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熟内化经典语言 用好课文这个例子

2020-05-15呼碧霞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蝴蝶谷例子句式

呼碧霞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最好的例子,教师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读熟内化课文语言,积累经典句式,学会典型段式,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可见,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呢?其实,教师用好课文这个例子是最佳选择。

一、熟读课文语言

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规范性语言的结合体,教师教学时要着力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读熟,因为学生只有把课文語言读通顺流畅,读成自己的语言,其语言也就规范了。

《台湾的蝴蝶谷》一文的作者充分运用语言的“调色板”把蝴蝶的美丽色彩描绘得动人心弦,美不胜收,像这样疏朗、纯美的语言,教师就应要求学生读熟,读到“文章读之极熟,即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学到的课文语言介绍蝴蝶结:“当你先来到了金光灿灿的蝴蝶谷,这里……;接着,你来到色彩斑斓的彩蝶谷,这里……;然后,你来到了一种颜色的蝴蝶谷,这里……。”学生用灵动的语言描述了蝴蝶谷的静态美、动态美、色彩美乃至生命之美。如:

我来到了金光灿灿的蝴蝶谷,这里黄蝴蝶一只挨着一只,一片连着一片,仿佛一片油菜花地,金黄金黄的。

我来到了色彩斑斓的蝴蝶谷,各种颜色的蝴蝶翩翩起舞。蝴蝶有白色的、粉色的、黄色的、紫色的、黄绿相间的,白的似梨花、粉的像杏花、黄的如迎春花……真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我来到了只有一种白颜色蝴蝶的山谷里,这里白蝴蝶上下翻飞,如同风吹落得梨花一样,飘飘摇摇,漫天飞舞。

我来到了只有一种紫颜色蝴蝶的山谷里,这里紫色的小精灵随风飘来,随风飘去,就像盛开的蝴蝶兰一样,美丽极了。

…………

课文语言是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原始资料库,学生只有把课文语言读到自己心里去,才会有如此生动、精美的语言自然流淌。

二、积累经典句式

小学语文教师应丰富学生的词汇,引导学生学会课文特有的句式,丰富其语言表达经验。正如吴忠豪教授所说:“小学语文教材里有三百多篇课文,学习这些课文的最大价值不是理解内容,也不是课文里隐含的一些表达方法,而是课文里丰富的语言材料,以及作者语言运用的经验,这是语文课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课文这个例子承载着丰富的语言表达经验,是学生学习遣词造句、积累语言表达经验的好模板、好资源。如承接词(首先、其次、最后等)、关联词(如果……就……,因为……所以……,不但……而且……等)的使用,使课文语言更具有规范性、准确性、条理性;经典句式(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等)的应用更能体现课文语言凝练之美、章法之美、情感之美。课文作者遣词造句的经验一定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用”实践,主动悟得、学得、习得,并形成自己的“语用”经验。

《桂林山水》一文作者描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时,用三个分句构成排比,排比句中又用了比喻,这样的句式整齐匀称,节奏明快,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熟读、背诵这段课文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赞美家乡的红碱淖(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在活泼灵动的迁移中,文中句式化语言为学生饱含感情的诗意言说奠定了基础。如:

红碱淖的水真清啊,朵朵白云倒映湖中,像给宝蓝色的锦缎上绣上了银白的大花;红碱淖的水真静啊,静得像一个古朴、宁静的睡美人卧在沙海里;红碱淖的水真蓝啊,蓝得像一颗硕大的宝蓝色明珠,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红碱淖的早晨真美啊,绚丽的朝霞照耀着湖水,湖面仿佛是缀了碎金片的五彩锦缎;红碱淖的中午真秀啊,棉花似的白云倒映湖中,湖面像镶了白色花朵的蓝色丝绸;红碱淖的傍晚真奇啊,五光十色的晚霞映衬着湖水,湖面好像披了一件七彩霞衣一样,瑰丽无比。

红碱淖的水真蓝啊,遗鸥飞翔在蓝湛湛的湖面上,真像是缀在蓝色绸缎上的花一样;红碱淖的沙滩真软啊,走上去像踩在了软绵绵的地毯上一样,爽爽的;红碱淖的沙柳真绿啊,微风吹过,仿佛是翻着绿浪的稻田。

…………

课文中的经典句式是孕育学生精言妙语的“母体”,更是滋养学生语言意蕴、意象、情感、色彩的土壤。长此以往,学生语言的表现力会欲加灵动。

三、会用典型段式

课文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段落结构,都向学生渗透着最精准的语言和方法,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构段方式的巧妙,体会课文谋篇部局的匠心。“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是课文极为常用的段式,学生在语言表达中使用的频率也很高,像这种广泛应用的典型段式,教师就应引导学生积累,形成一定的言语图式,并能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写的方式将这些典型的言语图式尝试运用,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的第四自然段介绍鱼的部分就采用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将这部分内容熟读、品味、背诵、内化、迁移,并给学生一些总起句,如“天上的白云千姿百态,它们尽情地舒展着美丽的身姿”“花坛里的花开得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等引导学生先思考,看看该怎么补足“分述”和“总收”部分,练习写话。学生兴趣盎然,才情迸发。如:

天上的白云千姿百态,它们尽情地舒展着美丽的身姿。有的像一簇簇洁白的羽毛撒在湛蓝的天上;有的像一缕缕轻盈的细丝交织于蔚蓝色的天空;有的像镶嵌于海蓝色天上的银色鱼鳞片;有的像绣在宝蓝色的天幕上一团团白色的大花。真是形态各异,变化无穷啊!

花坛里的花开得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牵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月季花舒展开红红的花瓣;粉色的凤仙花欣然怒放;美人蕉舞动着火焰般的红绸子;紫茉莉绽放着迷人的笑脸……真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

这既是语言形式的迁移,又是语言材料的迁移。这样反复迁移,学生可以将这种典型段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利用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语言,积累经典句式,会用典型段式,学生可以感知语言,运用自如。这样,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会真正提高。

(责任编辑:孙丽英)

猜你喜欢

蝴蝶谷例子句式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蝴蝶迷案(下)
蝴蝶谷迷案
如此乐观
猴哥来了
特殊句式
多角度展现蝴蝶谷之美
美丽的蝴蝶谷(2)
商界求生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