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黄体酮对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价值
2020-05-18简玉梅
简玉梅
(来凤县武陵山骨科医院 妇产科,湖北 来凤 445700)
0 引言
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是无排卵性月经失调,大部分患者是因为孕激素分泌紊乱,造成子宫内膜脱落出现异常所致。很多女性对该病缺乏重视,在长期患病过程中容易诱发卵巢、子宫等部位病变,甚至影响正常生育,或是危及生命安全[1]。由于该病有着病因复杂、病程长、见效慢等特点,所以有效治疗是医学界热议的问题,经研究发现黄体酮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对于给药剂量尚存争议,于是我院为了探究不同用药剂量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此次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72 例研究对象是我院2018 年3 月至2019 年收治的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根据黄体酮使用剂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 例。观察组患者最大42 岁、最小19 岁,平均(29.34±2.61)岁,病程1-5 年,平均(2.53±0.72)年;对照组患者最大40 岁、最小20 岁,平均(29.15±2.34)岁,病程1-4 年,平均(2.34±0.57)年。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已经审批通过此次研究。纳入标准:经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0.5 cm;经血清孕酮检测孕酮<9.51 nmol/L;均停经2 个月以上;存在月经频发症状;患者和家属均知晓此次研究,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存在黄体酮禁忌症者;子宫内膜癌或子宫器质性病变者;合并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者;1 个月内使用过其它药物治疗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使用黄体酮(生产厂家: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982)治疗。观察组每次服用剂量0.1 g,每天早晚各一次;观察组每次服用剂量0.2 g,每天早晚各一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5 天。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判定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记录子宫内膜厚度、撤药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以及用药不良反应。①疗效判定标准:停药后存在撤药性出血,出血量处于正常范围,经B 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正常,则为显效;停药后存在撤药性出血,出血量比正常值低,经B 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变薄,但未达到正常水平,作为好转;停药后存在撤药性出血或不出血,经B 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无变化,则为无效。②不良反应包括:头晕、腹痛、恶心。
1.4 统计学分析。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0.0 软件处理,()表示计量资料,用t 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用检验;P<0.05 表示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72 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72 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
2.2 比较72 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撤药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撤药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对比,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72 例患者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撤药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
表2 比较72 例患者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撤药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
分组 例数治内(疗膜c前m厚子 )度宫治内(疗膜c后m厚子 )度宫出血量(mL)出血间持(d续)时观察组 36 0.86±0.35 0.72±0.14 81.53±10.86 5.59±2.14对照组 36 0.81±0.46 0.68±0.15 77.68±10.71 5.48±2.36 t - 0.519 1.169 1.514 0.207 P - 0.605 0.246 0.134 0.837
2.3 比较72 例患者的治疗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72 例患者的治疗不良反应(n,%)
3 讨论
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产生与机体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当机体雌激素水平低,对子宫内膜达不到支持作用,继而发生子宫内膜脱落;另外,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会提高子宫内膜中溶酶体膜透过性,水解酶被大量释放,促使子宫内膜脱落[2];机体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则子宫内膜不脱落,也就延长了出血时间。而当机体孕激素缺乏时,子宫内膜中酸性黏多糖合成量持续增多,致使子宫内膜不完全剥落,进而对子宫内膜再生产生阻碍作用,所以患者会呈现长时间阴道不规则出血[3];另外,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支持,会影响螺旋动脉发育,破裂后难以修复,也就增加了出血量。
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治疗原则是止血、促排卵,黄体酮就是常用药物,作为天然孕激素,能调节机体雌激素水平,在月经周期结束后服用,能补充体内孕激素水平,促进子宫黏膜内腺体生长,促使子宫内膜增生血管、变厚,降低兴奋度等[4-6]。同时,黄体酮能加速子宫内膜从增生期转变成分泌期,对子宫内膜功能起到保护作用,有效控制出血量。尽管在临床中,黄体酮对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有着明确的治疗效果,但是大剂量使用易诱发多种不良反应。此次研究中,使用小剂量黄体酮治疗的观察组,与使用大剂量的对照组,均取得良好疗效,其中观察组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97.2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撤药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分别为5.56%和2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大剂量和小剂量黄体酮能达到同等的治疗效果,但是在用药不良反应方面,小剂量发生率更低[7]。这是因为大剂量使用,尽管会明显提高血液中雌激素浓度,加速子宫内膜生长,短时间内能修复出血创面,但是因为患者本身子宫内膜和内源性雌激素水平稳定性较差,会降低药物利用率,进而增添代谢负担,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
总而言之,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治疗中不同剂量黄体酮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不过小剂量用药比大剂量用药安全性更高,有着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