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您需要“降肠”吗
2020-05-18萱同
萱同
〇 特殊的春节之后
2020年的春节比以往要早一些,却比往年更加清冷,我们不禁感叹:这是一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下的特殊春节,我们需要坚守和等待。于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今年的新春佳节不再有一如往常的走亲访友和走街串巷,取而代之的是宅在家中,还出现了视频聚餐、电话拜年等一系列新式活动。
特殊的年总有特殊的过法,大家虽然失去了往年的玩乐和欢声笑语,但自我隔离、宅在家中的状态却让许多上班族有了难得的亲子时光和放松空间。时间嘀嘀嗒嗒地流逝着,大家纷纷复工、返学,但是腹痛、腹泻、便秘等病症却在不知不觉中找上了门,让许多人苦不堪言。
〇 肠腑功能是关键
腹痛、腹泻、便秘等病症均为消化系统的病症,而且都与大肠密切相关。消化系统的主要任务便是通过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来为人体提供日常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在消化系统的一系列功能器官中,大肠并不是主要角色,但却是一个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配角。
《素问·灵兰秘典论》有云:大肠者,传导之官也,变化出焉。这里的“变化”指的是将糟粕转化为粪便。《素问》一语便道出了大肠独特的生理特性与功能,但想要真正理解这句话,还要从大肠的解剖位置说起。
大肠是一个管腔型的器官,呈回环迭积之状,其上口在阑门处紧接小肠,下端通过直肠紧接肛门,所以大肠作为传导之官,其主要功能就是传化糟粕。大肠要接受经过小肠分清泌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再将粪便传送至大肠的末段——直肠,最后经肛门将糟粕之物排出体外。
春节正值隆冬季节,许多人在这时本就阴盛阳虚,为虚寒之体质,由于疫情,他们每天只能重复着吃饭、睡觉、在沙发上看电视或玩手机、在家中四处走动或躺着休息等行为,活动量的锐减,再加上不甚规律的作息,便容易导致虚寒加重,大肠虚寒而致水谷不化,继而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病症。还有一部分年轻人,阳气本就旺盛,迫于疫情只能长期待在温暖的空调房中,一个假期下来便很容易导致大肠热盛,消烁津液或肠道津亏,从而出现大便干结不通之症。更为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病症,这则是由湿热蕴结于大肠,气机阻滞所引起。
以上这些消化系统的症状都与大肠功能的失职息息相关,如果您已经出现了上述症状,那么您可能需要“降肠”了。
〇 何谓“降肠”
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大肠属于六腑,六腑均有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特性,其中尤以大肠为最。由此可见,是否能够保持大肠通降下行的生理特性便很关键,毕竟一旦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糟粕的形成与排泄便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腹痛、腹泻、大便秘结不通等消化道病症。
“降肠”便是指通过日常保健或专业医生的治疗,让大肠恢复其通降下行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种治法。实现降肠,民间也有许多“土方子”,例如喝姜汤、热水袋捂腹部、服用有通便功效的保健品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喝姜汤、热水袋捂腹部的方法只对于大肠虚寒所致的消化道病症有一定效果,且服用保健品前应注意其中是否含有泻药成分,如果含有泻药成分则切勿长期服用。
〇 大肠经助力降肠
对于里急后重明显、下痢脓血等症状较为严重的人群来说,建议及时去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药物调理来通降肠胃。针对日常保健和其他一些症状较轻的患者,我们便可以通过刺激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来达到通降肠胃的目的。
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从食指末端开始,循行于上肢外侧,一路向上,从肩前、颈部直至鼻旁。这条经脉向上联络手太阴肺经,循行过程中还经过足阳明胃经,故部分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可调节胃肠功能,有和胃降气、調中止痛的功效,作为日常保健胃肠道的穴位再适合不过了。
1.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部,左右各一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所谓原穴,即是脏腑气机输注、经过和留止之处,所以合谷穴虽然在手背上,却集手阳明大肠经的经气于一身,经常揉按此穴可使气能升降、血能宣通,避免气机阻滞、湿热蕴结于大肠等情况的发生。
【定位】合谷穴位于第1、2掌骨之间,第1骨间背侧肌中,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取穴方法】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拇指指腹的指间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末端落在第2掌骨上,拇指指尖之下即为合谷穴。或可将拇指、食指合拢,此时食指掌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合谷穴。
【适应证】虚寒所致的脘腹疼痛及便溏、腹泻,主要表现为腹部隐痛或冷痛、喜温喜按、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加重、大便稀溏。
【揉按方法】可以按摩或搓揉合谷穴,也可用指尖、笔芯背面刺激,以有酸胀感为佳。
【配穴保健】揉按合谷穴的同时也可以揉按足三里穴,足三里穴的揉按方法与合谷穴相同。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膝关节下方的外侧凹陷处向下3寸,因此穴分属足阳明胃经,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泻之能有升阳降浊之效,所以这两个穴位配合着揉按,通降肠胃的效果更佳。
2.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曲池也不例外,位于肘部。曲池穴在五行中属土,经气充盛,合治内腑,故可以清泻阳明、清利湿热,调理大肠气血和功能。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取穴方法】取穴使保持坐位,完全屈肘,找到肘弯横纹尽头处,即为曲池穴。
【适应证】湿、热、气、血壅滞大肠所致的腹胀、便秘、吐泻等病症,主要表现为腹部胀痛,或痛有定处,疼痛拒按,大便干燥硬结,或呕吐与腹泻交替出现。
【揉按方法】每日按压曲池穴1~2分钟,使酸胀感向下扩散即可。
3.手三里
经常按摩手三里穴可以起到调理大肠经气、清肠利腑的功效。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阳溪穴与曲池穴的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取穴方法】首先定位曲池穴,拇指向上翘起,手三里穴位于此时腕背侧横纹外侧的凹陷处与曲池穴的连线上,距离曲池穴约三横指。
【适应证】肠腑气机紊乱所致的腹胀、肠鸣、泄泻等病症。
【揉按方法】平时可用拇指以中等力度揉按,每次1~3分钟,也可用艾灸法,每次灸5~10分钟即可。
上述提到的穴位及其附近部位有丰富的神经分布网络,故不建议大家自行针刺这几个穴位。艾灸务必注意不要烫伤自己。如症状严重或按摩后未见明显缓解,还是应前往医院寻求帮助。
(编辑 车 翀)
(投稿邮箱:162443705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