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产管理模式 推动砀山梨产业绿色发展
2020-05-18王梅英冯恒林张娅
王梅英 冯恒林 张娅
摘 要:砀山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工作创新,推进了砀山梨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促进了农民增收。
关键词:绿色食品砀山梨;标准化生产基地;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6.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08-0036-02
1 砀山梨标准化生产基地概况
砀山县人民政府于2009年6月申请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砀山梨)标准化生产基地,2009年12月被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列为第八批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农绿[2008]8号)。2010被命名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砀山梨)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地位于砀山县东北部,包括安徽省砀山果园场、砀山县园艺场、良梨镇等3个场(镇)、14个分场、7个行政村,5500农户,面积5000hm2,其中绿色食品原料(砀山梨)标准化生产基地3333.3hm2。近10年来,砀山人民政府不断完善砀山酥梨标准体系,检测体系不断加强、绿色防控有序推进、品质不断提升、知名度不断扩大,在区域品牌价值评估中,砀山酥梨品牌价值190.64亿元,名列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18位。
2 创新生产管理模式
2.1 工作模式创新 砀山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砀山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基地办公室按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业务职责,制定了7项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3人,健全了场、镇、村组织机构,明确基地负责人及具体工作人员,并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基地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县、场(镇)、村3级层层签订责任书,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出台了《砀山县梨产业发展规划》、《砀山县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方案》,每年制定了《砀山县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方案》、《砀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及时修订了“绿色食品砀山酥梨生产技术规程”、新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砀山酥梨》等技术标准,确保原料基地的生产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进行。
2.2 工作体制创新 结合水果产业发展,砀山县在全省率先进行了农技推广体制改革,专门设立了砀山县梨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砀山县桃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县植保植检服务中心、县土壤肥料服务中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等8大中心,与砀山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办公室形成有力互补,技术力量进一步加强,为砀山梨标准化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3 农资监管创新 为从源头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砀山县建立健全了由县农委牵头,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部门配合的农资整顿联合监管机制。出台了《砀山县农资市场准入管理暂行办法》,严把農资市场“准入关”和“监管关”,实行严格的农资产品备案和市场准入制度,对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实行网上备案审核,引导农资销售企业实行会员卡实名购销制。通过使用二维码对农资经营、流通、使用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完整记录,确保农资产品“来路清楚、成份明确、标签规范”,实现农资销售“信息数据化、购销实名化、监管实时化、服务网络化”的目标,实现农资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实现国家禁、限用农药在砀山县“零销售”。
2.4 质量监管创新 利用民生工程和标准果园建设资金,在基地内建立3个快速检测室,5家生产企业、合作社基地建立农残速测点,每年共抽检快速检测样品10000余个,合格率为99.8%;以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契机,实施“数字果园”创新工程,通过数字果园管理系统,实现对其生产过程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建立电子化生产档案,通过扫描二维码可查询产品质量信息,打造农产品的“优质、安全、可追溯”品牌,推动基地转型升级。至2019年底基地内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上线运营企业11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上线运营企业41家,全县已建成53个数字果园应用示范园。
2.5 植保服务模式创新 与生产主体开展对接服务,有效促进绿色防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全面普及。建立砀山县园艺场梨树王酥梨基地、砀山县三联果蔬合作社酥梨基地等10余个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示范区、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示范基地核心区面积3333.3hm2,辐射带动26666.7hm2。在基地内以集成推广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适时科学化控等技术措施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有机融合的新模式,全面推行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解决1家1户“打药难”“乱打药”等问题。
2.6 宣传培训创新 结合砀山梨生产周期,聘请专家进行授课,围绕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药使用、绿色防控、品牌创建、提质增效等各个方面进行培训,以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控制为基础,推广悬挂诱虫黄板、性诱剂、迷向诱芯、杀虫灯和生物农药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组成专家组开展果树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及肥料、农药合理使用的现场培训和实地指导;依托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开设农资经营、服务人员专题培训;通过电商、微商开展砀山梨销售标准化培训,统一砀山梨产品等级、质量、采收和包装要求。
2.7 品牌创建创新 利用各级农展会、农博会的窗口和电子商务平台的拓展作用,提高砀山梨的知名度,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相结合,及时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砀山酥梨已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相结合,扩大砀山梨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绿色食品认证;以行政代言提升砀山梨的品牌公信力,积极开展“我是镇长我代言”网络直播乡村行活动,全县各镇(园区)的党政负责人分别代言推介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县长通过直播推介砀山梨,极大地提升了砀山梨的知名度和品牌公信力。
2.8 销售模式创新 砀山县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电商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成立电商协会,创建了电商产业园,为电商企业在仓储物流、建设基地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短短几年时间,砀山电商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截止2019年,注册电商企业1400多家,网店和微商5万多家,带动10万多人从事电商、物流等相关产业。每年电商网络交易额均超40亿,成为全国网上农产品销售第1大县。
3 结语
通过10年的努力,砀山梨标准化生产基地内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达到95%,综合防控效果9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基地内有8家企业认证了砀山梨绿色食品,面积2886.7hm2,年产量10.2万t。与基地外相比,优质果率提高10%,果园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天敌种群数量明显增多,减少投资3000多元/hm2,商品果率、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增收4500元/hm2,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徐义流.砀山酥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陈兆云.绿色食品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责编:张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