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机器人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分析

2020-05-18平洋

电子乐园·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工业机器人

平洋

摘要:几年来,我国工业的机械化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些产品生产的岗位逐渐被机器人所代替,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让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保障。由于缺少强有效的管理措施,机器人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了威胁,为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工业生产的安全,笔者对工业机器人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了分析,以此希望能够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安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国家政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投入了转型升级的浪潮中,自《中国制造2025》出台以后,工业机器人行业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让其市场变得尤为活跃。我国部分行业已经将工业机器人应用到了其生产过程中,像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工程机械、家具制造等行业,其主要用于装配、焊接、冲压、喷漆和搬运等。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支出,同时还让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得到了提高,但在其生产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其中安全生产尤为突出。之前在国外的生产工厂内,就发生了一起机器人引起的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到了生产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要想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就必须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为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1、现场安全管理

1.1工作人员安全管理

人员安全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第一要务,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因此,企业在应用机器人时一定要将工作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将其操作过程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准则贯彻落实到位[1]。其次,单独划分出机器人的工作区域,并在其周围设立安全围栏,并在围栏的安全门上安装安全开关或应装置,当安全门打开时必须确保机器人停止运行。(其工作区域如下图所示)然后,切实管理好相關工作人员,禁止进入机器人工作的区域,避免其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最后,当相关技术人员对机器人进行检查和维修时,一定要将安全围栏的安全开关处理好,避免因其他工作人员不下心触碰到开关,导致机器人开始运行。另外,还要安排一个专门的人员对其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同时,还要对机器人的工作状态进行标注,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对其运行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2系统设备安全管理

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对其的安全管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对其设备的管理设计如下:

(1)机器人夹具

机器人夹具是其搬运产品的主要工具,其传感器连接了整个系统,其主要作用就是当机器人运用夹具时,对夹具的状态信号进行判断。为了确保搬运的产品不会掉落,在对其设计时,应将其闭合状态设置在失电状况下,同时还要确保机器人能够顺利的搬运产品。

(2)外围设备

外围设备是系统接口处的运行设备,其主要功能就是收、送产品和物料等。为了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应使用继电器将单独的外围设备与系统配线分开,同时还要将其设备需要人工操作的部分安装系统急停按钮。

(3)工业机器人

为了确保机器人能够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操作运动,需要在其他区域安装软件限位。同时还要对机器人操作设置权限,只有规定的人员才能够对其进行操作。一旦有设备出现异常或处在至手动状态时,系统需要向机器人发出停止的指令,同时自动切断机器人的院校程序[2]。进行冲压操作的机器人,需要对其安装过载保护板,一旦出现碰撞现象让其马上暂停运行。在对机器人进行调试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其他工作人员触碰到相关操作设备,应在硬围栏上上锁挂牌,给予其一定的提示。

2、电气设计安全管理

2.1位置的确定

在设计机器人的过程中,为了确定其安装的最佳位置和高度,应使用仿真件仿模拟出实际现场的状况。在安装其底座时,为了避免出现机器人在快速运转时将底板甩出的现象,就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同时还要对其运行路径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出现奇异点问题,当机器人呈直线运行时,要确保其轴运动能够达到平衡。

2.2程序设定

在对其程序进行设定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简单一点,减少逻辑判断情况的出现;需要对其内部速度进行控制,特别是直线运动,其运行速度不能大于其规定的限额;其程序一定要在规定的区域才能启动;一旦等待信号达到一定时间时,机器人需要停止运行或中断程序,以免工作人员在处理信号的过程中,其突然开始运行;当其退出操作区域后,只有其确定好自己处在安全区域内,才能够启动信号,以免在之后的工序中压到其夹具;在传达设备启动命令时,一定要明确到具体的运动模式;为了方便对其点位的记忆和调整,在对其点位进行命名时,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同时还要将全部的程序点位名进行统一;在正式投入运行前,其程序必须经过两个及以上的技术人员进行检测并进行签字,检测无误后才能够上线调整;其首次试运行的速度不能超过10%。

3、现场操作安全管理

在对设备进行调试时,操作人员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进入操作台的位置。在对其点位进行调试时,现场必须具有两个人,一人操作,另一个人进行监督,确保能够在发生危险时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在对工业机器人内点位进行调试时,首先要对其硬围栏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之后要将其电源关闭,同时将其硬围栏上锁,并在其操作台上悬挂告示牌。任何人都不能私自更改机器人运动的线路,对其线路的安装和检修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完成。当设备出现问题时,最先要做的就是判断其设备的运行状况,只有当所有设备的自动程序暂停之后,才能对其进行设备维修。同时还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以此确保所有设备都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确保机器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安全,就必须加强对工作现场、电气设计和现场操作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只有在确保机器人系统安全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上,只有这样才能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提高工业企业生产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樊好剑.工业机器人下数控加工的应用与探索[J].内燃机与配件,2020,(16):75-76.

[2]李想.浅谈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行业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0,(3):187-188.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110000

猜你喜欢

安全生产管理工业机器人
火力发电厂热控班组安全生产管理
基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研究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谈工业机器人的安全生产
基于力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力控试验系统的研制
基于虚拟样机的工业机器人末端液压夹持器的设计
工业机器人模拟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浅析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基于SolidWorks的工业机器人离线仿真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