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整体建构的小学数学教学例谈

2020-05-15马效文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马效文

[摘要]基于整体建构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以及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整体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相近的内容、相反的内容、相关的内容几个方面引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体建构,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整体建构;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2020)11-0089-02

所谓整体建构是指把内在联系是相邻、相关或者相反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以使学生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只注重对单项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可以采取整体建构的教学方式,以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提升数学教学质量。那么,哪些内容适合用整体建构的方式组织教学呢?

一、相近的内容适合整体建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相近的内容往往具有相似或者相同的特点,在相近数学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以整体建构的形式引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也可以使学生对这些相近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并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建构,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在学生了解植树的三种基本类型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在全长15米的小路一边种树,每隔5米栽种一棵,有几种栽法?”在解决这个数学问题的时候,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可以给学生这样的提示:“在用线段图表示之前,先想一想要画几个间隔才是15米?”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完成了下表。

在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两端都不栽、一端栽”作为线段植树的三种类型,它们的难度系数、形式具有相似的特点,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以整体建构的形式把线段植树的三种样态以表格形式表现出来,帮助学生建立了植树的数学模型,对于学生今后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具体问题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深化了学生的认知,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植树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为了使学生对线段植树的三种形式有進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教师让学生借助表格对这三种形式进行整体教学,鼓励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问题,完成表格。这样教学形象直观,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三种植树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促进了学生对植树问题的整体建构。

二、相反的内容适合整体建构

相反的内容大都具有本质属性相反的特点,例如正比例和反比例,正数和负数,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等等。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在这类数学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两个相反的数学概念着手,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整体建构,使学生深化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时,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中相关联的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便借助课件向学生出示了下面的表格。

然后教师让学生依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类,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分。学生在经过思考以后,把表2和表5归为一类,把表3和表4归为一类,把表l单独归为一类。学生认为表2和表5都具有相关联的量,也就是当一种量变化的时候,另一种量也成倍增加。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把表3和表4归为一类,通过进一步分析,学生明白了哪些量是相关联的量,以及这些量是怎样变化的。最后,教师让学生把表1与其他表进行对比辨析,从而使学生明白表l中虽然也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之变化,但它们是和不变,不存在正比例或者反比例的关系。

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学中,理解数量关系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依据它们之间的联系,采取整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帮助学生明确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轻松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对相反内容的整体建构。

三、相关的内容适合整体建构

小学数学教材虽然是以单元形式进行编排的,但是各单元内容之间还是具有一定联系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引领学生对全册中相关的数学内容进行整体建构,以帮助学生厘清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内在知识结构,实现知识之间的融合贯通。

以“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些内容为例,虽然它们编排在不同的单元,但这些内容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教师可以从这些内容的内在联系人手,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促进记忆和理解。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着手进行整体建构教学方式,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并使其贯穿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整个教学之中,以实现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样教学,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就形成了一个整体,并达到了触类旁通、连点成线、结线成网的教学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从教材整体出发,依据各单元内容之间的特点与联系重新组织教材,进行整体建构,可以帮助学生架构数学知识之间的桥梁,深化认知,形成融会贯通。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具有整体建构的意识,从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人手,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知识之间的整体建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实现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推进,进而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责编黄露)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