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2020-05-18韩苓

读天下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数学、学好数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情境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种艺术的重要特征是,良好的教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紧紧抓住学生心弦的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认真备课,给学生创设认知矛盾,尽可能提出使学生产生急于解决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在課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一、 借助游戏创设教学情境

爱动手是孩子们的天性,在教学中适当的穿插一些游戏,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达到了学会新知识的目的。如在教学“两步应用题”时,我领导孩子们做的是拍手游戏。①我先拍3次掌,让学生拍1次,他说共拍了4次。 ②我先拍3次,让学生比我拍的次数多2次,让学生说出共拍了几次掌,学生很容易地说出8次。③我先拍3次,接着让学生比我拍的次数多4次,让学生说出共拍了几次,学生很容易说出10次。这样,自然而然地就引上了新课——两步应用题。而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了,注意力也集中了,这节课同学们学习起来也轻松多了。

二、 借助教具创设教学情境

适当的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激发他们的兴趣,鲜明的图像和实物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儿童喜爱小动物和色彩鲜艳的图片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以复杂,从特殊到一般,逐步理解那些较抽象,较枯燥的教学内容。如:我在教10以内数的认识时,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数”和“序数”这两层含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用语言不容易为儿童所理解,于是我就选用摆动物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的两层含意。我在贴绒板上贴上5只小动物,小兔,小鸡,小狗,小猫,大象,接着让学生从左、右两个方向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动物。再让学生知道“5”表示一共有几只动物,是动物的个数也就是动物的总数,然后让学生从左往右按顺序数,第三只小动物是什么?再从右往左数,第三只是什么动物?提问:“为什么都是第三只,却不是同一种动物呢?”由于方向不同,所以表示的动物不同,因此第三只是指动物位置次序。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快体会到了5只和第五只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三、 在实际操作中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更要注重动手操作。学生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化,记忆才会牢固,推理才能严密。

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出一些计算公式,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的公式时,我们应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罐头盒,盒上是正好贴有圈的标签。学生操作把标签从黏合处掀下来,得到一个长方形,得知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得出一些理论知识。又如在教“小时,分,秒”这一课时,让每个学生都带一个小闹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调拨,小组研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看到时针走一格,分针刚好走一圈,而且分针走一格,秒针走一圈。同时学生自己数出钟面中一共有12格,每格又分为5小格,共有60小格。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变抽象难懂的知识为具体可感的,可见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相结合,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四、 借助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刚上课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可以激起学生求知的兴趣。例如: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讲了一“猴子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一天猴王做了3个大小同样的饼,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给①猴一块②猴说:“太少,我要2块。”猴王把第2个饼平均分成8块,给了它2块,猴③更贪心说:“我要3块。”猴王拿出第三个饼平均分成12块,给了它3块。“同学们,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吃的多呢?”不一会儿,同学们都说:“同样多。”于是我追问:“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们知道吗?”正当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完故事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时,我说出:“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你们就知道了。”在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之下进行新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家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逐步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涵。

最后再提问:“你们知道猴王是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学生们信心十足的回答出来。这样,这个故事贯穿了这节课,使学生在愉快而紧张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

五、 创设情境,引导自主探究

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努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去探索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创设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怎样打电话省钱”“压岁钱怎样花”,这样的问题情境对学生而言,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老师可将问题情境故事化,提高问题情境的趣味性,也可将问题情境活动化,确保每个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

根据教学任务,创设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新颖性、生活性等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自主的学习扭转,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运用知识进行探究,自觉地、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新知。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我让学生模拟小商场购物的情境。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激发学数学的欲望,积极地在实际生活中探究数学知识。学生经过了艰苦的探索过程,获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和较丰富的主观感受,产生强烈的表达意向,获得了多方面的进步。

总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学会数学,学好数学。

作者简介:

韩苓,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文安县左各庄镇西环路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