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三关

2020-05-18高婧婴

考试周刊 2020年39期
关键词:时政热点答题技巧基础知识

高婧婴

摘要:主观题在高考政治试题中占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困扰学生的一大难题。如何提升学生主观题解题能力是政治教师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主观题答题知识关、能力关、素养关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政治主观题;基础知识;答题技巧;时政热点

主观题在政治高考全国卷中占52〖WTB3〗%的比重,足见其重要性。从命题看,信息量大、题目灵活、关注时政热点,对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语言组织等各方面能力要求比较高,且学生普遍失分多。主观题解题能力是制约学生成绩提高的一大瓶颈。

收集学生主观题解答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寥寥数语,无话可说;有的偏题,答非所问;有的逻辑混乱,条理不清;有的理论与材料不匹配,甚至不分析材料;有的答题不全面,遗漏要点;有的语言不规范,口语化严重……问题不尽相同,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基础知识不过关。二是解题技巧、能力欠缺。三是只重知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不到位。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提升学生的主观题解题能力要突破三关,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狠抓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过主观题答题知识关

日常教学中要狠抓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书本中的概念、原理、观点等要逐一讲透,要让学生理解到位。要求学生熟读教材,除了教材中的正文,引言、相关链接、专家点评等小字部分也要求学生多看、多读。对重要的知识还应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背诵记忆,并通过课堂提问、默写等方式加以督促。通过熟读、熟记,夯实基础,避免出现知识盲点,导致答题时无话可说。

同时,要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重建,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既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又有利于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解决答题时逻辑混乱、答题不全面等问题。

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借鉴参考书等资料中现成的知识体系,但更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整理,这样才能内化于心。可以先从课题入手,列出本课题中包含的主要知识点,用词或简短的句子把知识点与课题的关系、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概括出来,再用箭头等符号连接起来,形成这一课题的知识体系。再从课拓展到单元,再到整个模块。另外,还可以从某个话题出发,让学生尝试从书本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内容。例如以“教育”为例,在文化生活中可联系到: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角度看,教育事业的发展能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看,一个人的文化素養离不开教育;从文化传播看,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从文化传承看,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等等。这样的训练能帮助学生在解答主观题时更准确快速的对知识点进行定位。

二、 题型分类,掌握答题技巧,过主观题答题能力关

(一)题型分类,有“法”可依

政治高考主观题常见的题型有体现类、图表类、措施类、原因类、认识类、评析类等。不同题型有不同的特点、解答思路和方法。在试题讲解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对试题进行归类,并对不同类型试题的特点、解答方法、技巧等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答题时有“法”可依。如:图表类主观题以图表作为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载体,一般由表头、图表、注解、设问几个部分组成。解答关键是对信息的提取、解读、归纳。要做到四看。

①看表头。表头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和中心,往往是答题的起笔点或落笔点。

②看图表。做到三比,一横比,比较不同项目之间的不同点。二纵比,找出各个项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增或减)。三合比,综合几项数据或两个图表,找出内在关联。

③看注解。注解往往是图示信息的补充或辅助,是答题的来源之一。

④看本质。理论升华,从数据到术语,从现象到本质。

(二)掌握技巧,事半功倍

不同题型有不同的答题特点,这是特殊性。但多数题型有共性的答题步骤、技巧。

1. 审题,包括审设问和审材料

(1)审设问要明确以下几点

①知识范围。是经济知识还是政治知识、文化知识、哲学知识?能否更具体到某个单元、课、框题,或者是具体的知识点?避免答题时南辕北辙、遗漏要点。例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的。”这一设问如果审题时没有抓住“政治生活知识”这一知识范围就容易答到经济生活知识。

②题型。明确题目类型是措施类还是原因类,还是其他题型。不同题型答题方向不同。

③主体。是国家还是个人?是政府、人大、党、政协?还是公民、劳动者、消费者?在政治学科中不同主体对应不同知识体系,审题必须明确。有些设问牵涉多个主体,有些设问主体并不明确,但可以去材料中寻找。

④对象等各种限定条件。以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文综第38题为例,设问“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中有个很重要的限定条件:对象是针对国内经济。抓住这一限定才能真正理清题意,明确问题指向。

(2)在审设问的基础上带着设问审材料

整体浏览材料,分清材料的层次。先按段落分层次,弄清每段的中心意思,再细化到每一句,从而整体上把握材料。这个过程中特别注意标点符号的意义,如冒号通常表示下文是前文的具体内容或说明;句号、分号一般表示一层意思已说完。利用标点符号可以帮助划分材料层次。在合理划分材料层次后,需要逐层把握材料主旨,排除一些干扰信息,提取关键词等有效信息,并用不同符号进行圈点标注。

2. 找联系,做好知识迁移

在明确设问的要求和材料的意思后,将设问、材料、教材三者联系在一起,找出之间的关联点,搜索出答题需用的理论知识,这是答题的关键。

3. 理清思路,规范答题

猜你喜欢

时政热点答题技巧基础知识
清律的基础知识
掌握基础知识
简析如何有效进行初中地理教学
巧用时政热点让课堂“活”起来
小学英语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