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
2020-05-18陈凯
陈凯
摘 要:齐云山是我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壮丽的风景和悠久的文化吸引了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前往游历,并留下了诸多有着多重意义的石刻。近年来,这些石刻面临着文物保护与景区开发之间的矛盾,如何在不影响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对齐云山石刻进行开发利用成了焦点。文章在对齐云山石刻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的前提下,运用文旅融合的概念,为齐云山石刻的保护出谋划策。
关键词:齐云山石刻;文旅融合;遗产保护;文物展示
文旅融合是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事业的核心之一,能提升旅游品牌的内涵,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对文旅融合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不满足于单纯的游山玩水,开始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护好文化遗产变成了文旅融合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齐云山为我国道教名山,始兴于唐,香火鼎盛,游人如织。宋至民国年间,游人、香客或赋诗题词或树碑为记,在山上留下了极为珍贵的石刻文化遗产。但齐云山石刻长期暴露在未受保护的自然环境中,出现了粉化、剥落的现象,再加上齐云山石刻位于齐云山风景名胜区内,游客众多,为石刻的保护又增添了难度。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齐云山石刻进行保护,是文物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1 齐云山石刻保护现状
齐云山石刻现存宋代至中华民国石刻共291方,其中超过百分之九十为明代所刻,多系古代文人墨客、朝廷官员、香火信徒等探幽访胜时触景生情之作,包括诗词、传、赞、碑铭、赋记、颂、流文、表、会记及楹联、佳句等,内容涉及地理、宗教、经济、寺观沿革、自然风光等方面。
1.1 齐云山石刻本体现状
经过笔者实地勘察调研,并根据国家文物局2008年2月发布的《石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造成齐云山石刻病害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自然影响因素主要是齐云山石刻地质构造及岩体结构不稳定,受雨雪、地表水、雾霜、温湿度、风及地层活动、地震、生物等自然力的影响,随时间的发展和各方面因素的结合,对石刻赋存岩体的构造物质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影响。有的岩体存在裂隙、断裂,严重影响文物的稳定性,如一天门摩崖石刻,其表面风化、水锈结壳、沉积污染、生物侵蚀现象十分严重,字迹不清且部分字已被毁。
人为影响因素主要是游客在石刻上进行触摸、踩踏、刻画等不文明行为,加上信众烧香拜佛,致使油烟熏黑部分石刻等不当行为,这些都对石刻产生影响,石刻文物表面污染、机械损伤等情况也较为严重。另外不当修补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对部分碑刻底部使用水泥砂浆加固修补,修补质量较差,破坏了文物的整体协调性。
1.2 周边环境现状
齐云山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400米左右,最高海拔585米,相对高差200~400米。其岩性为红色砂砾沉积岩石,砂砾岩层序清晰,构造明显,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齐云山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特点是雨量充沛,光源充足,热量丰富,日照适宜,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温度16.2摄氏度,年平均日照时数1790.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613.7毫米,春夏季雨量多,约占全年74%,秋冬季雨量少,约占全年26%,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无霜期年平均为231天,常年降雪平均为8天。空气环境方面,通过检测发现齐云山前、后山的二氧化硫含量并不高,均低于一级标准的浓度限值,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来看,二氧化氮含量也是比较理想的。但石刻处于一个相对荫蔽的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相对比较高。齐云山游人较多,周边植被茂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相当高,且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的存在,这些酸性气体与人群呼出的水气相结合或遇到雨水就会产生腐蚀作用。
齐云山气候潮湿,适宜苔藓、霉菌等微生物生长,微生物病害对石刻起到破坏的作用。从环境检测数据可以看出,紫外线、有害气体、风速及早晚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对月华街、楼上楼景区石刻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其中紫外线对石刻的危害比较大,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与水结合会加快石刻劣化。云岩湖景区的摩崖石刻周围植被繁茂、杂草丛生,从检测到的环境参数来看,二氧化碳和湿度对此处石刻的危害最为突出。
1.3 齐云山石刻保护措施现状
近年来,随着齐云山被国务院等部门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齐云山开展了各项整治工程及保养性工作。首先自1984年对石刻进行调查统计以来,多次进行清洗、封护和拓印工作,2009年更是全面启动齐云山石刻抢救性保护工程,截至2015年已经完成了一期、二期保护工程,正在进行三期保护工程相关工作。自从实施石刻专项保护工程以来,通过清洗、毛细水转移、裂隙灌浆、加固、防水及封护等措施对石刻进行保护处理,达到了保护石刻的目的。此外,景區管理机构常年开展锄草、清理积水、清洁石刻表面尘土等日常保养工作。不过也存在缺乏对石刻病害发展、石刻小环境的监测,以及部分石刻缺少测绘图等问题。文物信息采集、监控及日常维护工作尚需加强,在具体保护上仅对部分石刻进行化学保护试点,大部分石刻存在的问题仍未解决。
2 齐云山石刻保护策略
齐云山石刻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这类文化遗产都具有较好的视觉观赏性,适宜将其原状原封不动地展示给观众。我们要以石质文物病害防治为主,延缓病害的发展趋势,确保文物安全,并强调研究工作在保护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此外,尽可能减少干预,在保护措施和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下,首先考虑具有可逆性的措施,拟采用的现代保护技术应经过前期经验确认有效,且不妨碍今后再次实施保护,必须具备可识别性。在具体的文物本体保护中,要对石刻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以延长文物寿命、保护文物安全,同时要严格按照表面清洗、裂隙修复、毛细水转移、表层加固、表层防水、表面封护的环节对石刻进行修复、保护。
在管理上建议成立齐云山文物管理专门机构,对齐云山石刻、古建筑等成立文物保护区进行保护、管理,并完备齐云山石刻用地的各项手续,完成地籍测量,明确土地界限,树立明显的界桩。同时建立科学全面的文物档案管理制度,按照文物保护的要求记录、收集相关资料,建立完整的齐云山石刻档案资料。在此基础之上,收集整理齐云山石刻和周边背景环境的地形图、卫星影像图、航片等基础地理信息资料,以及拓片、图纸、图片、影像资料,收集整理齐云山石刻保护、利用、管理、研究档案。在此机构内设专门的档案资料管理部门,负责齐云山石刻各类资料档案的保存与管理,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建立文物综合信息系统,运用办公系统使文物档案管理变得更有效率。
安全防护是齐云山石刻保护需引起重视的又一方面。首先要强化安全保卫管理工作,加大石刻管理力度,制定紧急情况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避免造成文物损坏和人员伤亡。在具体的安防设施中,齐云山石刻要以技防为主,并辅以人防共同保护文物安全。在主要石刻点、道路沿线设摄像头与防护栏杆,监控参观石刻人员的活动,在一天门、真仙洞府、小壶天、最高峰、紫霄崖、三姑峰、石桥岩等石刻集中的崖壁前安装红外线探测设备,保护文物的安全。安防系统建设应以适度、适宜为原则,设备安装不得损害齐云山石刻文物本体和景观。建立安防保卫组织,配备专职人员及必要的防卫装备,加强巡逻,制定保卫制度及防盗应急预案。此外防火、防雷和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防护也应被关注,要增加现有消防设施,建立维护制度,同时增强防火意识,建立消防管理制度,规范用火、用电方式,防患于未然。在防雷措施上根据相关规范,全面评估齐云山石刻防雷需求,科学编制防雷工程设计方案,实施齐云山石刻防雷工程。另外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要求在详尽勘察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后,方可实施。山洪灾害防治措施应侧重防范冲沟水,避免其冲刷文物、破坏交通设施等。在冲沟、边坡发育地段,应加强植树造林,尤其注重种植水保林带,以种植丛生灌木为主,间种乔木,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要设立警戒标志。同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不得对文物景观和周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3 齐云山石刻展示规划与文旅融合
齐云山作为自然资源(丹霞地貌)与文化资源(道教文化)丰富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是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历史文化知识、激发爱国爱乡意识的重要场所。同时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是“文旅融合”的内在源动力,齐云山石刻是休宁县的重要旅游资源,对提升休宁县文化品牌、知名度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齐云山石刻凭借其宏大的规模、漫长的时间跨度、书法流派的纷呈,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于一身。在这样的文物保护背景下,如何将石刻完整地展示给游客大众,减少甚至不影响文物的保护,将文化和旅游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笔者试图提出几点展示规划的建议。
首先,要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展示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提高展示的可读性,坚持合理、适度的可持续利用,控制利用强度是展示的基本思路。齐云山石刻品牌的塑造必须注重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这是人文旅游景区赖以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文化旅游景区在旅游开发中要遵循文化资源保护的原则,防止对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度利用。根据齐云山石刻的保存现状、文化内涵及可观赏性规划好展示对象,规范并完善展示服务设施,加强游客管理,确保文物的安全性和管理的有序性,减少人为对文物的损坏。
其次,在展示路线上,根据《齐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总体展示路线,以石刻为核心串联齐云山景区内的其他景点及齐云山周边景点,形成基本的旅游观光路线,即石刻都包含在该路线上,展示内容包括石刻、展览中心、展览室及相关古迹、道观、道院、道教文化等。对齐云山游客的兴趣进行调研,结合自然观光、体力等因素,笔者认为以下参观路线较合理,路线为北大门游客服务区→石刻展览中心→索道→望仙亭石刻→梦真桥→洞天福地石刻→修路碑记石刻→栖真岩石刻→忠烈岩石刻→天门岩石刻→一天门石刻→真仙洞府石刻→二天门石刻→三天门石刻→月华街→天官府→太素宫→白云深处石刻→小壶天(石刻、坊、恐龙足印化石)→最高峰石刻→隐云峰石刻→朗灵院石刻→玉虚宫→紫霄崖石刻→方腊寨石刻→插剑峰石刻→三姑峰石刻→路边石刻→文昌祠石刻→山中楼石刻→楼上楼石刻→天泉书院遗址石刻→石桥岩石刻→云岩湖石刻专题展览室→云岩湖游客接待中心。
最后,在展示利用服务上,根据对文物本体资料档案的梳理,对价值较高的石刻进行重点保护,并补充相应的拓片和说明指示标识,突出石刻真正的价值,使游客在游览参观时能对石刻所包含的真实历史信息有直观而清晰的认识。同时完善现有游客服务设施,增设游客自助讲解设备,向游人提供文物相关材料、旅游纪念品、饮食及其他服务。在月华街及楼上楼景区分别选址设立月华街景区游客服务站和楼上楼景区游客服务站,在云岩湖景区选址设立云岩湖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及云岩湖石刻专题展览室,并将石门寺遗址散落的石构件集中于展览室进行保护与展示。设置齐云山石刻展览中心,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向游客全面介绍齐云山石刻的文物价值及齐云山文化内涵,并提供导游服务。石刻展览中心可利用岩脚北大门处的建筑进行改造使用。
4 结语
齐云山旅游景区的开发要注重可持续性,将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相结合,也是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一项工作。齐云山石刻作为齐云山旅游景区中最为重要的人文景觀,必须将保护好这一人文景观作为第一要务。人文景观所形成的环境反映了特定时代、特定地点的文化特征,成为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历史事件的见证,因而作为保护的内容和对象。齐云山石刻的保护不仅要使石刻本体完整地传播至后代,还要推进旅游的发展,助力文化的传播,扎实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安徽省齐云山志编纂委员会.齐云山志[M].合肥:黄山书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WW/T0002-2007):石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3]孙华.文化遗产利用刍议[J].中国文化遗产,2020(1):4-14.
[4]冯健.“文旅融合”该从何处着手[J].人民论坛,2018(32):86-87.
[5]厉建梅.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6]张维亚.文学旅游地的遗产保护与开发—南京夫子庙李香君故居和王谢古居案例研究[J].旅游学刊,2007(3):40-44.
(指导老师:周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