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
2020-05-16张丹琦普亚晶田圳坤
张丹琦,谢 莉,普亚晶,田圳坤
(1.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2; 2.西京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陕西 西安 710032)
颅内动脉瘤为神经外科领域常见疾病,是重要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因素,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和重建载瘤动脉是现阶段临床重要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段,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为具高金属覆盖率和低网孔率的密网支架,可改变血流动力学,依靠瘤颈内膜化,发挥对载瘤结构完整性修复的作用,最终促进血栓吸收,使动脉瘤治愈,故开展价值十分突出[1-2]。为进一步增强手术质量,改善患者身心状况,重视在围术期开展全面、系统护理干预,意义十分突出。本次研究针对所选病例,就围术期护理方法及价值展开探讨,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男7例,女32例,年龄28~74岁,平均(56.8±4.3)岁。其中巨大动脉瘤6例,宽颈动脉瘤28例,宽颈合并大动脉瘤4例,其它2例。
1.2 方法
本组所收治病例,均采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在围手术期,加强全面、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心理干预:与患者建立有效沟通,掌握产生焦虑等负性情绪的原因,针对性予以解决,取得家属支持,加强关爱力度,以使患者情绪保持稳定,为手术实施打下理想基础;(2)预防动脉瘤破裂:患者多以眼部神经功能受损、头晕、头痛为表现,故需积极控制症状,将疼痛评分控制在4分以下,以使患者可正常饮食及睡眠,降低动脉破裂风险;对血压控制,并做好颅内压升高的防范工作,如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咳嗽等。(3)用药指导:持续应用5 d抗血小板药物,即氯吡格雷每次75 mg,每日1次,阿司匹林每次300 mg,每日1次,口服。护理人员需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现象,避免机体受到碰撞,有出血症状时,需立即告知医生。
1.2.2 术中护理
术中有效控制血压,全程肝素化治疗,对输液速度、输液量合理设置,完善管理护理,并对尿液颜色加以观察,及时处理异常。
1.2.3 术后护理
密切临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体位干预,术后6 h取去枕平卧位,术后6 h适当抬高床头,术后24h鼓励离床活动。科学制定膳食方案,昏迷或意识不清者,需提供肠内营养支持。积极开展穿刺部位护理,对脑缺血、颅内出血、脑血管痉挛、皮下血肿、脑肺综合症等并发症防范。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所选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并发症率、复发情况;(2)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在干预前后,对焦虑、抑郁程度测量。其中前者以6分为阳性办定值,后者以8分为阳性界定值,分值越低,心理状况越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涉统计学资料均输入SPSS 22.0,组间计量资料心理状况评分采用(±s)表示,施以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病例手术均成功实施,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5 例12.5%,平均开展6个月随访,通过复查脑血管造影显示,无动脉瘤复发。本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分)
表1 护理前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HAMA HAMD治疗前(n=40) 18.67±5.51 18.72±4.55治疗后(n=40) 11.72±5.24* 10.29±5.40*
3 讨 论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为重要对颅内复杂动脉瘤治疗的技术,具并发症较少、完全闭合率高等多项优势。因患者机体基础状况较差,加之手术侵袭,易出现程度不等的应激反应,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更高要求[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重视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实施,首先,术前进行心理干预、动脉瘤破裂预防等,利于为手术实施打下良好基础;术中重视护理配合,术后加强安全干预,并发症防范,可推进康复进程[4]。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本组病例手术均成功实施,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5例12.5%,平均开展6个月随访,通过复查脑血管造影显示,无动脉瘤复发。本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针对临床收治的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在采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时,重视围手术期护理的实施,可保障手术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