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式镇痛方法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2020-05-16薛静华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家属

李 萍,薛静华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骨二科,江苏 无锡 214400)

髋关节置换术是常见的骨科手术类型之一,能够恢复髋关节疾病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但该术式涉及组织多,且需行磨臼、截骨等操作,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1]。有效的镇痛能够有效缓解手术所带来的痛苦,对于患者尽早进行康复训练,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基于此,本研究给予我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多模式镇痛干预,旨在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并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0月于我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入组患者均满足手术指征,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相关同意书。排除凝血功能障碍、长期服用止痛药及合并恶性肿瘤者。观察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4~87岁,平均(54.63±6.28)岁;病理性股骨头坏死11例,外伤19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5~85岁,平均(54.42±6.50)岁;病理性股骨头坏死9例,外伤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干预:(1)保持病房温、湿度适宜,室内空气清新,白天充足采光,夜间减弱照明,为患者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2)术前宣教髋关节置换术流程,告知可能产生的不适,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3)告知家属多鼓励、支持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怀,同时传授镇痛方法,例如按摩患肢、积极交流、播放音乐等。(4)对患者围术期主诉的疼痛进行及时汇报,遵照医嘱服用镇痛药物。(5)讲解镇痛泵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确保管道通畅,并注重观察患者的意识、表情和体征情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多模式镇痛干预:(1)术前责任护士详细地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疼痛产生的原因、处理措施和镇痛效果,传授家属疼痛自我评估方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正确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分者予以强阿片类药物;4~6分者予以非甾体类药物或弱阿片类药物;≤3分者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2)术前予以患者塞来昔布、帕瑞昔布等口服镇痛药物,以降低患者疼痛敏感度,提高痛阈。(3)对于因牵引松动而引起疼痛的患者,应加强巡视,及时调整,提高患者舒适度,避免因牵引不当引起患者疼痛。(4)术后24 h使用冰袋对手术切口附近进行冷敷,缓解局部肿胀;每隔2h协助患者翻身,指导患者采取外展中立体位;护理人员和家属对患肢进行适当按摩,注意避免触及手术伤口,动作要轻柔,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5)术后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同时指导患者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运动、直腿抬高运动及正确使用助行器。

1.3 观察指标

于术后6 h、12 h、24 h、48 h及72 h采用VAS法并结合患者主诉对两组患者疼痛水平进行评估,评估次数≥2次/d,取多次评估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2 术后疼痛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期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期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期疼痛评分对比(±s,分)

组别 6 h 12 h 24 h 48 h 72 h对照组(n=30) 5.02±1.26 4.25±0.74 4.56±0.88 4.16±0.73 3.70±0.56观察组(n=30) 4.03±0.80 3.19±0.42 3.05±0.40 2.59±0.34 2.04±0.25 t 3.633 6.823 8.556 10.678 14.826 P 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疼痛是指由现有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引起的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相结合的主观感受,现已与脉搏、体温、血压、呼吸成为五大生命体征,其作为持久而有力的应激源,对患者的正常作息造成严重干扰。研究表明[3],给予骨科术后患者疼痛干预,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髋关节疾患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目的在于尽可能的恢复关节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该术式往往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创伤,是重度疼痛手术的一种,部分患者存在因疼痛而影响肢体功能锻炼积极性和依从性等问题,影响手术远期效果,且易发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4]。本研究给予观察组患者多模式镇痛方法,结果显示其术后各时期疼痛评分均低于实施常规镇痛干预的对照组,表明该种方法的镇痛效果更佳。分析其原因在于多模式镇痛从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等多个角度出发,在术前详细讲解手术产生疼痛的原因,指导患者口服镇痛药物,并向患者及家属传授疼痛自我评估方法,并依据评分实施针对性的镇痛措施;术后加强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结合患者主诉进行疼痛评分,使得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镇痛;术后遵医嘱使用镇痛药、镇痛泵的使用、冷敷、辅助翻身、按摩、分散注意力等措施能够提升患者舒适度,将其注意力从疼痛上转移,积极配合功能锻练,同时也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多模式镇痛方法能够有效缓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对于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具有突出积极价值。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家属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