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牧民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0-05-18秦善琪张晔刘俊艳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农牧民困难家庭

秦善琪 张晔 刘俊艳

摘要:基于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62个村的280位农牧民的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于田县农牧民生产生活出现困难诉求的影响因素,探讨进一步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困难的对策与建议。结果显示,婚姻状况、饲料是否充足、参加培训的次数、住房条件等变量对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正向影响显著;家庭人数、年收入是否稳定、主要收入来源、牲畜家禽的作用、农产品销售是否顺利、是否有农牧业机械对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负向影响显著。为此,提出了解放劳动力、加强农牧民技术培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完善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牧民;生产生活;困难诉求;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0)03-0175-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03.038

A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and herdsmen's demands for production and life difficulties: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QIN Shan-qi,ZHANG Ye,LIU Jun-yan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data of 280 farmers and herdsmen in 62 villages in Yutian county, Hetian district, Xinjiang, a binary logistic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and herdsmen's demands in production and life and explore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further solve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difficulties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riables such as marital status, adequacy of feed, number of training sessions, and housing safety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whether farmers and herdsmen have difficulties in production and life. The number of households, whether the annual income is stable, the main source of income, the role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whether the sal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smooth, and whether there are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machinery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whether farmers and herdsmen have difficulties in production and life. Therefor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liberate the labor force, strengthen the technical training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expand the sales channel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rove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areas, and improve the basic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system.

Key words: farmers and herdsmen; production and life; difficult demands; influence factors;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貧困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极其严峻的现实问题[1]。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针对精准扶贫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整改,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各项工作,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2]。

新疆作为西部最大的省区,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疆四地州。贫困问题是新疆南疆地区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最突出的短板,是最主要的矛盾之一[3]。于田县位于南疆四地州的和田地区东部,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贫困县,全县辖13个乡、2镇3场170个行政村。全县总户数80 252户,总人口277 406人,其中维吾尔族272 214人,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8%;在人口构成中,农业人口231 547人,占总人口的83%。于田县主要产业是以羊、牛、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和以大枣、核桃、杏、葡萄、肉苁蓉(大芸)、红花、雪莲为主的种植业[4]。

截至目前,于田县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减贫任务实现预期,农牧民的收入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是部分农牧民还存在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诉求,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升农牧民的生产生活质量,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实施,更好更快地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对于新疆发展经济、巩固边疆稳定以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

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1.1  数据来源

研究所用的数据来源于2019年4月在和田地区于田县所做的实地调查,样本涵盖于田县14个乡镇62个村280户农牧民。调查共发放了280份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80份,问卷有效率达到了100%。

1.2  樣本描述

1.2.1  农牧民基本家庭情况  参与调查的农牧民中,贫困户占被调查者总数的76%,一般户占24%。贫困户中脱贫户占46%,未脱贫户占29%,返贫户占1%。其中缺技术致贫的占比31.5%;缺土地致贫的占比28.4%;因病致贫、缺劳动力致贫、因残致贫的分别占比12.0%、8.9%和6.8%;因学致贫、因灾致贫、缺水致贫、缺资金致贫、交通条件落后导致的贫困以及自身动力不足导致的贫困共占12.3%。

和田地区是维吾尔族聚集区,此次被调查的农牧民全部为维吾尔族,大多为青壮年且文化程度不高。其中40~59岁的人数占比较多,达到53.9%;20~39岁人数占30.4%;60岁以上的人数占15.7%。受访者小学与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数较多,分别占73.6%和21.4%;文盲占2.5%;中专及以上占2.5%。

因为受民族、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于田县农牧民家庭人口数普遍偏多。其中家庭成员4~6人的家庭占比最多,占被调查者总数的64.6%,1~3人的占比32.1%,7~10人的占比3.2%。

1.2.2  农牧民存在的生产生活困难诉求  调查显示,农牧民生产上的困难包括劳动力短缺、缺少畜牧种植技术、农用地面积较少以及农产品销售难等几个方面,生产成本较大和水源地较远也是导致部分农牧民生产上出现困难的原因。

许多生活方面困难都是由于缺少资金引起的,比如看病没钱、创业缺本金等。还有一些是务工、就业方面的困难,例如外出务工时的劳资纠纷、想就业但没有渠道、创业缺技术等。部分农牧民家中也出现了孩子上学交通不便、就医信息掌握不全面、旧房拆除、家庭纠纷等困难。

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2.1  模型设定

为探索农牧民生产生活困难诉求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诉求”成为被解释变量,且最终结果只有“是”和“否”两个端点,属[0,1]二分类变量,即一个典型的二元决策问题,因此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以探索农牧民出现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影响因素。如果农牧民存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诉求,则定义“y=1”;农牧民不存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诉求,则定义“y=0”。Logistic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则农牧民产生生产生活上困难诉求的概率为:

式中,xi表示影响农牧民产生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第i个解释变量,k为解释变量个数,α为截距项,βi为xi的系数,反映该变量对农牧民产生生产生活的困难诉求影响的方向及程度,通常用最大似然估计法求得。农牧民产生生产生活的困难诉求的概率与农牧民没有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概率比值为事件发生比p(y=1)/[1-p(y=1)]。e 反映解释变量xi每变化1个单位所引起的事件发生比变化的倍数。

2.2  变量选取

影响农牧民出现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诉求的因素有很多。根据研究目的,以农牧民生产生活上是否存在困难诉求作为因变量(y),取值为0或1(生产生活上存在困难诉求,定义y=1;生产生活上不存在困难诉求,定义y=0)。自变量主要归为以下4类:第一类是个体因素,包括主要劳动力受教育情况、婚姻状况;第二类是家庭因素,包括家庭人数、家庭年收入、家庭收入是否稳定、主要收入来源;第三类是生产因素,包括耕地面积、牲畜家禽的作用、饲草料是否充足、农产品销售过程是否顺利、是否有农牧业机械;第四类是生活因素,包括参加培训的次数、学生上学是否便利、住房条件、医疗是否有保障、缺水程度。各个变量的名称、赋值及含义、均值、标准差见表1。

3  结果与分析

3.1  模型估计结果

运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对农牧民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2。从模型整体检验的各统计量来看,模型的卡方值为147.438,所对应的概率值为0.000,Cox & Snell R2和Nagelkerke R2分别为0.238和0.319,对数似然值为594.928。这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Hosmer-Lemeshow检验的卡方值为7.372,显著性概率值为0.497,整体模型的适配度佳,可用于具体分析。

3.2  模型结果分析

3.2.1  个体因素对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影响  婚姻状况显著正向影响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即农牧民的婚姻状况越差,越有可能出现一些生活上的困难诉求。对农牧民希望改善的生产生活情况的调查显示,有部分农牧民选择了有情感方面的需求。与已婚且婚姻状况良好的农牧民相比,有离异、丧偶或未婚情况的农牧民对情感需求有着较强烈的渴望。一个人生活太孤单、渴望组建一个家庭等都是农牧民的诉求。相较于情感生活不圆满的农牧民来说,婚姻美满、家庭和睦的农牧民情感生活幸福指数较高,出现生活方面困难诉求的概率不高。

回归分析显示,主要劳动力受教育情况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影响不显著。

3.2.2  家庭因素对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影响  家庭人数显著负向影响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即家庭人数与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呈负相关关系,家庭人数越多,越容易出现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诉求。于田县是维吾尔族聚居地区,受民族传统等原因的影响,南疆农村地区的维吾尔族家庭普遍有2个及以上的孩子。调查结果显示,被访农牧民家中人口数在4人以上的占比67.8%。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偏多的农牧民家庭,由于老人和小孩不具备劳动能力,家中成年劳动力的负担较重,生活成本较大导致生活压力也会增加。因此,家庭人数越多,农牧民家中负担越大,对是否产生生产生活困难诉求有一定的影响。

年收入是否稳定显著负向影响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即农牧民家庭年收入越不稳定越容易出现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诉求。造成农牧民家庭年收入不稳定的因素有很多,在调查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上一年家中有成员外出务工但今年在家待业,少了一份工资性收入,二是上一年种植养殖情况良好,收入较多,但当年生产状况不好导致生产经营性收入减少。年收入的不稳定会对家庭的生产生活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导致生产生活质量下降。

主要收入来源显著负向影响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牧民家庭的收入结构单一,仅依靠种植养殖业等经营性收入较容易出现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诉求。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牧民开始外出务工或在本地就业,提高了家庭的工资性收入;有部分农牧民出租了自己的土地或加入合作社得到分红收益;还有一些农牧民家庭既有种植养殖业收入,也有工资性收入和其他补贴等收入,家庭的整体收入较高,生产生活质量较好。收入来源多样的农牧民家庭产生困难诉求的可能性相对于收入来源单一的农牧民家庭产生困难诉求的可能性较小。

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诉求的影响不显著。

3.2.3  生产因素对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影响  牲畜家禽的作用极显著负向影响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如果农牧民家中养殖的牲畜家禽仅作为日常食用来源而不产生经济收入的话,这类农牧民家庭极易出现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诉求。调查发现,农牧民家庭养殖的牲畜家禽数量越多,产生的养殖收入就越多,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牲畜家禽作为家庭日常食用,更多的是交易卖出产生经济收入,从而使家庭整体收入提高,经济负担减小,生活状况稳定或越来越好。反之,农牧民家庭养殖的牲畜家禽数量较少,只作为家庭日常食用,这类农牧民家庭不仅没有养殖收入并且还要承担养殖牲畜家禽的成本,生活负担加重,就会出现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诉求。

飼草料是否充足极显著正向影响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即农牧民家庭牲畜家禽的饲草料越充足,越不会出现生产上的困难诉求。在饲草料充足的情况下,牲畜家禽的生产条件也会非常优越,不存在因为缺少饲草料喂养而导致牲畜家禽死亡的情况,这就大大减少了畜牧养殖方面出现生产困难的可能性。

农产品销售过程是否顺利极显著负向影响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即农产品销售过程不顺利会导致出现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诉求。农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最大区别在其存储期短,容易变质,尤其是一些瓜果蔬菜,如果不及时销售出去,必然会遭受损失。调查了解到,农牧民销售农产品时遇到的困难包括销售农产品时没有运输工具;牲畜检验证办理困难;农牧民汉语水平不好,销售时沟通交流不畅;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不稳定;没有统一的收购渠道等。同时,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也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因此,农产品销售过程是否顺利是影响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是否有农牧业机械极显著负向影响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即农牧民家中若没有农牧业生产机械会导致生产生活出现困难诉求。调查显示,55.5%的农牧民家中都有如农用拖拉机、播种机、耕地机等小型农牧业生产机械,这极大限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农牧民家庭经济效益的增加,利于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促进收入增长。而家中没有农牧业生产机械的农牧民,仅依靠传统种植养殖方式很难带动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所以,家中是否有农牧业机械也是影响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回归分析显示,耕地面积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诉求的影响不显著。

3.2.4  生活因素对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影响  参加培训的次数极显著正向影响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即农牧民参与培训的次数越多,出现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概率就越小。增加农牧民收入、提高农牧民的生活质量,是新疆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开展农牧民技能培训是提高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的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调查显示,85.2%的农牧民参加过培训,如汉语培训、技术培训和就业指导培训等。参加培训的次数越多,农牧民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就越多,解决生产生活方面困难的途径也就越广。培训也使农牧民的思想方面有了积极的变化,同时也让农牧民的收入获得一定的提高。因此,参加培训的次数也是影响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住房条件显著正向影响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即农牧民家中的住房条件越好,出现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诉求的概率就越小。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牧民富裕后,首先要改善居住条件。随着农牧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农牧民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逐渐从满足生存需要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住房条件的好坏也代表着农牧民家庭生产生活水平的高低。所以,住房条件是影响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重要的因素之一。

回归分析显示,学生上学是否便利、医疗是否有保障、缺水程度等变量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诉求的影响不显著。

4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4.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对于田县280位农牧民的调查样本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婚姻状况、饲草料是否充足、参加培训的次数、住房条件等变量对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正向影响显著;家庭人数、年收入是否稳定、主要收入来源、牲畜家禽的作用、农产品销售过程是否顺利、是否有农牧业机械等变量对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负向影响显著;主要劳动力受教育情况、家庭年收入、耕地面积、学生上学是否便利、医疗是否有保障以及缺水程度对农牧民是否存在生产生活困难诉求的影响不显著。

4.2  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为更好地解决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困难诉求,使其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解放劳动力,提高家庭收入。目前很多劳动力充足的农牧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牧业收入和政策性补贴,务工收入相对偏低,农牧业生产方式比较传统,生产水平不高,稳定增长潜力有限。但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有利于增加家庭收入[6]。村委会可以通过组建合作社,让村中的种植养殖能手将农牧民的土地、牲畜家禽集中看管,每户每月按土地多少、牲畜家禽的数量交纳一定的看管费用,解放出一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开展其他项目,不断增加家庭收入。村中若有养老院、托儿所的,村干部可建议将老人和小孩送到养老院和托儿所,解放农村年轻妇女,使她们拥有更多外出务工就业的机会。“一户一就业”可以使农牧民家庭增加收入,达到脱贫标准。

2)加强农牧民培训,提高农牧民技能。于农牧民而言,培训可以提高自身技术能力,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从而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稳定的收入。在农牧民培训结束后,村委会要尽可能多地为农牧民创造就业、务工环境,充分发挥卫星工厂的作用,多渠道联系安排就业岗位,确保现有劳动能力的农牧民家庭持续稳定就业,促进增收。同时村干部还要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农牧民的内生动力,转变农牧民的思想观念,鼓励青壮年农牧民走出家门,外出务工或自主创业。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大饮水安全资金投入力度,加快供水设施及设备的更新改造;加大道路建设力度,尽快解决道路硬化问题;完善电暖、棚圈、草料地、畜牧技术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真正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县城和村庄中设置线路班车停靠点,安排车辆定点发车,方便村民的交通出行。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交通、水电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降低农牧民生产生活成本,对提高農牧民生产生活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加大推介力度,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村委会要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拓宽向内地销售渠道。也可针对村内产量较大的农产品建立或扩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农产品生产、存储、运输、销售产业的发展,吸纳更多的农牧民入社参股,实现家庭经济收入的增长。于田县已经是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因此更要加快完善“产业+电商+扶贫”发展模式,推动产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发展,提升农产品影响力及附加值,带动农牧民拓宽增收门路,提高收入。

5)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南疆是地方病、传染病的高发地区,因此,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专业水平显得更为重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医疗设备引进力度,更新落后的医疗设备,提高硬件设施水平;还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卫生人员队伍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教育方式,提高卫生人员队伍专业素质水平,为农牧民提供更安全、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7];同时也要向农牧民宣传、讲解就医服务信息、医疗报销政策等,使农牧民形成正确的就医观念,了解就医流程,减少看病难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  颖.农村贫困问题特点、成因及扶贫策略[J].人民论坛,2013(35):108-110.

[2]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J].中国人大,2019(5):14-20.

[3] 李学军.新疆南疆三地州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问题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16(6):32-40.

[4] 孙永霞.于田县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6(5):50-51.

[5] 李嘉音,冯  寒.试论新疆主流媒体扶贫报道创新策略——以《新疆日报》为例[J].今传媒,2019,27(6):114-116.

[6] 聂正彦.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基于甘肃省4市6县调查数据[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6):107-111.

[7] 李  彬,付  谦,倪荣丽,等.农村居民对村卫生室满意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9):1092.

收稿日期:2019-10-14

基金项目:新疆农业大学基金项目(XC8X2019009)

作者简介:秦善琪(1994-),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和扶贫发展,(电话)15292883706(电子信箱)371930824@qq.com;通信作者,张  晔(1972-),女,山东郓城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乡管理与公共治理研究,(电话)13699951500(电子信箱)474111649@qq.com。

猜你喜欢

农牧民困难家庭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家庭“煮”夫
选择困难症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