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镇静疗效观察
2020-05-18郭峰
郭峰
【关键词】高血压;右美托咪定;脑出血;咪达唑仑;镇静效果
高血压性脑出血一般病发突然,且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氧气消耗增加,使得交感神经过于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这就导致临床治护的难度增加,严重者会产生心血管事件[1]。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很多临床学者都对该疾病开展了深层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病人伴有躁动不安的症状,因此进行药物治疗时应考虑镇静作用。目前,咪达唑仑和右美托咪定都经常用于治疗该疾病,但就临床效果而言,不同学者之间有着学术争议[2]。基于此,本研究以随机和自愿的原则选取高血压脑出血病人5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实施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治疗时的实际镇静疗效。研究内容归纳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随机和自愿的原则选取高血压脑出血病人50例,均为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接收,随机分配为两组。观察组25例病人中,含有男14例,女11例,年龄介于35-74岁,平均(53.7±6.9)岁;对照组25例病人中,含有男15例,女10例,年龄介于37-76岁,平均(54.3±7.5)岁。组间基线资料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病人加以右美托咪定药物治疗,方法为: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入1μg/kg的负荷剂量10分钟,然后基于病情调整泵流速为0.3-0.7μg/(kg·h)持续泵注。
对照组病人施以咪达唑仑药物治疗,静脉注射0.05mg/kg负荷剂量1分钟,然后调节泵流速为0.02-0.1μg/(kg·h)持续泵注。调整药物用量来使病人达到并保持满意镇静效果,即Ramsay评分为2-4分[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人的镇静效果,主要从镇静显效用时、停药后唤醒用时以及维持镇静效果所需调整用药次数三个维度进行评估;统计病人预后的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抑制、低血压以及心动过缓等,并将上述指标进行组间对比[2]。
1.4 统计学方法分析
实验测验数据经整理后均在SPSS22.0中依次录入并展开统计处理,组间计量资料镇静效果采用(x±S)表示,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表示,施以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静效果对比
统计数据结果表明,两组病人经过各自治疗后,观察组病人镇静显效用时、停药后唤醒用时以及维持镇静效果所需调整用药次数经统计结果显示均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见表1。
2.2 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对比
统计结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经评定分別为4.00%和28.00%,前者比后者低2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表现为突发性头痛,恶心,严重的头痛往往会引起不躁动,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精神症状严重威胁病人的生活健康,而且使得病人的血压无法维持在正常水平,治护配合度较差,给病人的治疗带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在治疗时需要借助于镇静药物完成治疗。咪达唑仑是比较传统镇静药物,但长期使用会使老年病人的认知功能出现障碍,因此在使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右美托咪定具有高选择性,能够抑制交感神经活动和稳定血液循环,可以使病人处于一种类似于生理睡眠的状态,在受刺激时可以被快速唤醒,恢复意识与医生进行交流,而且不会抑制呼吸,安全度很高[4]。
本研究中,病人经过各自治疗后,观察组病人镇静显效用时、停药后唤醒用时以及维持镇静效果所需调整用药次数经统计结果显示均明显比对照组少;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经评定分别为4.00%和28.00%,前者比后者低24.00%%;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实施右美托咪定不但镇静显效快,唤醒用时短,而且换药次数少,安全度高,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勇, 王萍.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镇静效果比较[J]. 实用医学杂志, 2016, 32(8):1322-1324.
[2]孙跃辉. 右美托咪定在ICU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 当代临床医刊, 2019, 32(02):63+74.
[3]刘福菁, 杨巧云, 刘文明.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作用比较[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68):13411-13411.
[4]乔元元. 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镇静作用对照研究[D]. 天津医科大学, 2014,06(12):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