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分析
2020-05-18莫文山谢占奎刘辉鹏雷宏文
莫文山,谢占奎,刘辉鹏,雷宏文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心脑血管科,青海 互助 810599)
0 引言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简称为高红症,指的因高原低氧引起的血红细胞过度代偿性增生的一种高原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头痛、心悸、气短等,严重时损坏患者全身多系统与多器官,伴有脑水肿、低氧血症以及颅内高压等并发症[1-2]。该疾病高发于高原人群,青藏高原发病率为1.05%-5.07%,男性发生概率高于女性,且就地治疗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高原居民的生活。医学上探索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工作的重难点,当前关于高原红细胞增多增的发病机理研究较多,但并无权威结论。中医学基本上已形成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认识,可以说为临床治疗该疾病开辟了新的道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从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8 月选取我院收治的82 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6 例,女性15 例,年龄为29-61 岁,平均(46.62±3.85)岁,病程为2-13 年,平均(5.95±3.25)年。观察组男性28 例,女性13 例,年龄为28-63 岁,平均(50.27±2.11)岁,病程为3-11 年,平均(4.69±2.10)年。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比较价值。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乙烯雌酚(国药准字H31020555,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治疗,5 mg/d,1 疗程4 周,治疗时间为2 疗程。
1.2.2 观察组:考虑到口服乙烯雌酚治疗具有较大的副作用,给予观察组患者减少药量,具体为2 mg/d,在此基础上加入自拟补气散瘀汤制成水剂,100 mL/d,每日三次,连续饮用8 周。方药:三1 g 七粉(冲服),1 g 水蛭(冲服),12 g 丹参,15 g 狭叶红景天,20 g 西洋参,30 g 生黄芪。面红、体壮且舌苔厚之实热者加9 g大黄;阴虚,大便干结,小便短小,舌干,皮肤干燥、脉细者加12 g 黄精。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Hct 变化与治疗有效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判断,其中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三类。其中,显效:患者头晕、乏力、头疼等症状以及紫绀、黏膜充血等体征基本消失,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红细胞压积等降到诊断标准以下;有效:各项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但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红细胞压积等仍未恢复至诊断标准以下;无效:均不符合以上两项,即症状、体征与检查无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
1.5 统计学分析。应用软件SPSS 20.0 统计分析本文相关数据,应用表达定量资料(采用t 检验);应用%表达定数资料(采用检验)。以最终结果为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Hct 水平。治疗前两组患者Hb、Hct 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Hct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Hct 水平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Hct 水平
组别 例数 治疗前Hb治疗后 治疗前Hct治疗后对照组 41 208.10±6.48 188.56±8.69 67.37±3.26 54.26±3.10观察组 41 207.68±5.32 171.35±7.55 68.11±2.32 48.44±2.51 t - 0.13 3.81 0.44 3.63 P - >0.05 <0.05 >0.05 <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n(%)]
3 讨论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属于慢性高原适应不全中的一种,多发于海拔在3000 m 以上地区,海拔高,气压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机体代偿中就可能出现红细胞代偿亢进情况。同时,还会增加Hb、Hct 水平,最终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问题,严重影响机体氧与物质交换,严重时还会引发出血、栓塞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高原地区空气比较稀薄,人体呼吸不到充足的清气,且宗气形成也不足,极易导致血脉行迟,呼吸喘促,降低肺主气功能;气虚导致运血物理,因此血行瘀带。同时,高原地区寒冷,人体阳气易伤,导致患者血脉运行不畅;气候干旱,天气干燥,肺部恶燥,燥邪袭肺,这也是导致患者血脉运行补偿的主要原因;居民主要饮用硬水为主,多食肉乳,喜烈酒,导致湿热汇聚,最终变为痰[5]。结合当地特点应用自拟补气散瘀汤加减治疗,以补气行血,散瘀活血为主,佐以泻火、养阴等治疗,遵循了中医“治病必求于本,标本兼顾”的原则[6]。本次治疗中应用了黄芪补气圣药从足太阴、手太阴、手少阴等给与患者补气行血,应用西洋参起到滋阴补气的作用,补而不燥共为君药;丹参属于心、肝、脾、肾血分之药,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三七起到通脉行瘀作用,红景天则起到补气、清肺、散瘀作用,行淤血且敛新血共为佐药;水蛭破血逐瘀是为佐使药;以上几种药物结合,气旺血治本,瘀散滞自消治标。黄精起到补阴作用,大黄为泻火作用,以治兼证,治疗该疾病时应辅以氧疗。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了黄芪降压、补气血、稳定红细胞膜的作用,其注射液也能起到降低患者血液凝固性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有效预防血栓形成;西洋参则稳定了患者红细胞功能与结构,增加了血红蛋白数量,提高血氧含量与血样容量等,促进患者机体稳态的自我调节;丹参则是能清除自由基,让患者红细胞保持适当的粘弹性与内粘度[7];红景天主要是益气活血,与益气功效药理作用起到增强患者免疫力的作用,而与活血类药物作用为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以及降低患者动脉高雅的作用;三七皂苷是三七主要的化学成分,能降低患者血粘度,消散淤血。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Hct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75.61%<95.12%),P<0.05,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补气散瘀汤加减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副作用少,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