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资源下如何提升初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20-05-18万宝华
摘 要:核心素养指向的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受到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和使用,在同伴互助的氛围中有利于提高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夯实文化基础;有利于指引学生个体形成学会学习的科学方法,寻求自主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体实践创新精神,提升社会参与,进而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本文从基于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合作学习出发,指出了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希望能对其他老师所借鉴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应用了合作学习模式,不过当前的合作学习效率不高。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在同伴互助的氛围中有利于提高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夯实文化基础;有利于指引学生个体形成学会学习的科学方法,寻求自主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体实践创新精神,提升社会参与。所以我们要对合作学习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利用好多媒体信息化资源,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核心价值,进而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 合作学习的内涵以及优势
合作学习是学习者之间合作认知、合作情感以及合作技能的综合表现和运用,一般对其的定义是“以小组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的课堂教学,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合作中主动学习知识,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使认知水平和情感交流方面的双提升,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夯实文化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精心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个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夯实了文化基础。
(二)有利于指引学生个体形成学会学习的科学方法,寻求自主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态度。其不是简单地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一起讨论,而是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自我表达、互相接受、优势互补,这是合作的最高境界,也让学生在长期的累积中内化学会学习的方法,走上自主发展之路。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体实践创新精神,提升社会参与
合作学习中需要每个学生都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积极发言,同伴之间真情交流,或直接认同,或观点辩驳,在每一个学科、每一节课堂学习中参与实践,形在良好的社会参与意识。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模式过于形式
合作学习是目前充分发挥师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虽已探索应用一段时间,但很多教师无法把握其核心价值,以至于在课堂在表面化、形式化的合作学习,忽视合作学习内涵,并没有真正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
(二)教师主导性有待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习者之间合作认知、合作情感以及合作技能的综合表现和运用。教师在学习小组分组、学习过程指导、学习结果评价等方面都要发挥主导作用,让每个学生在个体参与和同伴互助中实现平衡与发展,减少合作学习的随机性和随意性。
(三)缺少对应的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常规参照评级系统是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所使用的评价体系,这一系统的主要标准就是对学生按照学习成绩的高低进行排序,但是合作学习模式下主要应用的是合作和讨论的学习方式,如何针对过程及参与进行打分并纳入传统评价体系,亟待思探究。
三、 信息资源下如何提升初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适度任务驱动,鼓励小组资源生成
基于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采取适度任务驱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实现对问题深入而全面的思考,将知识与能力进行全新整合。以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为例,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文章中哪一个情节是最让你感动的地方?请你在文章中画出让你感动的语句,并联系文章上下文谈谈让你感动的原因?小组成员先进行个人分享,谁的最具有说服力就成为本小组汇报的语句。这样的任务驱动不仅让学生个体充分发挥自主阅读感受,也实现在小组内的交流、倾听、形成共识,获得新资源。
(二)发挥教师主导,提升合作学习效率
面对全新的学习模式,很多学生自主参与和组织交流需要教师给予细心引导。首先要把握小组合作讨论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太短,时间过长会导致小组讨论拖沓,影响教学效益。时间过短又未能实现成员间充分交流,形成合作共识;其次要鼓励小组间进行合作,让小组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对抗,比如小組之间互相提问,回答不上来的由提问方为对方解惑。以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设备进行问题展示,让学生们以合作学习的模式讨论这篇课文想要表现的中心思想,让不同小组根据阅读感想罗列出问题,然后进行问题互换,最后进行问题交流和汇总报告,一起得出作者的中心思想感情,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
合作学习难以用精确的分数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这种学习模式需要一种全新的评级体系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应用一些软指标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小组成是要汇报以周为单位,小组内每个成员在每周都完成一次汇报的人可额外加分,小组合作学习累积一定分数的可获得星级小组的称号等等。这些分数加软指标的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成员互助,关注学习过程,从而提升学习效益。
核心素养指向的课堂教学是开放、自由的,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完善小组合作学习,创建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新模式,让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收获主动参与的热情、合作学习的高效、实践创新的快乐,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祁梅.提升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2(34):43-44.
[2]赵电宝.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教师,2013(18).
[3]黄玉中.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2013(5):68.
[4]徐锋.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新课程,2011(8):106.
[5]范迎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97-98.
作者简介:
万宝华,广东省佛山市,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