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应用针灸配合心理护理治疗的临床分析
2020-05-16李明青
李明青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广西 南宁 530023)
中风在西医中属于心脑血管疾病范畴,包括脑血栓、缺血性脑卒中等。在中医理论中,该疾病是中经络,中脏腑,病理机制属于肝肾阴虚和肝阳上亢,而且还会涉及肝肾四脏,病情复杂,进展快速,严重多变,也是目前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1]。虽然西医能够进行脑中风有效治疗,但缺乏有效康复手段,中医依靠针灸以及相应护理能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2]。我院对脑中风患者进行针灸和心理护理联合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脑中风患者80例,将其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根据入院先前后顺序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8~73岁,平均(64.6±3.8)岁;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56~74岁,平均(64.7±3.5)岁,两组患者进行组间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脱水剂、脑细胞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等。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针灸治疗。根据中医辨证结果,选取10个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周一至周五每天1次,每次留针15~30 min。
1.2.2 观察组
使用针灸+心理护理联合治疗。在上述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内容为:(1)倾听患者诉说,态度和蔼、诚恳;(2)普及脑中风相关知识,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我控制能力;(3)帮助患者寻找心理支持,以自己的方式安排健康生活;(4)鼓励患者多进行交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总有效率[3]:显效:治疗后患者神志清楚,语言功能完善,肢体功能恢复,可独立进行生活。有效:治疗后患者神志清楚,语言功能好转,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无效:生理体征无明显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比形式表达,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s)形式表示,以P<0.05为判断标准,符合标准则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0.00%和6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进行脑中风康复治疗方法较多,针灸治疗脑中风在我国历史悠久,近年来针灸一般应用在脑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且效果明显。急性期所选取穴位一般是阴经穴为主,阳经穴为辅,滋水息风,生髓醒脑,补泄兼施,标本兼治;恢复期主要针对淤血痰凝和闭塞经络,气血运行障碍,多数治疗以电针为主,辅以拔罐,可以调和气血,疏通脉络,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恢复肌肉弹性,加速瘫痪肢体恢复[4]。但在治疗和恢复中,往往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在短期内效果不明显,导致患者对治疗和恢复信心不足,致使后续疗程受到影响。为此临床上强调进行护理,其中,心理护理效果最佳,可以更好使患者恢复自信,并且心理护理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脑中风相关知识讲解,增加患者对自我病情的了解,并且克服心理障碍,缓解负面情绪,相信治疗方案可行性,并且主动配合医生护士,开展下一阶段治疗康复,尽早摆脱脑中风影响。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n(%)]
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显示[5],在中医理论中,选择合适穴位进行针灸,可使患者阴阳平衡,而且针灸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便于患者接受,而且适应面较广,无论在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能发挥巨大作用。目前临床上推广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护理的应用逐渐受到多方重视。在脑中风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可以适应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加强医患沟通,才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行为,增加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问题,强化临床治疗。而且心理护理会根据患者心理特点不同,进行相关医学知识宣教,使患者心理状态发生变化,在通过与患者交流进一步认识到患病后临床差异,消除患者心理障碍,帮助患者更好更好恢复。本文研究表明:对脑中风患者进行针灸和心理护理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组织功能,并且在心理护理的作用下,患者能够正视自身疾病,并且了解脑中风相关知识,做好自我护理,以健康心态面对疾病的康复与治疗。
综上所述,对脑中风患者进行针灸和心理护理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