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村庄的年

2020-05-15吴亦煌

椰城 2020年5期
关键词:谢晋丝线餐桌上

吴亦煌

路途尽管迢迢,哪怕隔着千山万水,回家过年,这是中国游子的一大心头事。无论天涯异乡,无论富贵贫穷,每逢岁末年尾,只要条件允许,都会毫不犹豫地回家过年。十八年前,我辞别家乡父老来到海南,平时难得回家,但每到过年是必须回去的。

我的家乡是浙北的一个小村庄。村庄真的很小,二十来户人家,分布在一个狭长的小冈上,犹如摆着一字长蛇阵。从前一条柏油公路爬过小冈,坡度很陡,我们小时候学雷锋,常在这条路上帮助拉车的人推车。如今旧公路改成了快速道,将小冈拦腰切断,上面架起一座桥。村中的老人为此有些不痛快,认为是断了村庄的龙脉,但村民的日子反倒比从前更加红火了。桥的南端有一颗千年的朴树,树边原来有一座数百年的古庙,是纪念晋朝太傅谢晋的,据说谢晋就葬在村南端。庙在文革时被当做“封建”拆了,只留下那早已驼背的朴树,成为文物重点保护着。十多年前,村民集资在谢晋墓前又盖起一座小庙,供奉着这位曾在淝水之战中名留青史的谢太傅,逢年过节都要去上柱香。

浙江北部是个半山区,旱地多,水田少。原来旱地大多种些番薯之类,现在用来种植绿化用的香樟树,给这里的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浙江的乡镇企业发达,我们村的年轻人都在企业上班,上了岁数的便在家里料理树木,谁都不是闲人,辛勤工作带给村民的是小康生活。

过年是村民们难得的休闲日子,就近上班的放假了,外出的游子回来了,小小的村落顿时热闹起来。如今当家的不用为置办年货而发愁,兜里有钱,市场有货,开着小车跑一趟就什么都有了。主妇们自然是不得偷闲的,杀鸡斩肉,清洗烹调,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开饭前照例要祭祖,中国人对祖宗的感恩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种民族情结。客厅餐桌上摆上四荤四素,酒盅茶杯,碗筷糕点,一家老小对着挂在墙上的先人遗像行礼,焚香祷告。待祖宗吃喝完毕,就轮到子孙们开怀畅饮了。热腾腾的菜肴,鲜艳艳的米酒,长辈上座,晚辈环伺,推杯换盏,尽享天伦之乐。

守岁也是传统的习俗,我小时候是一家人围坐在火堆旁闲聊,现在则是一起对着电视机看春晚,同样在等待财神的降临。其实那时候财神爷仍在天上喝酒吃宵夜呢,得到初四才会醉醺醺地回到人间。零点一到,烟花爆竹此起彼伏,火树银花照亮了整个村庄,村民们就这样欢天喜地进入了新年。

虽然大年夜睡得晚,但大年初一是不能赖床的。早早起来,做晚辈的须为全家人泡一杯糖茶,预祝家人一年甜甜蜜蜜。早餐后男人们须到村里各家相互拜年,抽根烟,喝杯茶,虽然天天见面,依然显得喜气洋洋;家庭主妇大年初一不出门,备好摆满各类糖果的盘子,准备迎接前来拜年的乡亲。

在我小的时候,大年初一有一悲一喜,悲的是不得不接受大人一个看似有些粗鲁的举动:他们会用一张粗糙的草纸在我嘴上用力一擦,据说是把小孩的嘴当做屁股,即使说了不吉利的话也只當放屁,不作数的;喜的是吃了早饭便可以邀上一班小伙伴,背着大布袋,走家串户拜年讨糖果。虽说那时候大家都不富裕,能讨到的糖果不多,大多是些爆米花、番薯条之类,但这些也足够令人欢欣鼓舞了,有时竟会讨到邻村。现在的孩子自然不再用草纸擦嘴,就连讨糖果也没了动力,因为自己家里有足够的零食,糖果吃腻了,水果吃厌了,糕饼更是不屑一顾,这个习俗恐怕后继无人了。

接下来便是亲戚间的拜年活动,有些亲戚是一年都难得见面的,趁着过年,相互走动,以免从此断线。拜年不能空手去,须带些礼品,从前大多是一包红糖,现在则是饮料、水果、保健品样样都有。不过,按照规矩,“太公不吃拜年货”,这些礼品在回访时必须如数奉还,过去如此,现在也还如此。一份礼品,来来往往,只是作为传达情谊的信使,收下的只是那份情。中国人讲感情,邻里之间讲乡情,亲戚之间讲亲情,过年就是一次情感的大串联。

来了客人,主人自然免不得备一桌酒菜招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便是餐桌上也有许多礼仪,其中尤以座次最为讲究,长幼有序,万不可错乱。由于是做客,吃相也不能太难看,须得文质彬彬。据说从前有个傻女婿到老丈人家里拜年,妻子怕他吃菜时不讲规矩被人笑话,便在他的裤腰上系条丝线。事先说好,妻子坐在远处扯一下丝线,傻女婿便夹一口菜。起初倒也按部就班,相安无事。后来不巧,一只鸡从傻女婿背后走过,竟将丝线缠在鸡腿上。那只鸡一挣扎,丝线扯动频率便突然加快,害得傻女婿手忙脚乱,筷子飞舞还是跟不上节奏,干脆大吼一声:“你们别动,都是我的了!”这当然只是个笑话,长辈们喜欢用类似的笑话告诫孩子要守规矩。

中国人做事总是图吉利,尤其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虽说各地风俗不同,但都有类似的要求。在我的家乡,无论是年夜饭还是正月请客,有一个菜是万不可少的,那就是肉圆子,寓意团团圆圆。肉圆子在从前困难时期是当家菜,只能看,不能吃,因为那时家里仅此一碗,需要整个正月摆放的。待到正月底,该来的客人都来过了,小孩们便迎来了期待已久的好日子:吃肉圆子。由于家里人多,一人只能分到一个,虽然那肉圆子早已如同干枯的松果,但吃在嘴里仍是一种难以名状的享受。如今餐桌上照例也有肉圆子,但少有人吃,原因大相径庭,因为人们早已不将肉类当稀罕物,反倒是那经了霜雪冰冻、清口鲜美的青菜大受欢迎,一上桌便遭哄抢。

过了正月十五,年就算过去了,该下地的下地,该上班的上班,该远游的远游。门前的茶花依然红艳,道旁的桃树正在含苞,村庄的一切都归于平静,在平静中等待着下一个年的到来。

猜你喜欢

谢晋丝线餐桌上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餐桌上的甜蜜进化史
谢晋寻子
谢晋的《寻人启事》
谢晋的“寻人启事”
一只小风筝(下)
餐桌上的礼仪(西餐)
盗贼用细丝线入室作案
草蜢掉进井里了
缅怀谢晋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