让跟更多学生都能够进入思想矫正环节。

教师推出好习惯检测环节,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检查的机会,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自然能够受到一些启示。在检测结果分析中,班主任给学生设计执行计划,将学生带入特定思想环境之中。学生对执行计划做详细推演,最后形成了“成长日记”,将主题班会活动推向高潮,班主任就此展开思想发动,让更多学生都能够顺利接受“成长日记”操作模式,对进一步矫正个人行为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成长日记”是这次主题班会获得的重要成果,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检查的手段,对促进学生思想成长有典型激励作用。

主题班会作为学校德育的一种延伸,在小学班集体建设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效的主题班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能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表达自我的平台。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主动性较高,班主任要抓住学生心理展开设计和组织,为学生提供丰富主题活动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提升班级管理效度,对学校德育管理带来更多助力支持。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班会习惯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上课好习惯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基于“分年级、分目标”模式的主题班会设计的探索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