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料库语言学在封闭社区的民族志中的作用:生存交流》评介

2020-05-15周俊子陈赢叶春杨

北方文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民族志语言学语料库

周俊子 陈赢 叶春杨

语料库语言学发展迅速,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强大的实用性使得文本数据的提取与分析变得简单化、准确化和简洁化。通过语料库语言学在封闭社区民族志中的话语,来分析爱尔兰接待中心内移民与寻求庇护者之间交际的语言,以突出在没有共同语言或文化的情况下语言交际的效果是如何达到的。作者Harrington以自身三年的民族志(1)观察为基础,运用丰富而创新的方法论和分析手段:语料库语言学、民族志和会话分析。此类基于语料库语言学,并将其应用到民族志的封闭社区中的团体语言中的研究甚少,所以《语料库语言学在封闭社区的民族志中的作用:生存交流》(2)这本书还是值得向读者推荐的,让大家了解其方法论、核心观点等。以下来对内容进行逐章介绍,并对内容做简要评述。

一、内容概述

除引言和后记外,全书正文共分为九章,涵盖了本书所涉及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其中包括基本研究框架和次要研究框架;以及这些研究方法的运用和体现。

第一章为引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本书的关注点、主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为描述来自本能的交际语言并检验其在实际交际中的运用。其次,提出有关人类语言、人类语言的使用以及通过族际通用语进行交际互动的启发性观点。最后,大致讲述了此爱尔兰庇护所出现的背景,并对庇护所内的成员根据国籍和所讲的主要语言进行了分类。

第二章为研究框架。第一,作者回顾了社区、语言和交际能力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以及提出对社区定位的新的标准。第二,简短提到索绪尔符号观和乔姆斯基能力和表现观,以及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和Kramsch和Young对于个人知识以及个人与他人交流过程中所选择语言研究的重要性。第三,指出将这些封闭区内不同的语言建成语料库并作进一步的分析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提供了数据支撑。

第三章为研究方法。包括连贯性、语料库语言学提供语言事实的透视问题和基于会话分析语言的微观视角。也回顾了在第五章所使用的传播的民族志,以此来构建中心的交流实践的背景;以及在第八章所提及的CCSARP框架,以检验在接待处庇护者发出请求的执行情况。

第四章作者对有关居民中心情景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了大体描述,当人们共享一种语言、分享一种文化或拥有一种图示知识时,语境的描述也需要在语言分析之前进行。并在进行一个全面的背景阐述时,民族志的描述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章作者运用Hymes有关交际民族志的框架,呈现出所涉及的主要交际情景,并对四个情景进行了分析,分别为餐厅、课堂、参观办公室和接待处登记。这将有助于对交际语境有一个更全面的展示,也体现在其后章节的详细话语分析中。

第六章作者就居民的交流语言提出一个定量观点。根据居民与讲英语职员之间的交流(包括民族志访谈)以及居民自身之间的互动,共转录98000个单词。但为描述英语的特点,将38800个居民专用词汇从主语料库中分离出来,并遵循了麦卡锡的方法和参数,利用典型的语料库分析技术(CORE)来分析。

第七章作者通过CORE的关注点来比较词频统计技术和一致性分析技术,以确定有关“语法项目”的语料库,同时提供一个视角以为平衡词汇的语法化,也检验是否存在“预打包”语法的语块,即是否存在一个已先前存在的语法模块以供选择和使用。

第八章作者使用CCSARP框架进行分析,通过在接待处的社区成员提出请求的执行情况,来检验该框架内的一些主要参数——说话人请求的视角、请求的结构、语言的直接程度和请求的内部修改。最后也强调了CCSARP的不足之处在于对语言的限制性太大且太过于理想化,语言根据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太多的变体。

第九章作者的研究基于两个语料库,分别为第六章提及的CORE和新建立的一个更详细的Funding Corpus,采取定性的分析方法,分析社区成员在申请资金的过程中是如何交流和协商的。对话语标记词(discourse markers)及其功能和回应表征词(response tokens)及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的回顾。

第十章作者聚焦点为居民彼此互动过程中是如何组织语言的。基于以“融合日”为主题庆祝活动的录音,选取八位母语不同的居民,以对话为基础来进行分析。运用的方法为会话分析,以邻接对(the adjacency pair)、重叠和相互关系(overlaps and interruptions)、修补(repair)和主题管理(topic management)为参数,分析了最小回应(minimal responses)是如何促进和支持这些参数内的交互性质。

第十一章为结论部分。在概述全书要旨的基础之上,总结并阐述通过此研究的一些发现和结论,以及是通过何种方法将关键词显现出来。最后,作者对McCarthy提出的划分口語词汇的九大类标准和CORE以及CCSARP做了概括性总结。

二、简要评述

民族志是二十世纪初期由文化人类学家所创立的一种独一无二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人群中田野调查工作基础下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或者说是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见解。民族志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展示的过程与结果,研究者主要通过田野调查,深入到某些特殊群体的文化中去,从其内部着手,提供相关意义和行为的整体描述与分析。

本书作者将民族志、语料库语言学、会话分析三种研究方法置于一个相互交织的位置,而非单独的线性位置,使得研究向全方位展开。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很强的实践价值,特别是为国内民族志与应用语言学结合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此书有三个重要贡献:

第一,方法论上,创造性地将社区本身的人种学观点与语料库语言学和会话分析相结合,揭示了关于此类研究的代表性不足、研究不足的社区及其交流的大量发现。民族志所关注的是人类以及他们的文化、社会组成方式、物质和符号的来源;语料库语言学关注的是代表性的语言,特别是其种类和细微的语言特征;话语分析则关注的是对于互动语言的详细分析,并加以其他的分析方法,如言语行为的分析、话语语调的分析等,使得此方向的研究更加细致化。此外,本书在不同的章节中采取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使得结论更具有说服性。

第二,语言学研究的是关于人类的语言,因此人类应作为其中重要的参考因素。作者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个有启发性的论点,即这种交流是一个社区的交流,而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人的对话。其特点:一为98000字所构建的数据库。二为研究中心居民彼此之间以及讲英语工作人员互动中使用英语的情况。三为语言建构在语言社区、交际能力和中介语等中的挑战性。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所选取居民语言的话语片段,最终得出该社区内居民的说话方式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这对我们研究二语习得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第三,尽管研究是在寻求庇护者的一个中心进行的,在语言种类很少的情况下重点分析交流所使用的语言,这类基于语料库的分析,对揭示不利条件下民族志的分析以及种族歧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因此,这本书也将对具有这种社会政治概念的读者提供了信息。

诚然,本书也存在少许不足之处:

第一,在分析章节中所采取两个语料库的对比分析——即CORE和Funding Corpus,两个语料库所选取的语料有交叉重合部分,所以使得分析的数据有部分的重合,结论覆盖面很广,但很难将结论划分归类。此外,语言语料数量不足,语料的宏观代表性是足够的,即选择了庇护所内团体成员的话语;但微观层面是否具有代表性还有待考究,即挑选这些话语是依据何种标准。若能清晰、标准地将所选语料划分归类,并能辅以一些统计方法对这些归类数据加以分析和深加工,则能够产生更大的成效。

第二,在使用CCSARP框架进行分析在接待处社区成员提出请求的执行情况之后,作者发现简单阐述此种框架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并没有给出改善建议或措施。

虽然存在上述不足,但整体而言,本书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为此研究者们还要付诸更多的努力和时间去探索民族志在语言研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1)

猜你喜欢

民族志语言学语料库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民族志、边地志与生活志——尹向东小说创作论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再读《学做工》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